初中物理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德育渗透

时间:2022-07-12 16:38:31

导语:初中物理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德育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物理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当前初中教育的重心开始向素质教育偏移,要求各个学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德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养成优良品质。基于此,本文从情境教学和德育渗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优势,希望可以为之后的初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德育渗透

1.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55年创立而来,其基本含义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创设一段具有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场景画面,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并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得以提升。情境教学的重心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情境教学法的分类可分为六大类,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画面再现、角色扮演、语言描述。首先对于生活展示情境的创设,是要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带入社会中,教师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将学生放在观察者的客体角度。实物演示情境的设立是以一个实物为核心、其他些许陈设为背景,构成了一个整体来演示某一特定场景,例如天上的小鸟、河中的小鱼、稻田里的稻草人等,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音乐是最能丰富人类情感的工具,因而音乐渲染情境的设立通常是教师选取符合课本情景意境上的乐曲,可通过弹奏或学生表演的方式演奏出来,并非只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画面再现是一个极具形象的意境创设手法,教师通过将课文中的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形象化,例如一些简单的插画、剪贴画或简笔画都可以。角色扮演则是通过学生对课文中某一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进入角色、体会角色,从而衍生出对课文角色的亲切感,使其对课文领悟得更加深刻。语言描述的情境设立是一种比较具有感知效应的创设手段,教师通过用语言描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创设的情境更具有感情色彩,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加强学生的主观感受。

2.情境教学法与德育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和德育存在一定的关系,两者具有相同的内容——情感体验。德育的过程本质就是通过德育,把一定的道德品质规范转化成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情、意、信、行五个步骤,只有学生体验到这五个步骤之后,才能真正地领悟到什么叫作优良品质与传统美德。其中,“知”是指对道德的认知,它是所有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与缘由;“情”则是指道德的情感,它是对道德品质起到升级强化的作用;“意”是指道德的意志,它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信”即指道德的信念力量,它为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精神食粮;“行”则是指道德的行为,它是最终形成道德品质的判断标准。在传统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道德品质的教学只停留在道德观念传授的环节,就是五个环节中的“知”,而之后的四个环节缺失。情感体验起源于个体的内在层次,感情上的吸引和推动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德育的可接受力,因而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激发学生情感的方式,以知育情、以情激情、以行定情、以美唤情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而学生感情的变化调动,必然需要一个酝酿情感的环境,而在课堂中学生所处的环境较为封闭与单一,若想真正调动学生的情感,则需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酝酿情感,使这种情感有氛围可依托。从而在此基础上,情境教学法和德育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关联——情感体验。借助这种情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意境中学习到知识,教师也可潜移默化地将相关的德育内容渗透到为学生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学习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精神等内容。

3.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教师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首先应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向及目标原则。对于情境教学如何展开,首先教师的思想中一定要有一个构思,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以此为前提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尤其在授课中学生就是中心,而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热情,以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也会更加专注。教师要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引导学生去研究每一个角色,陪着学生去成长,与学生一起去研究课程内容。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去激发,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自行地探索,经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是死记硬背,是需要理解记忆的。情境教学应该受到重视,同时也应该普及应用,因为情境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想要构建最佳的情境教学,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情境方式,同时也要融入思政教育。目前的重点是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么就要教师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刻记忆一些内容,要去引导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进入情境教学。目前的情境教学无法脱离课本,因为情境教学也要有理有据,如果无缘无故地去联想,那么会脱离教材,可能知识点也会产生偏颇,所以一定要结合教材,并且需要与教材之间的相关内容有连带关系。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使用了一些偏颇的教材,那么可能对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情境教学不能单一化,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举一反三,并且利用教材以及情境产生更多的联想,让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只要具备了好奇心,那么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4.初中物理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德育渗透策略

(1)确立初中物理德育目标,针对性地渗透德育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从物理的教材中可以看出很多给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带来了一定的指向性,强化学生的高尚节操,陶冶学生的科学思想,因而对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初中物理德育渗透的一个方向。一般可分为四个方面,即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精神品格教育、科学创新教育。第一,对于爱国主义,在物理课本上介绍中国在物理学方面发展的里程碑和成就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中的内容去延伸介绍相关的知识,既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先辈们在物理学上的辉煌成绩,树立起学生的民族优越感与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除此以外,中国在尖端技术方面,例如原子弹、洲际导弹、氢弹等的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并研发成功,激发学生树立起为国家先进事业而奋斗的雄心及为祖国繁荣昌盛、科技发达增添一己之力的决心。我国当前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应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因为目前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还有很长的发展,这就需要学生努力学习,从而成为祖国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物理学中处处蕴藏着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知和不断生产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唯心论不同的是,认知是在事物不断地发展中而产生的,它不是精神思想的产物。因此,教师在介绍物理学史时,可间接地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掺杂在知识点中,可有助于锻炼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奥妙之处。对于学生精神品质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学校的教育和训练,还需要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共同作用,而物理学科则是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品格的重要领地。众所周知,物理教学主要是以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实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风格,对于学习敢于质疑、勇于进取的精神,以及与人相处团结合作的理念。例如,居里夫人在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实验经历中终于提取到了镭元素、爱迪生在经历过几千次材料的尝试之后终于研究出了电灯的灯丝材料、焦耳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中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等。科学创新精神是指在实验创新中表现出来的那股劲儿,那股具有顽强精神、自觉精神、冒险精神、拼搏精神的那股劲儿,创新本身就是在未知的领域中不断探索,不知前方道路是否光明,但仍拼搏向前。物理界中有许多创新的成果都是在逆境中诞生的,即使外界有很多人都投来反驳质疑的目光,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论成果。例如爱因斯坦敢于挑战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理论,从而相对论横空出世,惊艳了世人;莫尔斯花费七年来寻找合适的方法,最终创造出电报机,在人类通信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可见,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2)情境教学的趣味教学,提升课堂氛围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阶段,对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会感到好奇,因而在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与物上,就会激发他们内心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感知力都极其丰富,对于新事物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手段,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心与好奇心,并在其中渗透德育。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明白学生喜欢什么、他们感兴趣的点在哪儿,并由此为依据开展课堂教学。以“物质的密度”这一章节为例,课堂初始教师可先拿出两块颜色鲜艳、相同形状的铁块与塑料块,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来观察,抛出问题让学生想办法在不触碰的前提下如何区分它们,并将学生分为小组开展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提出很多方案,其中不乏有一些方案和想法会与本章的学习内容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此时教师不可直接去否定学生的想法,而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是否可以通过比较质量的方式来区分二者?”并说,“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像我们的父母或者我们周围生活的大人们经常都会说铁比塑料重,但到底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学习物理就是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真理,因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借助一个小实验来探究这些说法是否正确,但是今天老师有点小马虎,在课堂开始前没有准备充分,忘记拿天平上的砝码,现这里有两个体积相同的塑料块与铁块,大家想一下,能不能利用这些器材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如果你认为可以,请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方案。”之后让学生去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做相应的引导,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塑料块一定会比铁块轻呢?”再让学生去交流表达,随后再问,“大家可以进一步想一下,如果体积不同的相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呢?还有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呢?”随后让学生深入探讨,并得出一个大胆的猜想,“体积不同的相同物质,质量不相同,其体积越小,则质量越小;若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则其质量相同。”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可从旁点拨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情境教学在初中教学期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科学教育就属于理科中的拓展及延伸,尤其是针对一些实验与知识点。目前使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不断地提升物理学科水平,并且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及经验,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应该展开情境教学,其次应该融入思政教学,让学生具备思政思维。这对于学生来讲,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思政元素的融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在思政教育中能够让自己具备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还会陶冶自己的情操。情境教学与思政教学的充分融合可以促使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科学教程中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渗透德育是最高效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绪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波动,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记忆深刻,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可受到德育的熏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唯物辩证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及科学创新主义精神等一系列优良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程东.借助数据分析,实施精准教学——谈初中科学学科的精准教学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01).

作者:胡超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东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