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路径

时间:2022-07-07 16:20:31

导语:突发公共事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突发公共事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路径

摘要:大学生逐渐成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中坚力量,以民族复兴接棒人的身份在“时代大考”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阵地,理应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为群防群治注入强大动力,为大学生理性爱国提供正确指引。就我国2012—2021年具有代表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来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素在应急情境中呈现出不同于日常的特征,即教育环体复杂化、教育对象活跃化、教育者压力显化、教育介体特殊化。为发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效用,高校应重构思维,适应教育环体转变;定位职责,引导教育者转变;应势创新,把握教育介体转变。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大学生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迎来了难能可贵的黄金发展期,也面临着难以预测的突发公共事件多发期。有机融合各主体力量实现群防群治是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性策略。高校是肩负社会责任、承担爱国主义教育任务的社会组织机构,应当引导大学生于国家危难之际理性展现爱国力量。因此,厘清突发公共事件下爱国主义教育要素的转变特征,寻求有效的应对之道,是高校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1]。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的历史方位发生改变,突发公共事件也日益频发,本文尝试以2012年至2021年发生且有大学生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为样本进行分析(见表1)。

一、突发公共事件下强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逻辑

(一)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群防群治

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须给予自治性群体加入防控一线的行动空间,做到群防群治。大学生群体力量逐渐崛起,以新思想、新方式、新途径献力群体性合作,如在河南暴雨救援中编辑救援文档,奔赴抗洪一线;在疫情防控中协助社区工作,普及防控知识等。这些行动展现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正是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尽管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是精神的自发力量能够动员的学生数量和范围存在局限性。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域,如果能在“关节点”上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则可以动员更多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强化突发公共事件的群防群治。

(二)促进大学生理性爱国

大学生爱国实践不再局限于捐款捐物、网络评论和组织悼念活动等相对简单化的方式,他们开始参与到一线救援活动中,比如在8•12天津爆炸事故后提供心理辅导,在“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充当“入殓师”,在鲁甸地震中转移伤员等。但是社会阅历较少且情绪易波动的大学生,在应急情境下也易产生极端心理和非理性行为。在此类情境下,大学生行动表现出的是一种缺乏理性的爱国情感,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没有理解爱国主义本质、爱国主义在特殊情境下的特征以及理性有序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因此,高校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引导大学生发挥爱国情感正向效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大学生在爱国实践中强化爱国认知,升华精神境界的重要契机。

二、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转变特征

突发公共事件会对人类生命、社会发展、生态环境造成实质性危害,也容易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引发次生、衍生后果,使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叠加涌现。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常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而且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素表现出不同于日常的特征。高校只有厘清转变特征,才能使各类要素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协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一)突变难控:教育环体复杂化

教育环体即教育环境,“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与大众传媒环境有明显转变,总体呈现出突变难控的特征。

1.政治环境复杂化。“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的政治状况”[2],其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同时,影响和规范着个体的思想行为。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尽管国家应急管理展现出中国制度优势,但是纷繁而至的应急措施和部分地方政府应对不当现象使现实政治环境复杂化。一是政府紧急出台的非常态应急措施和专业性较强的应急政策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形成考验。若大学生未能理解政策措施的合理性与实施过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爱国实践。二是地方政府应对行为偏差会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任。如《郑州晚报》微信官方账号发布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不实消息[3],正是地方政府回应缺乏客观性的体现。这可能会误导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甚至瓦解大学生对地方政府治理的信任。

2.社会思潮显性化。社会思潮不再仅仅以潜隐的方式影响民众言行,会再度活跃、碰撞交锋、争夺话语阵地,呈现出显性化特征。其一,民族主义倾向。尽管民族主义开始以理性爱国行动展现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认同感,但是激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仍会在极端言论和不良行为中显现。其二,异质性社会思潮动向。不良社会思潮会利用突发公共事件煽动学生情绪,使其逐渐偏离理性爱国轨道。

3.舆情讨论聚焦化。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全民关注”,会在网络空间中形成聚焦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讨论。舆情聚集所导致的负面舆论迅速扩散,不仅会挤压爱国主义教育在虚拟平台的表达空间,而且会影响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合理表达。另外,逐渐凸显的网络圈层会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讨论中发表爱国言论,组织网络爱国群体行动[4]。尽管大学生可以在“圈层”的助推下践行爱国主义,但是其更容易面临“信息茧房”乃至群体极化现象。

(二)多维参与:教育对象活跃化

1.情绪波动增强。当突发公共事件打破人类社会运作的常规节奏时,大学生会因安全感的流失和迷茫感的包围而产生心理情绪波动。此类心理波动不仅体现于负向情绪与正向情绪的交织上演,而且具备情绪强烈、易诱发、传染快等特征。正向情绪能够推动学生爱国实践,但是如果负向情绪超出“沸点”或超过正向情绪,则会导致大学生言行失范。

2.线上发声增量。一方面,大学生存在发布事件信息或纠正不良信息的个体行为。他们会通过发布救援信息、悼念信息、应急知识,使自我言论与国家主流舆论保持一致,也会在抵制谣言的过程中承担净化网络生态的责任。另一方面,大学生加入了表达爱国情感、统一目标任务的集体行动。他们会因类似观点和爱国热情而关注突发公共事件激活的舆论热点,从围观网民转变为发声青年。他们以独具特色的话语支援线下防控行动,传播爱国正能量以及质疑涉事方行为,也面临在群体极端刺激下走向表达偏差的风险。

3.线下行动叠加。部分大学生会在后方活动中弘扬爱国主义,例如在河南防汛中在线编辑救援信息和打气寄语;在疫情防控中居家隔离、佩戴口罩、坚持学习;在鲁甸地震救助中牵头组织慈善晚会,通过“义拍”“义卖”“义捐”“义演”筹集善款。部分大学生会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熔铸于一线志愿服务中,例如通过搬运物资、清理卫生、转移伤员等简单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在心理咨询、社区工作、救助伤员等方面发挥专业能力。

(三)多重挑战:教育者压力显化

1.心理压力增大。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以及社会危害会使教师心理陷入紧张状态,尤其是成为利益相关者时,其情绪波动会更加明显。部分教师在未调适好负面情绪的情况下,就投入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容易因工作难度大、应急经验不足而压力倍增。此外,教育者要在兼顾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同时,思考如何调整被打乱的生活和工作安排,缓解个体角色冲突等问题。

2.教学压力倍增。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教育形态改变,给教师带来了知识性挑战和技术性挑战。为讲好、讲透、讲活爱国内容,教师须积极挖掘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对其中的典型案例、民族精神、应急政策所蕴含的理论原理进行学习。这是对爱国主义教育者时政敏感度、政治信仰以及知识素养的重大考验。当线下教学无法实现时,教师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但是由于惯性思维和多媒体运用能力的限制,多数教师未能充分发掘线上教学优势,较难捕捉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从而面临“救火式”教育下教学效度较低的问题。

(四)因时而变:教育介体特殊化

1.教育内容供给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内容,讲清“国强”背后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5]。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践,就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战略部署、果断决策、应急政策均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大学生在知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开展爱国行动提供指导。“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淬炼而成的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与时代相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大学生精神素养、意志品质、价值观念的塑造提供指引。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涌现的正面典范为大学生提供了“如何爱国”的行动参照,背离爱国初心、危害国家利益的反面典型则是大学生辨析非理性爱国行为的重要素材。

2.教育方法因时而异。随着大学生于危机中为国奉献的机会增多,以情理交融、育人于行为基础的双向教育方法被高校青睐。其中,实践锻炼法和榜样示范法较为凸显。组织大学生投身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宣传和表彰模范人物是多数高校改造学生主观世界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会通过以身示范的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天津爆炸事故的心理援助工作[6]。部分高校还会将心理疏导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注重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外,当循序渐进的线下教育进程被打乱时,线上教学成为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的非常之举。

3.教育载体因时而新。当确定情景转变为应急情景时,为在短时间内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序组织,高校对教育载体的应用会因时而新。一方面,高校会利用突发公共事件衍生的活动载体。他们以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祭奠、悼念、宣誓等仪式活动为依托,激发流淌在大学生血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高校会对现有教育载体进行创造性运用。部分高校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线下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引入线上,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也会在校内各级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在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基础上,创设聚焦突发公共事件的主题内容。

三、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化路径

教育要素呈现出的转变特征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下提高实效性的考验。对此,高校应该以变应变,延续正反馈,调节负反馈,使各类教育要素协同发力。

(一)思维重构:适应教育环体转变

面对突变难控的宏观教育环境,高校须改变应对思路,不拘泥于旧经验的简单应用,客观认识、主动适应教育环境的复杂变化,并在特定教育目标指引下优化学校微观环境,以抑制宏观教育环境转变带来的负面影响。

1.在特定教育目标指引下创设校园环境。高校需要针对突发公共事件本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预防大学生的偏激言行,而且要帮助他们在正确认知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报国行动。

2.营造校园爱国主义文化氛围。一方面,高校可通过以突发公共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海报、广播、条幅等显性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者之一。学校理应让全体大学生参与到显性文化元素的策划中,让学生在搜集资料、辩证思考、文化创作中理性认知突发公共事件。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优化班风、校风等隐性文化元素。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大学生波动的情绪很容易被处于同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同辈群体和教师牵动。学校要警惕异质性社会思潮、非理性言行在班级和校园中弥漫,用爱国正能量的感染代替负能量的传染。

3.优化学校正向舆论环境管理。一是抓好新闻宣传工作。若想帮助大学生了解客观事实、统一爱国言行,高校不仅要将应急措施、爱国典范、主流价值观融入宣传“乐谱”,而且要以“接地气”的“旋律”和融合文字、图像、声音的“合奏”方式吸引大学生关注,避免宣传工作形式化。二是做好舆情管理工作。面对活跃于舆情讨论的大学生,高校要在研判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校园媒体上进行爱国话题讨论。当可疑舆情信息出现时,高校可及时疏解学生情绪,凝聚爱国的向心力,避免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

(二)职责定位:引导教育者转变

1.在廓清权责的基础上动员全员育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思政课程的“单打独斗”,而是思政教师队伍、基层党、团支部、学生组织、辅导员等力量的联动合作。但是,在应急情境下迅速组织教育者在各司其职基础上合力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阵地,是难题,也是要题。多数高校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可能是首次实践或长时间未实践,在应急情境下突然启动,会因教师理解偏差、响应不足和执行错位等情况,出现推诿、扯皮和工作遗漏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在应急方案中根据教育者的优势,廓清各部门、各主体具体职责,敦促爱国主义教育者明晰自身权责,以形成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合力。

2.在锁定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教师能力。高校要根据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引导教师提升能力。第一,强化教育者的政治素养。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政治素养过硬的教育者才能坚定政治立场,科学阐释应急政策、制度优势以及治理成效。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高校须针对专业教师、领导干部和后勤人员等职工的工作重点开展政治素养培育与考核。第二,提升教育者的在线教学能力。高校须帮助教学者在学习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盘活线上教学资源,避免线上教学活动和资料的简单堆砌,以动态组合、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提高自身在线课堂掌控力。此外,高校还须打造网络教学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将教学者从复杂的技术问题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教学活动的创新。第三,增强教育者的媒介素养。除开展媒介素养专题培训外,高校要帮助一线教师利用自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纠正大学生片面、偏激和不实的言论。

(三)应势创新:把握教育介体转变

1.专题教学,让教育内容有深度。其一,阐释中国历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对过程。教师要对国际和国内变化形势,中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切实举措进行分析,让学生自觉认同国家治理能力与制度优势,高度信赖党和政府处理当下复杂局面的能力。其二,解读当下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应急政策、中国精神和典型事例。高校专业人才要对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应急政策的生成逻辑与操作机理进行阐释,尤其是专业性词汇,从而使学生正确响应党和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号召。教育者还需要用典型事例阐释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用中国精神说明典型事例的价值归属。

2.滴灌教育,让教育方法有力度。“滴灌”是一种高效农业灌溉方式,引申于教育方法,可指一种具有渗透性、生活化和持续性特征的新方式[7]。高校可尝试采用“滴灌式”教学方法,增强突发公共事件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性和针对性。理论教育要“互动互补”,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补,线上与线下互补以及课内与课外互补来应对教育形态在危机下的改变。对于学生关注且存在分歧的热点话题,教师可利用辩论、演讲和研讨等形式凝聚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学生互补。实践教育要“对症下药”,将师生的爱国实践与地区受灾情况、专业优势和学位层次等情况相结合。例如,让教师引导具有科研兴趣的学生进行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学术性研讨,带领实操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或设计以爱国为主题的媒介作品等。

3.贴近学生,让教育载体有温度。面对被负面情绪包裹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对教育载体的创新需要彰显人文关怀。第一,疏通志愿活动渠道。学生的爱国行动会因技能匮乏、通道淤塞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而出现参与效度有限、参与层次低甚至阻碍常规应对工作的问题。高校应组织专业人才对学生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搭建并宣传多方合作的爱国志愿服务平台,为学生爱国实践保驾护航。第二,深化纪念活动。学校可指导大学生用专题视频、歌曲和板报等作品向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英雄烈士致敬,也可开设网络纪念活动平台,设立留言板、共创作品展、捐赠台等窗口,让学生的爱国情怀留有印记。

作者:李婷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