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守正与创新研究

时间:2022-06-24 08:39:19

导语:数字人民币守正与创新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数字人民币守正与创新研究

[提要]数字经济”在“十四五”规划中被明确认定为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的数字人民币研发在全球处于领跑地位,借助创新性技术与较为成熟的电子支付环境,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推广有望在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环境、带动产业链发展、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字人民币;守正;创新

2020年11月,“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被写入中共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自此,数字人民币加速而来。为此,从多角度认识数字人民币对于解决其全面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一、守正——强化法定货币的固有地位

(一)数字人民币与纸币“同质”

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各种货币形态都只是货币的躯壳,货币生命力和灵魂是它的流通情况、价值意义和购买力。数字人民币是法定数字货币(简称CBDC),其表现形式为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由央行发行、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与纸钞硬币等价、承担货币的市场流通义务、具有价值性、主权性及无限法偿性等特征,因此可视为数字化的纸币,是现金的替代。

(二)区别于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和电子支付

1、数字人民币不同于以往的电子货币。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数量的纸币被转化为电子信息,存储于银行卡、购物卡甚至是虚拟账户等介质中,发挥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等功能,被称为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以100%的纸币为准备金、原则上可以随时兑换为纸币的,因此并不是与纸币并列的一种新的货币类型,只是纸币信息的电子化。而数字人民币是与纸币平等存在的,其既不以纸币作为准备金,也不以与纸币相互兑换为价值基础,而是直接由央行提供无差别的信用担保,也即独立具有流通功能与法偿性。2、数字人民币不同于一般的虚拟货币。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虚拟货币通过设定独立的运行规则成为了脱离现实货币的存在,如比特币模仿了金属货币的开采挖矿过程,所有人都可以加入“挖矿”的队伍,而开采工具更强大和开采时间更长的参与者将获得更多货币,以一个复杂的经济激励机制支配其内部运行,形成了完整的货币分配体系。而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则离不开实体经济,可以说其源于实体经济产生的价值,也在实体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3、数字人民币不是人民币的电子支付方式。有人错误地认为,支付宝、微信支付足以满足日常生活的交易需求,推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意义不大。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人们很难将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钱包里的余额相区别,以至于常态化地把法定数字货币简单看作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但实际上,数字人民币具备法定货币的无限法偿性和强制性,是可以直接替代现金的货币本身,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只是一种收付工具,是可以装载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两者无法相提并论。

二、创新———开辟通往未来世界的又一路径

(一)蓄势首发,领跑数字货币竞赛

据国际清算银行在2019年的调查显示,约有70%的央行正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工作,但对发行数字货币还比较谨慎。而到2020年末,有86%的央行表示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问题,其中10%即将发行本国的CBDC,其央行所在经济体覆盖了全球20%的人口。(表1)各国央行积极进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是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增强法定货币体系对未来数字经济生态适应性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是全球最早研究数字货币的中央银行,2014年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把握数字人民币的先发优势,对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顺势而为,借助新型技术与应用环境

1、基于前沿技术,进行核心“个性化”定制。货币演变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技术进步推动货币材质和交易方式的改变,不同阶段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货币形态。数字人民币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持,具有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等与其相同的技术特征,并以密码算法配合高安全芯片实现了更私密、安全的加密货币存储。但由于法定货币固有的国家信用、法偿等特性,必然无法采用去中心化模式。根据央行对运营体系的设计,数字人民币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数字人民币发行权属于国家,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运营机构及相关商业机构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同时,数字人民币在发展中将有更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协同增效的机会。2、借电子支付的东风,应运而生。我国货币电子化支付已相当普及和先进,用银行App转账、用微信和支付宝等进行小额收付等成为了人们的主流选择。早在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到86%,居全球榜首,移动支付成了中国奇迹。在此背景下,数字人民币的登场水到渠成,并将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电子支付的发展。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电子支付的应用场景。2021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指出,支持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全面开花、重点推进”之下,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约155万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涵盖公共事业、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和政务等各个领域。同时,作为由法定货币背书的全球性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可以接入任意可认证的金融服务提供商的交易接口,不受第三方机构的限制,打破了支付场景的壁垒,在多元场景自由流通。冬奥会场景下的数字人民币测试同时面向国内、国际用户,打开了数字人民币跨境、跨币种支付的新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不仅契合民众现有的支付习惯,还将带来更优的使用体验。人类社会的经济史也是市场交易量不断增加的历史,面对不断扩大的交易范围、不断增加的交易数量和不断变大的交易金额,人们追求便捷支付的愿望日益强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对无接触非现金数字化支付的需求。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用户体验的重大改变,数字人民币在前端基本沿用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的模式,因此并没有体现出一些人原本预期的颠覆性,但实际上数字人民币在诸多方面更显优越。一是数字人民币支持离线付款,无需网络即可完成线上交易,手机“碰一碰”将和“扫一扫”一样成为便捷的收付动作;二是除了手机App形式的数字人民币软钱包,还开创性地推出了智能可视卡形式的硬钱包,此举解脱了繁琐的手机操作步骤的束缚,大大拓宽了数字人民币使用者的覆盖面;三是数字人民币作为公共产品,在使用时或与纸币的兑出、兑回均不收取手续费。

(三)展望未来,创数字世界无限可能

1、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环境。一是助力我国普惠金融加快发展。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是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动机之一。通过方便实体经济和日常生活,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普惠金融。二是利于对货币流通进行追踪和监管。央行是数字人民币的运行核心入口和清算中心,能够全面掌握数字人民币兑换、流通的全量交易信息,可进行追踪监测与分析调控,一方面大大提升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驱赶“假币”、治理诈骗等金融稳定要求。三是维护用户信息安全。第三方支付方式属于企业行为,一定程度上存在数据泄露、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属于政府行为,即公众的相关交易信息只能被央行所掌控,根据央行的“可控匿名”机制和“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原则,必然更具安全性。四是打破支付宝和微信的双头垄断,带来整个支付生态系统的重组。通过增加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竞争力,倒逼其更注重服务场景的建设和优化,真正为用户带来人性化的使用体验。五是数字人民币有条件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抓手。数字人民币节约了印制现钞的纸张,且不会在流通中损耗,通过进一步提高系统效能降低全社会零售支付成本,契合绿色低碳理念。2、带动产业链发展。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可分为央行加密端、银行分发端、公众流通端,其中涉及的IT厂商、收单机构、终端支付设备厂商、第三方聚合支付厂商等,都将迎来发展机遇。在证券市场上,数字人民币概念股更是与数字人民币的动态“实时共振”,2021年11月份以来数字货币板块指数累计涨幅逾32%,2022年1月4日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上线后,数字货币板块表现更为活跃,1月7日板块指数一度上冲涨近4%,创历史新高。3、跨境应用与人民币国际化。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传统的跨境支付结算以美元为核心,人民币虽在2014年底已成为国际结算中第五大支付货币,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元占比相差近20倍。其他国家一直在寻求建立脱离美元控制的公平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CBDC恰好能提供这样的契机。同时,传统跨境支付业务一直面临支付费用高、结算周期长等问题,数字货币钱包的应用可极大降低跨境贸易的手续费和时间成本。

三、挑战

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普及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金融、会计、法律等领域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未将数字货币纳入人民币范畴,应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健全监管框架。其次,需提高技术成熟度与兼容性以应对大规模流通,进一步提高交易过程的安全保障以及支付效率。另外,为拓宽推广面必须不断创新支付产品设计、丰富应用场景、提高使用便利性,同时加大对数字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各类激励措施培养支付习惯和发展潜在用户。综上,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是数字中国繁荣发展的生动注脚,通过有序地扩大试点,不断优化和丰富功能,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夯实基础,数字人民币必将真正“改变生活”,书写数字中国的国际“新名片”。

主要参考文献:

[1]邹力行.数字货币与全球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1(12).

[2]党印,汪洋,吴国鼎.货币的资产负债属性、铸币税与数字货币的未来[J].武汉金融,2021(12).

[3]姚前.关于央行数字货币若干问题的思考[J].比较,2020(06).

[4]王清刚,赵珂.央行数字货币:概念、功能、风险及应对[J].财会通讯,2021(24).

[5]卜学民,马其家.数字人民币跨境流动:动因、挑战与制度因应[J].法治研究,2022(01).

[6]田涛,刘侣萍,许泱.主权货币国际化的演变轨迹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1(01).

[7]王剑,吴兵.推进利率市场化配套改革[J].中国金融,2018(09).

作者:卢俏媚 单位: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