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美学下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

时间:2022-07-11 11:58:29

导语:劳动美学下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动美学下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

摘要: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美育是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五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为理论基础,将劳动教育与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有机融合,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创新网络空间劳动教育模式,构建起课程、教师、网络、实践相统一的“四维一体”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实现劳育和美育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劳动美学;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

艺术追求美,“以美育人”是高校艺术类专业建构的重要内涵;劳动创造美,“以劳育人”是推进新时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相融合是构建新时代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为指导,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积极探索“以劳育美,以美育劳”的双向协同育人路径,实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劳动实践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不断完善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美育课程体系;借助互联网,拓展劳动教育新场域,多方位、全方面构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以达到劳育和美育的最佳育人效能。

一、劳动美学的基本内涵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主观见之于客观最直接的过程。人类的意志、情感、思维、才能等通过创造性劳动形成了客观的劳动产品,在此过程中劳动创造了美———为人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审美客体即劳动产品。而且在此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和才能都会不断完善,其过程也是作为主体重新塑造的过程。

(一)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美学是研究劳动过程中审美关系以及美的规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美发源于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劳动不仅使人从动物中区分出来,而且还创造了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状态。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人类文明,中华民族的亿万劳动者也正是在辛苦的劳动中创造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遗产。劳动创造美的过程不仅仅是追求对自然的人化,创造具有人化特征的对象物,更为重要的是创造过程中蕴含的情感、价值取向等内在美。“劳动创造美”为人类探索美、解决美学诸多问题提供了基本线索。

(二)劳动改造了产生美的主体

对于生产劳动者而言,在创造性生产过程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和技能都转化为物质性的劳动产品,也会在人类追求美的过程中日趋完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就是人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将自我意识融入其中,进行自主性创造的劳动。在此过程中,劳动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情感、态度、智能以及体能等个人本质属性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劳动对于人而言也就不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人可以根据自我意识创造美,劳动的过程也就成为了创造价值和美的过程,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理解以及表现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当人类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的本质属性的体现时,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审美作用和审美价值将更加会有质的飞跃。因此,生产劳动过程美化了劳动主体,劳动创造美和劳动者审美统一于创造性劳动过程中,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美的基本内容。

(三)美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是建立在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人的本质力量贯穿于劳动美学。马克思认为:“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那么人的“内在尺度”就成为了马克思劳动美学的理论出发点,而人的“内在尺度”是具有思维的,人能够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内在尺度”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进行劳动产生一种对象化的物———美。劳动的过程必然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人类发展的总体尺度决定人类劳动进行美的创造是为了人类具有更好的生存状态。人类创造美的过程必须符合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劳动创造美是人的主观性和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过程。

二、劳动美学融入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美产生的根源、本质及其规律,形成了劳动美学这一新的美学理论,而且深刻揭示了劳动在人类及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也成为当下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必然与艺术创作实践紧密相连,将劳动美学融入到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发挥其“以劳育美”综合育人价值的过程。

(一)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②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力量,正是这种基础性力量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深刻揭示了劳动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科学地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唯此,将劳动美学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就有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即劳动美学与劳动教育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二)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逻辑

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就是其将所学的艺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第一,艺术创作的过程深刻揭示了何以产生美的首要条件。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美产生的来源,那么产生美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类本质的人,即“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③而大学生艺术创作过程中就必须紧密依靠人发达的大脑、灵活的双手等,这些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艺术类大学生在反复的艺术创作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并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技能属性。第二,艺术创作的过程深刻揭示了劳动创造美是能够经受实践检验的真理。美是依托于一定的对象物而客观存在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劳动的过程,其最终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也是展现艺术美的对象物。基于此,劳动实践过程特别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为揭示劳动美学的内涵提供了实践境遇。

(三)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

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早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工人群体中建立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夜校,对广大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宣传,唤醒广大工人群体的劳动自觉,反对劳动奴役。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旨在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劳动革命热情,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这一阶段虽然没有提出劳动美学的理念,但劳动光荣的思想以及对劳动本质的探索已经蕴含着劳动美学的胚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百废待兴,劳动教育就紧密地和生产技术教育相融合,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将“美学”置于物质生产体系之中进行研究。④基于此,我国提出了劳动教育应该注重综合生产技术的教育,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工农生产技术的基础性教育,当时我国的劳动教育具有苏联劳动美学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对人才的需求,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审时度势地将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的目标,并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劳动最美丽”“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理念,将劳动美学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劳动教育的美育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回顾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将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体系之中,是在对劳动教育不断探索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并对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四)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的现实逻辑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需要深刻把握其思想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能力习惯目标,更需要立足于育人选才的目标,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这就需要从学生的认知与能力入手综合施策,深化学生对美的本质、审美观、审美价值观的认知,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手段。学生关于美的认识取决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思想和理论,而劳动教育就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思想外化于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所蕴含的关于美的根源、美的本质以及美的规律就将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作劳动更是展现美的创造过程,其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观等美学理论修养,其创作劳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力培养的过程,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学生关于美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论功底。基于此,将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也就成为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现实所需。

三、劳动教育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实现路径

劳动美育是艺术类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劳育美”和“以美育劳”相融合的过程,是以培养美的创造者和审美者为主要目标。首先,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就是通过劳动创造社会主义艺术作品,推动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创造型劳动审美观的培养,培育精益求精、求真尚美的艺术作品创作精神。其次,通过将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高校在构建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拓展劳动课程实践内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艺术专业水平的实践型师资队伍,整合网络空间的劳动教育数字资源,通过与政府、企业、社会群体的合作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一)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线和核心,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应该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既是一个分阶段又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以此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构建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是需要开展广泛的调研,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劳动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契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以此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同时,教育还承担着为国育人选才的重任,因此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还要符合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广大艺术类大学生未来将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主要建设者,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须围绕培养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特色与特点融入其中。二是艺术类大学生劳动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与劳动教育、美育相融合,还需要同专业艺术课程相贯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汇同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综合研讨、系统谋划、科学规制,做到课程设置既能落实、落细,又能符合专业要求,达到劳动美育的最终目的。总之,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体系是高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应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真正实现“以劳育美、以美育劳”的双向融合、协同育人目标。

(二)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组建一支具有良好育人涵养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劳动教育的固本之策。其一,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该与其专业紧密相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将是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其二,劳动教育作为一门以劳动理论和教育理论相融合的实践课程,其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学理性、实践性等学科特色。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应该熟悉掌握劳动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明确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要点,具备较高的劳动教育课程专业素养。其三,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还涉及德育等相关教学领域,如何发挥劳动教育“以劳树德”,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育人功能,如何深刻把握劳动育人规律,做好“课程思政”这篇文章,也是艺术类大学生劳动课程教师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总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高校在组建专业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选拔,要在校内外广泛遴选一批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对劳动教育充满热情的教师;二是要注重培养,根据不同教师专业背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搭建培养教师劳动教育综合素养的平台,通过教学培训、专业拓展、实践研讨等方式提升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赋能创新的劳动教育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拓展了人的行为活动范围,也为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内容、资源和平台。在网络时代,劳动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特征,创造性劳动将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使得脑力劳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但网络空间所充斥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又冲击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观,特别是独具个性的艺术类大学生更易受到各种非主流网络思潮的冲击。面对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作为,拓展劳动教育的网络空间阵地,探索网络空间劳动教育新模式。首先,利用网络空间平台资源优势,打造移动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整合网络资源优势,利用劳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杰出校友的成长史等案例,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情理交融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其次,通过网络平台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劳动美学的抽象理论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劳动美学作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核心,对中国现代艺术专业的美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极大影响。高校利用网络平台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把晦涩的理论以具体的实例加以呈现,将劳动创造产生美的实践与劳动美学的理论相融合,升华艺术类大学生对劳动美学的理解。第三,利用网络空间技术打破劳动教育的空间限制,建设艺术虚拟仿真实验室,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实训场地、实训器材等多方面的限制。在虚拟环境中,学生通过对实训案例的过程学习以及实验样品的虚拟展示等,全方位理解掌握实训作品的样态,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根据自身的艺术创作思路进行全新的作品建构。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虚拟技术进行创造性劳动,网络技术的记录功能就能更好地展现出劳动教育的过程性、情态性、创作性,改变过去重视结果,轻过程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对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成效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总之,网络空间拓展了劳动教育的模式,也有效地改进了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但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劳动教育也需要做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线下教育做好基础性实践性工作,线上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推动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向智能化转变。

(四)构筑三维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劳动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类课程,课程实施涉及到实践平台、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因此搭建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平台是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基础。一是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平台,在艺术专业实训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审美修养和劳动素养。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实训课程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雕塑课、陶艺课等实践类课程,提升其动手能力和劳动素养。二是应该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相关公益事业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劳动素养;在实践中深刻体会艺术是为社会服务的、艺术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在社会实践服务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三是应该深化和企业的合作,只有真正清楚社会的真实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切实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树立符合生活生产实践的正确的劳动美学理念,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功能。总之,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过程需要搭建广泛的实践平台,不断深化“高校+政府+企业”的三维合作模式,形成多方联动、协调推进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多种路径的实践过程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最大限度发挥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育人功能。艺术类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就需要立足于中国实践,深刻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定位和育人功能。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广大艺术类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文艺的社会属性和人民属性,艺术创作要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也要符合人民群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习惯。此外,劳动教育还应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规律和专业特色,深刻把握劳动美学的基本内涵,深挖劳动教育的美育功能,以此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审美观,提升其创造和创新的能力与手段。基于此,把劳动教育落实落地就需要坚持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网络技术创新为关键,以实践平台建设为突破,构建起“以劳育美,以美育劳”双向融合、协同育人的课程实施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作者:李金平 何潇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