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潜质及基础平台的作用
时间:2022-06-26 08:31:19
导语:产教融合潜质及基础平台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专业群对“产教融合”的内在需求、与融合企业的共同愿景和强者的特质,都使其在产教融合中形成强大的融合力,并在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中发挥基础平台的作用。高职专业群在高职院校按照“以群建院”的原则建设二级学院的背景下,不仅能建设成为“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也具有建设成为“产教融合型教育教学组织”的潜质。建议将国家倡导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和“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合称为“产教融合型教育教学组织”,这样更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也更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组织;专业群建设
为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支持各类院校积极服务、深度融入区域和产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创新”。[1]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倡高职院校建设“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强调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2]深化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必须探索建立适应产教融合的体制和机制,更要找到学校产教融合的着力点,打造产教融合校级平台。
一、高职教育视野下的产教融合
狭义的产教融合是指职业教育教学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广义的产教融合是指职业教育要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紧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行业发展的步伐,积极面对行业和产业的变化,满足各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国家在提倡“产教融合”的同时还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三者都要求职业教育要与产业(行业)发展相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核心。近年来,职教界对三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理清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三者的关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认可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另一方面,现今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将三者视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产教融合”,在这一整体中,前者包含后者而后者体现前者,前者作为后者的途径、基础而后者为前者实现载体,前者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后者的程度和质量。因此,高职院校所谈所做的“产教融合”,更多成分是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三者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产教融合”,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在不同层面上的具体体现。
二、高职专业群产教融合潜质分析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产教融合”是指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结构要素融合”。[4]我们应如何理解“融合”,怎么融合?王义遒认为:“融合”由“融”和“合”两个字组成,它们各自代表略有不同的意义。“融”强调的是多种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则强调的是力量的汇集,互相取长补短,凝聚成为一种合力。真正融合必须做到1+1>2。[5]我们知道要想把两个物体融合在一起,首先,两个物体必须相容而不是互相排斥,两个组织必须有合作的意愿和合作的需求才能相容。其次,融合的个体组织之间必须有共同追求的组织愿景或目标,因为组织融合的合力与物理合力是不同的,物理的合力是简单的矢量和。但是,组织融合的合力不是简单的矢量和,与融合个体组织之间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态度有很大的关系,融合方要有强烈共同目标追求,才能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形成最大的“合”的力量,否则就会“同床异梦”。最后,融合的组织必须是强强联合,强强联合才有融合的意义,才能提高融合体以及个体的竞争力。因为“1”做强,才能实现1+1>2更强,实质上就是要求产教融合各方各有所长,能做人所不能。高职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面向某个行业产业链上职业岗位群,以核心专业为依托,由若干个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专业或专业方向集群。这样的专业群是否具有产教融合的潜质,其分析的观察点应该是这三个条件:第一个方面,它是否有“产教融合”之元素融合和力量融合的内在需求;第二个方面,它是否与产教融合各方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第三个方面,它能否在“产教融合”中做人所不能,有“专精”,成为“产教融合”之中的强者。
(一)高职专业群对产教融合具有强烈内在需求
1.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决定高职专业群对产教融合有内在需求姜大源在2017年1月出版的《职业教育要义》中揭示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他认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之处就是跨界的教育。一是学习地点跨界,不但要在学校学习还要到企业现场学习;二是实施教育的机构跨界,实施教学的机构除了职业院校还有企业和社会组织;三是学习领域跨界,除了教育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学习,还有企业、职场、工作岗位相关知识领域。因而其教育教学必须将职业成长规律与教育认知规律进行有机的整合,是在“在情境化”的校企之间跨界地展开的。张健在2015年6月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中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整合”本质,很好地回答了如何“有机的整合”和如何“在‘在情境化’的校企之间跨界展开”。当然,我们从著作中不难发现“整合”的核心办法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这两部著作揭示出来的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和“整合”本质,两者共同给出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内生强烈“产教融合”需求以及破解“产教融合”的难题需要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发力的根本性理由。这一根本性理由充分说明了职业教育对“产教融合”的内在需求具有普遍性。高职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其自然对“产教融合”有内在需求。2.高职专业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产教融合”的内在需求更具体高职专业群及其内部专业都是真正直接面向社会实际存在的经济产业链进行开发与建设的,其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模式,都是直接面向该产业链并且能够切实地适应其变化的独特模式。在这种独特模式中,这种“切实地适应其变化”具体表现为通过群中内部调整来切实地适应经济产业链的需求和变化。高职专业群这种开发与建设模式决定了高职专业群的地域特征和行业产业特征,这也是高职专业群的特殊性。它是为所在的区域经济或某个行业的产业链服务的,它要直接面向和适应区域经济或某个行业产业链的发展变化。不同地域或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专业群都有其特殊性,哪怕是专业群的名称相同或核心专业名称相同,但其专业群的建设内涵是不同的,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相同课程教授的内容也有差别,特别是岗位的技能要求更是不同,这与普通本科院校的系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完全不同。高职专业群构建和建设内容与区域经济的产业行业企业的依存度非常高,离开产教融合的高职专业群就成为无水之源,只能是闭门造车。高职专业群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对“产教融合”的内在需求更为真实和具体。这种真实和具体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得到了体现:一是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建需要产教融合。组建多少个专业群以及专业群的办学规模都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所服务的行业产业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而决定的。二是高职专业群的专业建设需要产教融合。高职专业建设要直接面向实际存在的区域经济中某行业产业链岗位和专业需求,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技术服务、科学研究都靠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来完成。三是高职专业群的教学、实训和实习需要产教融合。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就在于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和动手能力要求高,学校的实训条件和资源有限,往往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行业领军人才都在行业企业,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业、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才能为学校教学实习所用,在校学生才能掌握区域经济或行业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和技能,学生毕业生后能直接上岗,很好的胜任和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四是高职专业群建设成功与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需要产教融合。检验高职专业群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是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对口的产业链企业使用要求,如果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则高职专业群必须根据行业企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专业群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等。
(二)高职专业群具备成为产教融合体中强者的潜质
高职院校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某个区域经济或某个行业产业领域具有办学特长并具有竞争优势,其特长或优势体现在专业群方面,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就是高职院校以自己的某个办得最好的示范性专业或特色专业为核心专业组建的专业集群,该专业群在区域内职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专精”的特质。针对这点,有学者就专门论证了专业群具有“自觉转轨且追高”性质,而且这一性质也使其具备成为产教融合的融合体中强者的潜质。
(三)高职专业群与产教融合的行业企业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首先高职专业群的组建就是为了服务地域经济或行业产业企业,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这也是高职专业群组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高职专业群的价值所在。而行业企业则迫切希望高职院校通过专业群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能精准的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和技能需求,实现学生到企业上岗无缝对接,满足人才需求的同时降低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成本。所以,高职专业群与产教融合中的行业企业有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愿景。综上所述,高职专业群产教融合的潜力巨大,其对“产教融合”真实而具体的内在需求使它具有产教融合的自觉性和动力;其与合作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共同目标和愿景决定了它能使产教融合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做到专精”能成为产教融合体中的强者的潜质决定了它能使产教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
高职院校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就必须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适应产教融合的组织机构和适应行业产业变化的体制机制。基于不同平台的产教融合,其运行机制不会完全相同。高职院校在建立适应产教融合的组织机构和适应行业产业变化的体制机制时,首先应明确自己的产教融合平台。从上面研究可知,高职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前景广阔。从现实的角度看,高职院校各专业群各自面向一个行业产业链,事实上相应的专业群也充当着该院校与相应行业领域的产教融合主角,具体承担了群内专业与产业链各企业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工作;而学校层面主要做好较宏观的产教融合工作。例如,把握好产教融合宏观政策以及制定学校产教融合的总体规划等。因此,高职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基础平台作用明显,高职院校在建立适应产教融合的组织机构和适应行业产业变化的体制机制时,理所应当应将高职专业群视为自己的最具代表性的产教融合基础平台。
四、结语
当下,不少高职院校正在按照“以群建院”的原则建设二级学院。以上高职专业群的产教融合潜质及其基础平台作用分析,充分说明“以群建院”原则的合理性。按照这一原则建设的二级学院,一定能将这样的二级学院建设成为“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按照以上对高职院校所说所做的产教融合的理解,这样的二级学院也具备建设成为“产教融合型教育教学组织”的潜质。鉴于此,面向产教融合的未来前景,建议将国家倡导建设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和“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的组织名称合称为“产教融合型教育教学组织”。这样可能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也更利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阳勇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安全风险管理创新策略
- 下一篇: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