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传承非遗现代化媒体表达研究

时间:2022-07-05 08:54:19

导语:青少年传承非遗现代化媒体表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青少年传承非遗现代化媒体表达研究

【摘要】2022年,湖南日报社制作并在新湖南客户端推出的10集系列短视频《菁菁校园亲亲非遗》为青少年传承非遗的现代化媒体表达提供了崭新样本。本文以该系列短视频为例进行分析,探讨移动新媒体传播青少年非遗传承的操作路径。

【关键词】传承非遗;系列短视频;策划拍摄

走进现场形态多样,镜头语言精益求精

竞演热烈,文化温情。每期节目时长控制在4分30秒左右,对于活泼、热烈、欢快的传统文化,例如龙舞、苗鼓舞等,节目以“竞演”的形式压轴,在学生展示前,通过对传承人、学生、老师上台前准备、日常排练等过程拍摄,展现传统非遗文化的知识、在地化状态、生存现状等。对于较为安静、舒缓的传统文化,例如剪纸、银饰制作、草木染等,节目注重制作工艺的展示,在师生讲解、动手操作过程中呈现传统文化的历史肌理、文化内涵、当代创新。走近现场,唯美走心。新媒体产品靠镜头说话,更应该、也有理由将美展现出来。银饰制作是湖南苗、侗族人民数千年的传承,记者带着孩子们走进岩脚侗寨、风雨桥下。节目组带着孩子们走进凤凰南方长城,在通往山门的百级台阶上苗鼓齐鸣。节目组更和湘西州桑植的孩子们坐上了小船,在湖光山色、峰峦叠翠的峡谷中唱起了民歌。关注个体由点及面,青年故事可亲可信一段4-5分钟的节目,如何在呈现一段完整节目表演或制作工序之余,还能饱含对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和青年文化传承的叙述,叙事选择和叙事视角成为关键。规避说教,让学生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主角。节目组采取亲切、自然、活泼的叙事语言风格,在与学生亲近的同时与受众贴近。在辰河高腔这一集,记者以学生在浦市古镇演出为时间节点向前叙述,记录了一群热爱戏剧、热爱家乡的孩子们,为一腔一调一甩手一摆头的排练过程,呈现传承人和孩子们的故事。将重大命题具象化、情感化,树立可亲、可信、可悟的基调。对于宏大命题,节目组采取了小切口切入。在草木染这一集,记者让老师和孩子们走出教室,就在校园的一花一叶中,在他们熟悉的一桥一亭旁采撷颜料,他们作品里的一明一暗、一深一浅、一纵一横,便可以观照他们对美的追求。人物驱动内容,镜头对准群像。非遗文化传承在学校的组织开展是群体性行为,节目组在串联节目时对准的也正是一群学生,但当抓到个性鲜明的同学,节目组便跳出宏大叙事,着重呈现个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交集。例如,宁乡紫金中学王荣龙在学校学习花鼓戏的过程中,深深爱上了它,并决定在中考后选择前往艺术院校专门学习花鼓戏。镜头由他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讲述一曲小戏中浓缩的动人故事。

偏向乡村聚焦美育,培植爱国主义情怀

坚定文化自信的大命题与校园传承非遗的小入口巧妙融合、体系化展示。越是偏远地区,越是乡村学校,加强美育越迫切。湖南日报此次选取的10所学校中,6所来自湘西州、怀化、张家界等相对偏远地区。在节目呈现的细节里,受众能看见在怀化偏远乡村小学,学校的苗侗银饰教室焕然一新,教师还对制作银饰的工艺与工具进行了创新,学生只需用刮画笔、铝箔纸等就可完成银饰制作。在凤凰县的山里,操场的一堵围墙便是孩子们练习击鼓的地方,条件的简陋没有阻碍他们的热情。兼顾知识和技艺传承,挖掘非遗背后的美育和体育等多种功能以及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怀。非遗的知识和技巧传承固然重要,但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秀传统文化本质,更有重大传承价值。此组系列短视频兼顾两者,回溯历史、追寻诗意、抵达人心。一次生产,多次传播,非遗展现插上新媒体翅膀,主动与融媒体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手段相适应。节目以短视频方式在新湖南客户端首发,通过湖南日报社旗下微博、微信、抖音号,各学校所在市州、县区融媒体中心平台进行矩阵传播。节目组还为每个非遗项目分别录制了一期完整的节目展示,并制作成H5产品《“亲亲杯”校园非遗文化展演暨年度开奖大礼》在新湖南客户端推出。该产品中,根据非遗项目的不同,设置投票环节,用户的参与度与粘性大大提升。今年四月,湖南日报社教科卫频道官方视频号上线,节目组再次将内容在视频号集结推出,进一步扩大了传播效应。

媒体纵深融合的新阶段,党媒从事视频制作的启示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力的新阶段,与天生浸润在视频领域的电视台、视频机构相比,传统报纸如何克服资源、设备、人力、思维上的天然局限,湖南日报这组短视频产品提供了一些思路。精准选题,规避不足。“非遗”是一个庞大的命题,湖南日报教科卫频道放弃了大而全的单个非遗、某个市(县)的非遗传承等宏大命题,为传统纸媒攻克视频拍摄、制作寻找着突破口。短小精悍,吸引受众。每集5分钟以内的视频既能最大限度保留非遗的精华,牢牢锁住受众的收看时间,也能够满足多次分发的传播需要。在中国新闻奖的媒体融合奖项评选中,也对短视频专题报道的时间进行了规定,如有任何1件代表作超长,即视该组作品为超长作品。[2]记者发现将每集时长设定在5分钟之内,既能完成原有设定的内容传播目标;又能保证在客户端呈现、微信传播时对受众的锁定;还有足够的精品视频素材进行二次创作传播。系列传播,造出声势。“单个作品乘以10,传播效果不止放大了10倍。”湖南日报社相关阅评指出,成系列、集结报道让专题短视频气势更足、内容更丰富、覆盖面更广、传播面更宽、受众到达的更多。每周1-2集,相对固定时间推出,保留了传播惯性。10集短视频、10个非遗项目,构成了以点看面的基础,能够让受众窥见湖南非遗的丰富内涵和活态化传承的现貌。7个市州、10所学校、300名出镜学生、数万名所在学校学生,再由学校所在地、相关县区的师生、家长裂变传播,节目的覆盖面、传播面线性上升。据统计,节目相关点击总量达到1000万人次。记者转型,准备充分。本次系列短视频由5位记者操刀,平日的党报文字记者转型为视频制作的文案与编导,记者转型成为挑战。部门先对一两期节目展开集中探讨并形成范文,节目组形成统一模式后,记者开始进行分镜头写作,强化了节目统一风格。在入校拍摄前,记者为人物设定了解说的大致框架,同时对整个文案需要拍摄的镜头与画面以及不同的景别进行构思并与学校老师、摄像师等进行沟通和优化,减轻了现场拍摄的压力,压缩了拍摄时长。善于借力,传播合力。制作组借力省、市教育部门资源,选定非遗传承学校,让他们首先与学校沟通拍摄事宜,为后续拍摄工作提供了便利。创作组与文化部门联系,确保传播精准与准确。同时,创作组与当地融媒体中心合作,融媒体中心制作人员的加入,为节目组提供了更多的拍摄机位,同时经由当地的各媒体传播,有效放大了传播效果。

作者:王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