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6-23 15:26:24

导语: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模式分析

新形势下,尽管我国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修正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持续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整顿力度和宣传力度,且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依旧面临严峻挑战,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为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民众食品安全意识与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全方位渗透和引导。

由陈学辉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的《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一书,以增强读者食品安全意识为目标,系统介绍一系列实用的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一书共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详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论述食品中毒的症状以及食源性疾病,并立足食品安全,分别介绍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等相关内容。第二章指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包括相关监管体系、监管分工和法律法规等,列举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消费者投诉途径等。第三章围绕食品添加剂展开,涵盖食品添加剂的实际应用以及合理使用方法等。第四章详细论述食品营养搭配、饮食调养,帮助读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第五章介绍大米、食用油、肉蛋、水果、蔬菜、调味品、桶装水等常用食品的选购和保存。第六章是食品消费提示,全面解读保质期、食品成分、营养对比等消费者较为关心的各种问题,并贴心出示一些消费和风险提示、消费警示等,以期帮助读者避免消费误区。

近年来,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中不乏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大学生选择的食品来源较杂以及高校监管不到位等方面。其一,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依旧会为了追求美味而放弃对食品安全性的考量,在选择食品时,不清楚应该通过哪些参数来判定食品安全性,并且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经常选择隐瞒不报,缺乏维权意识。其二,学校食堂本应是学生食品的主要来源,但学生难免会对学校食堂饭菜失去新鲜感,转而追求其他更多种类和味道的食品,使得学校周边的小吃餐馆以及附近派送的外卖都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食品来源。由此,高校试图通过加强对食堂饭菜安全性的监管以避免大学生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一种奢望。学校除了对校园内食品安全的监管外,还应加强对学校周边餐馆等的监管。然而,考虑到外卖这一食品来源的不可控性以及学校周边餐馆服从监管的不确定性,高校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让学生从心底里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对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势在必行。为了有效培养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需要高校和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本文结合《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书中内容,提出以下创新策略。

其一,教学内容创新。现阶段,大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加之缺乏鉴定食品安全的常识,导致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对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兼具这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为提升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教师可选择大量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典型案例,尤其是一些校园内的食品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在真实案例的警示下重视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大学生鉴定食品安全的能力,教师需要向学生普及相关食品常识,包括食品中的常见成分、添加剂及其各自的主要功能、哪些食品成分是相克的、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不同食品生产日期、有效期的作用等。《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一书兼具全面性和实用性,涵盖所需普及的全部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搭配健康营养的饮食,可为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供良好参考。除此之外,为避免学生出现食品问题时手足无措,教师在培养学生食品安全鉴定能力的同时,还可邀请专门的医务老师指导学生掌握必备的食品安全急救处理方法和医疗知识,提高学生自救能力。

第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一方面,高校作为学生长时间所处的大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增强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高校应以身作则,加大对食堂、学校周围小吃店和餐馆等可控范围内食品的监管力度,并不断优化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后续处理方案。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开展相关食品安全宣传班会,并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并设置不同环节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展班会期间,教师可设置专门的食品常识分享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学生丰富食品常识,正确选择食品,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第三,教学管理创新。为保证培养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任何环节都不出错,高校应同步增强教师、学生和食堂工作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增强教师食品安全意识方面,高校应邀请食品安全专家对其进行培训,并定期考核。在增强食堂工作者食品安全意识方面,高校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既注重对食堂菜品、调味品的安全监测,还要注意对食品制作各环节的安全监测,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惩罚力度,并不断向食堂管理人员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要求其传达给每一位食堂工作人员。在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方面,高校应开展食品安全讲座和活动,并设置互动环节和鼓励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真正掌握食品安全知识。高校也可不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和食堂工作者之间的互相匿名评价活动,以此判定三者在日常中是否时刻具备食品安全意识。

作者:李薇 单位:南宁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