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学生管理路径
时间:2022-06-24 08:54:02
导语: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学生管理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之后,高校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不断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就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逐渐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使得高校必须要引入专业理念,并对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则是解决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式。
一、社会工作融入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必要性
(一)可以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发展需求
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而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管理的也是大学生,而学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大学生的居住需求和生活需求。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是在进行社区管理和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并让大学生在更加优越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前高校在对学生社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行政化管理方式,这种方法无法与大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和有效交流,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而社会工作以大学生为主体,重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并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开展工作,采用当方评估的方式来对工作效果作出正确评估,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并能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大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专业服务[1]。
(二)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趋势相适应
马克思曾经提出,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全面发展的本质进行发展,也就是人要实现全面发展。而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教育部门也开始大力倡导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社区管理工作不仅要与高校相互配合做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工作,还要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等,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各项潜能。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可以有效调节学校、社区、学生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完善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趋势相适应。
(三)满足构建“家文化”的内在需求
高校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另一个“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给大学生创造更加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学生管理者开始逐渐渗透“以校为家”的理念,强调学生不应该与学生管理存在隔阂,对待学生管理者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学校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这种“家文化”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有助于拉近大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也曾指明:人需要在自己生活的系统中去看待周边的事物和问题,社会工作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在工作理念上与“家文化”理念相一致。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可以满足构建“家文化”的内在需求。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确定思想政治方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在高校内实施,服务对象是大学生。因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就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政治教育+集体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这种教育管理方式属于填鸭式教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中,自主参与能力较差,学习热情也较低,导致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理念无法满足学生管理需求。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实施管理,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情关怀,集体管理的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二是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层次性、延续性和整体性,而且管理目标不够明确,而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落后正是高校学生管理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三是管理方法不能解决学生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相继涌入国内,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冲击,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上升,个人利益和个人主张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另外,由于传统学生管理方法只重视学生的共同利益也不重视学生的个人利益,这使得传统学生管理在面对学生个性需求时无法做到灵活应对,也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
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融入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有效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可以帮助高校有效实现育人目标,值得高校积极探索运用策略。但是,高校学生管理在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社会认可度较低。首先,高校社会管理工作已经经过了较长的发展阶段,但是仍然没有成为学生管理的主要方式,无论是管理模式的运用还是管理理念的选择都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发展。专业化运用理念不能得到高校领导层的认可和重视,这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学生管理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次,由于一部分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没有及时认清自身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问题学生,往往过分重视自身的感受,却不正视自身的问题,与学生管理者存在隔阂,交流效果较差,同时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存在抵触情绪,从而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融入缺少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团队缺乏较强的稳定性。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且工作量较大。所以,多数人员不愿意参与到学生管理中,这就造成了学生管理团队不稳定的现象。虽然一直有新的成员加入团队中,在一定程度上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却缺乏连续性和延续性,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所以,要想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有效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社会工作专业要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校要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具有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对其进行合理应用;政府要能够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提升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为社会工作专业化接入提供保障[4]。只有三方相互配合才能促进社会工作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发展。
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路径
社会工作与学生管理在理念、目标和内容方面都存在高度契合。因此,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引入到学生管理中就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而且学校社会工作也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促进二者快速实现融合。
(一)从理念方面促使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学生管理
在教育改革影响之下,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要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因此,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共同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观点重在规范和预防;心理观点重在救助和治疗;社会观点重在治疗、预防和发展,三者具有高度契合性。这就为社会工作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中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意向方式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学生管理中。一是加强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学校和学生对社会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社会工作融入高校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高校要对学生管理者加强社会工作方面的培训,引导他们接受社会工作,并理解社会工作理念,然后将其融入到学生管理理念中。
(二)提升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
由于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较低,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引入到高校学生管138山西青年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仍然没有受到重视和认可。为此,高校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增加社会认可度,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融入。高校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机制,还要制定完善的奖励制度,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强化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使他们能够对社会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总之,社会工作要想有效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要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认可,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宣传力度,制造强烈的社会效应,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提升社会认可度。
(三)制度互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
由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需要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解决相应问题,尤其是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要想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就需要社会工作方面的人才介入学生管理工作中,然后将社会工作理念和具体方法有效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并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快速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认可,从而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学生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使社会工作和学生管理形成优势互补。
(四)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并发挥最大化效用,需要高校对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创新,为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创新。一方面,在高校学生管理现有的结构框架基础之上增设社会工作岗位。借鉴国外有效的工作经验,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专职社会工作岗位,并明确此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5];另一方面由政府为高校提供专门机构服务,聘请专业的社工到学校任职并对学生管理进行指导。由于社会服务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社工服务水平较高,所以可以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五)在实践和就业教育中渗透社区工作,让学生可以实现学社转化
无论是对学生开展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具备较强的社会生存能力。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高校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灵活应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高校对学生开展的各项教育集中体现在实践教育和就业教育方面。基于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引入其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与学校、社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转化,而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为社会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通过专业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习惯[6]。此外,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学习过渡到工作,可以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并强化学生的能力认知,帮助学生及时认清自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同时,通过就业教育和实践教育,还能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沟通能力,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理来面对就业问题,从而顺利找到期望的工作。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目前,高校学生管理采用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亟需探索新的方法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而社会工作在理念和内容、目标等方面都与高校学生管理具有高度契合,这就为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创造了条件。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学生、社区、高校三者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
参考文献
[1]宋林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高校学生管理路径研究[J].冶金管理,2021(9):187-188,190.
[2]宋林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高校学生管理路径研究[J].商业文化,2021(10):138-139.
[3]龚承铭,刘袁景.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45-46,49.
[4]张乐.基于学生主体视角的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来自十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1):45-54,90-91.
[5]郭海燕.多元化养老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3):65-68.
[6]龚承铭,陈英军,刘袁景.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体育专业大学生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4):91-92,95.
作者:刘丹 单位: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 上一篇:高校就业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
- 下一篇:曲妥珠单抗药物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