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7-01 14:34:38

导语:高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之后逐渐生发的新载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新媒体通过移动、数字以及网络技术进行传播,最终在手机、电脑等终端显示和操作,通过新式传播渠道和载体形态为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当下,这种技术也对教育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认为,高校摄影课程教师应当把握科技发展的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具备开放意识,充分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教学革新,通过多渠道、多载体表现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摄影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影像获取和传播的方式都变得触手可及。摄影能够对世界进行观察、对生活进行记录,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流形式之一。摄影视角、摄影方式、摄影市场和摄影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摄影和新媒体之间相互依托,摄影工作者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更多的参考资料与灵感,依托各个媒体平台传播作品,将影像蕴含的信息与价值传播出去。新媒体可以助力摄影艺术发展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助力影像语言的力量壮大。随着移动电子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各种网络平台也在不断诞生,这给摄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媒体技术为摄影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新媒体的发展也因摄影艺术的加入而变得丰富多样。

3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摄影教学带来的影响

3.1新媒体技术对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思考问题的维度都产生了剧烈冲击。新媒体技术使资源的共享模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教师只有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优良的适应能力,才能够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环境下的摄影课教师,应当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提高自身的网络资源分析能力和整合能力,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并将其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

3.2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

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对于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大学生学习摄影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他们往往在利用影像获取设备进行拍摄后,通过各类软件制作出个性化、情感化的摄影作品。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和思考方式都有了很大转变。摄影课程可以以此为入口,探索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新的教学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对于海量的媒体信息往往缺乏相应的判断力,甚至过度使用新媒体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出发使用新媒体技术,利用网络获取有益于摄影学习的信息。

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1软件方面

4.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教师应带领大学生创作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摄影作品。回溯中国摄影史上传统文化特点鲜明的摄影作品,郎静山先生创作的“集锦摄影”及20世纪初期出现的“画意摄影派”等,就是在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摄影技术处理,创作出的具有水墨韵味、题铃拔印等艺术风格的摄影作品。这不单单是摄影创作上的创新,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集中展现了东方美学和人文情怀,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摄影师对东方文化的解读和创造。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前人尚且创造出如此摄影精品,今日的新媒体环境更加有利于摄影艺术创作。高校摄影课应该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引导大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摄影创作,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的摄影作品。[3]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在教授摄影课程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摄影课程特有的影像写实特征开展多媒体课堂教育,例如播放史实影像、介绍珍贵历史照片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分析拍摄技法等,赏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讲述时代故事,体会时代精神。4.1.2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构建合适的新媒体平台教师应当注重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态势,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行业动态,全面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利用新媒体平台设置摄影专栏、摄影课程资料库以及经典摄影作品赏析专栏,提供优秀摄影网址链接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4.1.3把握人才培养的定位摄影教学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精准教学。例如,针对新闻专业学生,重点突出纪实类摄影实践,如日常新闻的报道拍摄、新闻人物的深度访谈拍摄等;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开设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广告摄影理论与表现,阐述摄影图像和招贴设计之间的关联;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建筑摄影课程,在教学中强调建筑的结构、形态以及空间构成关系等,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摄影中的视觉因素,诸如构造、线条、形态、质感、色彩、比例等。有了精确的专业定位,摄影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会有所侧重,有利于培养出专业的人才。一位设计专业的教师清晰表达了设计专业摄影课的定位:“其实设计专业开设摄影课程的目的,不应该只停留在教会学生一门拍照的手艺,而更应该注重摄影中对视觉观念的各种思考与尝试。这其中重要的是感悟图像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体验数码摄影在现代图像创作中的价值,并由图像生成逐渐转换到图形创意的思维与实验。”[4]这再次说明了不同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4.2硬件方面

4.2.1引入新媒体形式教学新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生态为载体形成的一种巨型网链,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媒介。新媒体有着全面多样的教学资源,尽管与各个高校的摄影课程教学存在些许不同,但这些资源对于课堂教学形式的拓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摄影课程教学要在传播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多样性和趣味性,发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丰富课程内容。此外,丰富多样的新媒体信息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通过新媒体拓展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学习和了解新鲜有趣的摄影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2.2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摄影课程教学的场域空间出现了由线下单一场域到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变化。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整合摄影课程教学内容,将网络中与摄影课程有关的知识编辑成教学视频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则可依据自身需求去学习具体细化的摄影课程。

5结语

新媒体时代丰富了摄影的表达方式和创作形式,给摄影教学提供了诸多升级条件。教师要及时转变课程教育方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出实践能力更强的专业人才。

作者:李姗姗 汪媛媛 单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