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产—教—研—创培养模式
时间:2022-07-06 17:56:37
导语: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产—教—研—创培养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世纪以来,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战略。文章通过梳理地方综合性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走访用人单位收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剖析了该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中的凸显问题,探究了新工科背景下该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研—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产—教—研—创”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是新的生产力,高等教育相对于科学技术是播种机,也是孵化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及创新服务的发展,新工科视野下工程领域研究生的教育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7年2月,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1-2],由此产生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纲领性策略三部曲[3]。随着教育部颁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4],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招生对象、选拔方式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革。基于此背景,如何应对市场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完善并提升现阶段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多样性—跨界性—创新性—高技化—国际化”的综合能力,成为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
一、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新变革
(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的是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等,该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体系,对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并同时具备运用先进技术方法进行科技攻关和解决相应工程技术难题的能力。随着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创新服务的驱动,传统产业更新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专业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其“多样性—跨界性—创新性—高技化—国际化”的能力成为企业选拔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新导向。为顺应创新驱动发展,新工科建设备受关注,并在教育部推动下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纲领性指导思想[5]。其中“复旦共识”明确分析了新经济的发展特点,即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提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工科的建设。“天大行动”明确了我国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总目标与分目标。“北京指南”确定了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方向,并提出“5新模式”的培养理念,即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基于此背景,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故此,“新工科”对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具有“创新创业型—跨界综合型—技术攻坚型—国际视野型”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特征
1.特征一:更加注重创业创新性。创新性是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对新工科建设本质属性所提出的首要要求[6-7]。创新驱动科技、产业及技术发展,新工科建设下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创业是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了适应经济产业的形势变化,培养研究生在专业实践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和延展其创业空间,不仅要激发研究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不断丰富现有产业业态的生存形态。
2.特征二:学科体系互通融合。新工科建设要面对的是我国新科技、新产业下多学科、多专业、多环境复合课程体系,需要的是体系间群团作战攻克难关,而绝非体系内部单打独斗各执一词。因此,新工科建设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理论架构网络,要与国际化工程相关行业发展前沿看齐,要具有解决复杂困难的能力。
3.特征三:国际化、多元化路径引领发展。国际融合与交流合作是我国各项前沿产业技术发展、引导的必要环节。因此,新工科建设须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期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处于领先水平。高校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和学习国际先进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成果,结合中国产业变革与科技革新的现状,在科研与技术攻关中寻求新的突破,为推动“中国新制造—中国新科技—中国新产业—中国新质量”的建设提供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撑。
二、新工科视野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社会与企业发展。评价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具有权威性。本文以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对已毕业的研究生质量与水平进行回访,梳理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对毕业学生的反馈,分析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低
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国家与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多样性—跨界综合性—创新性为核心,以国际研究新动态以及先进技术革新为引领[8]。但地方综合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多参照教育部的指导性章程和其他院校的经验,结合学校专业师资力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往往忽视社会与企业发展的需求,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及企业的发展需求脱节。
(二)课程体系墨守陈规,“创新—实践”环节
不足目前,大多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仍遵循传统的教学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环节所组成,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工程经验而轻创新培育,并且教学模式单一,与时代和行业的发展轨迹脱节。新形势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面临人居环境建设中诸多国际性难题,如碳中和与低碳建筑和低碳城市的建设、韧性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修复等,要解决这些难题就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学科知识背景,掌握专业理论前沿,专业实践中技术攻关型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故此,要科学地优化课程体系,以专业理论与学术研究前沿环节、国际交流与合作环节,以及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攻关实践环节“三位一体”,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联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9]。
(三)教学模式单一,“产—教—研—创”相互融合虚弱
“产学研”是近年来各大高校对工程类研究生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新思路[10-11]。目前,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教学的效果参差不齐,教学模式中对“产学研”工作思路和环节模糊不清。一方面体现在高校:校企联合育人机制重形式轻环节把控,导致“产学研”模式的可操作性不强。“双导师制”中对校外导师的选聘和所承担育人环节的责任不明确,并且在选聘中重职称轻能力,致使校外导师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在校企联合育人机制中弱化企业职责,仅希望借助高校的智力解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技术问题,重生产轻科研和技术攻关,不能为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在国家产业变革与科技驱动发展的推动下,工程领域如何凸显行业的先进性和科技性则成为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和行动指南。新工科视野下“产—教—研—创”融合的育人模式将为高校和企业深度融合与发展提供支撑。
三、“产—教—研—创”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新形势—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求的分析,以及对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反思,探究校企联合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为导向,以强化国际合作为主导[12],以课程知识体系更新为抓手,以“产—教—研—创”深度融合为手段,以多元化师资为保障,以三方教学评价为管控,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一)构建切实的“产—教”融合环节
地方高校的职能之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一方面,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与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以及大中型企业建立联系,形成“高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多方合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网络,以便更迅捷、更精准地掌握社会经济与行业发展的动态,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落实“双导师制”的环节把控,从企业导师的选拔、培养环节、承担职责等方面,明确工作细节,强化企业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环节的作用,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确保专业实践培养环节的质量。企业基于自身发展,从科技创新—科技引领—科技攻关的需求出发,建立由企业技术专家、高校教授、硕士研究生等组成的科技攻关平台,为“产—教”融合的培养环节提供基地与平台的支撑,也为企业技术攻关建立智力人才库提供保障。
(二)强化“产—教—研”融合环节
基于构建“高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多方协同育人平台,积极开展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以及高等院校的各种基金研究课题,为“产—教—研”融合环节建立协同育人的平台和支撑。基于此,双导师与研究生组成课题组,通过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更好地凝练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思维和科研能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即为研究课题,在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中,既能切实可行地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归纳和提炼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又能为企业科技实力提升提供支撑。
(三)深化“产—教—研—创”协同育人环节
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创新和创业体现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对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的理解与把控。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一方面,可以将行业发展的新理念,诸如碳中和与人居环境建设、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智能建造与城市数字化等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作为实践项目或研究课题负责人的助理,全过程跟踪项目(课题)推进的各个环节,包括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项目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关系,项目组各专业人员的协调,项目任务的分解,人员的职责安排和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等方面,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素养。
(四)多渠道夯实和完善“产—教—研—创”协同育人体系
新工科要求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多样性—跨界性—国际化”的能力。“产—教—研—创”协同育人体系中应加强国际交流和多校联合培养的环节,通过“校—企—校”“校—政—企—校”联合,以实力强的学校引导和带动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延展优势资源使用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在人居环境建设领域,不论政府主导的诸如旧城改造项目,还是企业主导的智能建造项目,都表现出规模大、复杂综合、技术难度高等特征。成立多校联合的项目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在项目实践中既能锻炼团队协作和跨界交叉融合能力,又能拓宽学生专业研究与实践的视野。在国际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在读研期间至少参与一项国际合作项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撰写会议论文。同时,通过校校联合共享国际化资源,丰富和优化国际交流的活动,夯实与完善“产—教—研—创”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结语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应对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的必经之路。本文以地方高校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切入点,剖析和探索了新工科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1)建立“高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多方协同育人平台,以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为导向,以课程知识体系更新为抓手,坐实“产—教—研”融合的培养环节。(2)以双创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实践项目和专业研究课题为平台,深化“产—教—研—创”协同育人环节。(3)以强化国际合作为主导,以多校联合为手段,以多元化师资为保障,以三方教学评价为管控,提升“产—教—研—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基于新工科视野对新型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国家应对全球产业、技术革命提供“多样性—跨界性—创新性—高技化—国际化”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保障。
作者:李桂媛 何钊 成果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 上一篇:新工科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下一篇: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