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实践
时间:2022-07-07 15:12:01
导语: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丽乡村”发端于2003年浙江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其涵义后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而得以不断丰富。从纵深来看,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动城镇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辐射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中,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实践研究,也自然成为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重要课题。
然而,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介入,给美丽乡村带来了利弊交织的影响。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赋能下的乡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的恢复及重建,带来了文明的唤醒和财富的注入。但另一方面,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介入规模的扩展与层级的深入,乡村陷入了“过度设计化”的囹圄,缺失了对乡村主体构建应有的关照。在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乡村“人、地、物”等因素严重错位,使得乡村环境设计从“沉默”走向了“沉没”。
从理念和实践层面来看,目前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外力过于介入,村民参与屏蔽。大多数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模式为“外源输入式”,即多依靠外力设计改造,忽略了乡村建设中村民的主体能动性,村民“等靠要”现象突出,也引发了村民“看不懂、用不来”等后续问题。二是设计“千村一面”,缺乏当地特色。在乡村设计之初,大多是“一声令下,倾巢而出”,缺乏系统全面规划及对在地文化的挖掘,导致大多数乡村聚落环境设计沦为“穿衣戴帽”式的建设。许多乡村按照统一的范式或模式进行环境设计,所有农舍一律黄泥抹墙、青瓦铺顶。这种简单“输血”式设计,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不能解长久之忧。三是关注视角单一,产业赋能缺失。许多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仅局限于环境的改造和空间的搭建,缺少与乡村产业之间的借力和联动,设计趋于浅表化、单薄化。
基于上述问题,如何达成设计中“人、地、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让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更具人情味、文化感及延续性,需要在“融合与对抗”“借鉴与创新”“闭合与开拓”中寻找答案。一是从“造物”到“塑人”,厘清“谁来建设、为谁建设”这一问题。村民是乡村最直接的参与者和体验者,是需求的主体,也是建后环境的载体。他们熟知乡村的一草一木,让其参与到乡村设计中,有利于传承村民在地智慧,找到最契合乡村发展和村民需求的美学密码和精神支点。二是从“脱域”到“在地”,找准乡村聚落的本土特色。乡村聚落是人类聚集、生产、生活及繁衍的最初形式,其傍水而居、顺势而造,不同的乡村聚落有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历史文脉、民风民俗。因此,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应依托于自身特色,将当地的资源要素和文化元素进行分类、提炼、归纳、演绎、组合,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建设。三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激活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的产业效能。只有找到与产业的结合点,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才能确保源头活水不断。
因此,乡村设计必须突破传统造物类型的边界,在乡村振兴的版图中锚定产业转型和发展定位,让环境设计成为撬动乡村产业主动振兴、自主振兴、持续振兴的有力杠杆。如一些地方进行的乡村民宿设计,其将人文历史与乡间意趣结合,既有助于乡村环境的整体规划与综合设计,也达成了产业振兴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注定是一条美丽乡村圆梦之路。如何让“美丽”没有尽头,需要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发力。结合上述理念探讨和实践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村民参与、因地制宜、与时共进”,乡村艺术环境设计才真正具有伦理价值和时代意义。但如何让艺术设计持续赋能,带动乡村聚落的“内发性发展”,还需要有持续发展的意愿与能力。对此,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美丽乡村空间环境设计的提升与改造》一书能提供一些新的见地。该书是关于美丽乡村环境空间设计方面学术论著,全书共 8 个章节,以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环境空间设计为研究阵地,对乡村环境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其结构清晰、案例丰富,为研究乡村聚落环境艺术设计开辟了新的空间。
作者:袁漫婷 单位: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上一篇:乡村民居室内艺术设计发展思考
- 下一篇: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和智慧养老的路径
精品范文
5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