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河文化为抓手的美育课程思政建设
时间:2022-07-07 11:59:59
导语:以黄河文化为抓手的美育课程思政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美育工作应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以笔者所在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美育课程群为例,结合国情与校情对课程特色进行定位,从而使黄河文化成为美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抓手,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美育;课程思政;黄河文化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美育工作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文化内涵、德育元素和人文精神,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美育课程较之其他课程有着天然优势,因为美育具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特点,有助于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美育课程以“黄河文化”为抓手,积极推进美育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美育课程思政的特色化建设
“美育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较强的审美能力、养成深厚的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1]在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美育课程群的教师团队就围绕如何让更多传统美育课程在思政化建设过程中成为“金课”这个问题,进行反复研讨,最终达成共识:结合校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思政化建设道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一所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的学校,以水利等工科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地处黄河之滨,其地理位置也与国家黄河战略息息相关。“从文化角度看,黄河在成就我们生活家园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2]结合校情,学校美育课程群教师团队对课程思政特色化建设进行如下探索:通过美育课程,向学生讲好黄河故事,传播好黄河文化,传承好黄河精神。学校的学缘结构和地理位置,成为美育课程最能利用、也最好利用的特色,并完全契合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对课程而言,“黄河文化”其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思政素材富矿,因此也成为学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最有力的抓手。
二、黄河文化与美育课程思政
(一)课程素材的选择
以学校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为例。任课教师积极探索黄河音乐艺术文化相关内容,结合教学大纲中的“基本乐理”“声乐赏析”“中国传统音乐赏析”等内容,有意识地发掘与黄河文化相关的素材。比如,在讲解基本乐理时,选用黄河沿岸民歌作为视唱练习素材,让学生从识谱之初,就以黄河岸边的歌声作为练习摹本。在“声乐赏析”部分,详细为学生讲解《黄河大合唱》诞生的故事。在“中国传统音乐赏析”部分,从黄河上游的“花儿”到陕北的“信天游”,从山西的河曲民歌到山东小调,沿着黄河,让学生从民间音乐中嗅到黄河泥水的味道[3]。围绕“黄河文化”深挖、广拓课程思政素材,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翔实、生动的内容。作为“蓄水池”的素材库,不仅要保留、沉淀经典素材,更要让素材流动起来,成为“活水”,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时代的美育,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二)艺术实践的推进
学校与有着“黄河故宫”之称的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签订了建设艺术实践基地协议,在校大学生都有机会走进嘉应观,感受生生不息的黄河精神。以嘉应观中所设的“埙乐坊”为例,该坊出产一种名为“黄河泥埙”的吹奏乐器。据说在清代雍正年间,治理黄河水患的官兵以黄河泥为材料,捏制成埙,吹奏埙乐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治黄工程的期盼。学生在埙乐坊中,不仅能够学习吹埙,还能学习制埙,黄河泥埙的非遗传承人亲自为学生授课。学校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交礼仪与形体艺术》,以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为载体,以中华传统礼仪为核心,开展“黄河服饰礼仪风采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不同时代黄河两岸人民的服饰文化及礼仪文化,用“走秀”的方式展示年轻人对礼仪文化的解读,把礼仪穿在身上,行在脚下,举在指尖。对于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实践是最有效的美育途径。从美育的角度来说,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拓宽了对艺术本体的认知;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来说,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可以受到黄河精神的洗礼。
(三)审美理论水平的提升
新时代的大学生所接受的审美教育,不应只是停留在“感触”的层面,而应提升到理论层面。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和艺术实践的拓展,最终可以凝练出属于学生个人话语体系的审美意识。学校美育课程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黄河文化相关的艺术项目为研究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完成调研报告,或者制作完成微课视频,在全校范围内展示,接受全校师生的评判和建议。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对艺术的自主审美能力,加强了对黄河文化的认识,自觉地用黄河精神鞭策求学道路上的自己。同时,其他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师在授课内容涉及黄河元素时,可以有意识地从审美角度进行授课。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中华水文化》中关于“水与艺术”一节,就涉及黄河美术、黄河音乐、黄河舞蹈等相关内容。比如开设的《黄河文化》课程,教师在讲授黄河相关艺术门类的作品时,可以邀请艺术类教师为学生授课,不仅让美育融入智育的课堂,而且实现了德育、美育、智育的全方位融合。这样,学生的审美理论水平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助推下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学校美育课程团队在设计课程时力图构建“基础理论→艺术实践→审美提升”上旋阶梯式的课程内容体系。审美理论水平的提升并非美育的终点,而是学生自我美育的起点。教师以“黄河文化”为抓手,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在这里,有诸多优秀黄河艺术的鲜活再现,有更为广阔的艺术品鉴空间,学生既可以进行自我艺术修习,也可以从学校美育课程系列中撷取更多高阶的艺术类课程继续深造。
三、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美育德育两层皮
尽管以黄河文化为抓手的美育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并非所有美育课程及其每一堂课都能够有效地将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常见的问题如下:一是为“思政”而“思政”,课程内容与思政相关度不大,有生拉硬拽之嫌。二是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认为是课程的负担。部分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太过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联系。凡此种种,都是将美育和德育人为地割裂开来,这就失去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不管是美育还是德育,一味地灌输只能适得其反,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发现美、探究美、习得美、提炼美,依赖于课程思政的环环相扣。不论是课程大纲还是具体课堂,都应以思政视角进行切入,以思政案例作为活教材,最终实现教材的升华,做到全程贯穿。这个贯穿绝不是用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去说教,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细腻地融入美育课程内容中,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二)师资合力不足
之所以很少有美育课程的教师能够将德育和美育相结合,是因为该领域教师本身就缺乏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思考。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自身艺术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无疑是学生的十倍百倍,但是就政治理论的学习,未必会大幅度超越普通大学生。尽管在美育课堂上,教师不用刻意地去解释政治理论名词,但是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如若不能完全掌握并深刻理解政治理论,则无法将其融入自己的课程中去。另外,对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思政素材进行提炼与应用,对于美育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人文相关的领域,而是诸多领域的协同发展。因此,在提及黄河文化的时候,作为美育教师,是无法绕开其他领域闭口不谈的,相关知识的匮乏也是当下美育教师的短板。因此,新时代的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美育教师应该主动联合思政课教师及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形成合力,为美育课程的可靠性、前沿性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建设美育方面的跨学科团队。
(三)网络阵地占领不够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网络重要资源的支撑,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范式,但数量上仍是远远不够。新时代的大学生,网络生活几乎被网游和短视频占据。作为高校艺术类教师,能否占领网络高地,宣传黄河文化,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点。以短视频为例,网络上高校教师的普及类美育鲜见身影。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重,分身乏术,同时也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因此在网络阵地少有发声。可以将优秀微课进行节选,制作成短视频投放网络,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修整,形成一个文稿撰写、出镜讲解、后期制作的团队,进行优质的美育内容持续输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作为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继而打造教师个人品牌价值,提升课程乃至学校的含金量和知名度,为弘扬黄河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打造一个优质的网络平台。
四、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
(一)对思政素材的深度挖掘
毛主席说过,“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我国最早的文字、制度、都城均始现于黄河流域。显而易见,黄河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有别于游牧文化和鱼稻文化。黄河流经九省区,囊括了河湟文化、河套文化、秦陇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黄河治理文化是超越其他大河文化最为深重的特点[4],并且生发出“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对于教学来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团队应尽快梳理出黄河文化的发展脉络,发掘出黄河文化中的艺术伦理价值。从黄河歌舞艺术的行为自律到黄河造型艺术的创造实践,从黄河原始礼仪的情感渊源到黄河先民群居的集体审美,以不忘初心的精神,探寻黄河艺术发生时期的文化基因。
(二)加强美育课程顶层设计,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联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美育以黄河文化为抓手,在美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与其他领域学科的交叉联动。因为课程所面对的并非艺术专业学生,而是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将美育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谱系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更高,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更好。有着“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的黄河,历史上数次改道,其中引起的生态变化、社会变化、经济变化乃至治黄工程的不同策略和实施方案,都对黄河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大禹治水……是黄河文化第一次大规模地随着治水传播到黄河流域以外区域。”[5]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赏析现代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回顾硝烟四起、保家卫国的历史,在学习其中蕴含的黄河精神的同时接受人格品德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黄河雕塑时,用现代科技的眼光去审视古人的工匠艺术,在对材质、工艺的探讨中接受智力认知的教育;带领学生奔赴黄河岸边,亲历先民们的生存足迹,在艺术采风的时候接受体能体魄的教育;带领学生学唱黄河号子,亲自体验打硪,在打硪与号子声中接受劳动的教育。这样,不仅实现美育与其他学科的协同联动,而且达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三)坚持美育课程的美育核心
高校美育课程群是非专业艺术院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平台。在美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美育这一核心,因为美育本身就具有德育的功能。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这样一个以工科为优势学科的普通高校,学生在发展自我能力时通常受自身专业学科的主导,由于自然科学类课程较为倾向于课程的工具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割裂,这是学科发展到今天导致的天然沟壑。教学实践证明,美育课程和德育有着先天的内在联系。美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人文素养,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这与德育目标是同向同行的。因此,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保证美育课程群的美育核心地位不动摇。
作者:孙梦青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
- 上一篇:乡村振兴下职业价值观培养和实践
- 下一篇:双循环下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