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23 14:56:32

导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是当前国内职业教育事业转型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必须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以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应当在“1+X”证书制度背景之下按照成果导向的思路做好相关环节的专业建设实践,进而通过全新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职校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真正实现其全面发展。参考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希望能够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优化调整,进而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成果导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之下,相关行业对具体的人才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标准,因此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内职业教育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议题。以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随着相关技术的推陈出新,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以“1+X”证书制度为依托对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进而为学生搭建更加高效率的教育教学体系。应当立足用人单位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对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之后再配合具体的教学措施提升相关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X”证书现状的分析概述

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技术型较高的专业,因此在行业发展速度以及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之下,再沿用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难以让职校学生适应全新的就业形势,最终将会影响相关学生的职业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实际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弱电环节的理论知识点,而且囊括了供配电技术和电机调速技术等强电环节的知识点,因此职校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1+X”证书制度模式下,“1”代表的是学生最终能够拿到的学历证书,而“X”所代表的则是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自确定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规划建设目标之后,各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学习借鉴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并且大力推广以双证书制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就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而言,其中涉及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既存在非常明显的联系性,又存在本质层面的区别。进一步分析可知,学生在完成各个环节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拿到的执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CAD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师(中级)执业资格证书以及维修电工高级技能证书等。然而参照相关用人单位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可知,其中有很多证书其实企业并不认可,原因在于这部分证书的认证考核标准以及考核内容已经滞后于本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发展速度。从宏观角度分析,虽说上级部门正在逐步取消一系列已经被用人单位所淘汰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就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而言,职业资格证书依旧是其参与就业竞争必不可少的助推剂。回顾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知,电气自动化技术一直都是国家示范重点建设的职校专业。在未出台“1+X”证书制度模式之前,我单位便一直在立足用人单位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引导本专业学生在完成常规学习任务之余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只是缺少与用人单位的进一步对接沟通,因此相关环节的改革实践始终缺少足够的针对性。现阶段,教育部门已经发布了“1+X”证书制度的改革试点方案并且已经在多所职业院校开展了改革试点。其重点在于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融入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活动中,按照学分互认的思路鼓励学生在条件和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参与相关方面的培训活动,进而通过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光伏电站运营、工业机器人装调以及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工种的应用实践已经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认定提供了全新的标准。而后续教育改革实践中,应当按照实际诞生的全新的工作岗位细化具体的职业技能认证标准,进而以解除用人单位的候补之忧为前提,提升职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1+X”证书制度视角下基于成果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问题

(一)需要关注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

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背景之下,职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任课教师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并且需要教师建立与行业发展动态相匹配的职业敏感度,之后再配合相关环节的教学改革措施,以便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然而结合实际教育现状分析,本专业的任课教师中仍旧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缺少对各类先进技术的准确了解和深入研究。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他们往往很难给学生提供第一手的行业资讯并且很难把控好教学中涉及的重难点问题,最终将会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

(二)需要准确把控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

以校企合作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都是国内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虽说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针对企业与职校之间的校企合作和协同育人实践制定了一系列优化扶持政策,但结合实际教育现状分析,相关环节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分析可知,问题主要包括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缺少统一规划、校企间资源无法共享以及无法保证教育质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由于校企之前的协作互动缺少统一标准,因此学校大都会依托企业的用人标准开展具体的育人实践,但这部分信息技术却缺少足够的参考性,所以始终没有建立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最终造成了企业与学校之间所培养的人才存在较大差异的局面。

三、“1+X”证书制度下基于成果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分析

(一)重构课程体系

面对全新的职业教育改革形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需要立足“1+X”证书的实际要求对具有相同成果目标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构,之后才能建立以平行推进和层层递进为主要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最终为本专业学生搭建全新的学习平台。在这一环节的改革实践中,要注意做好行业资讯以及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分析整合,进而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是此环节改革实践的重点,需要立足企业的核心技术开发活页讲义教材,进而构建以学校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改革教材内容之余,还需要重新设置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核心技能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之间的比重,以确保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以成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尝试将本专业的课程划分成基础模块、提升模块以及综合模块三部分,进而让其分别对应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期间,要注意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利用好虚拟仿真实训练习或是项目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方式,从点滴细节处着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关键在于利用企业所掌握的项目以及科研资源为学生创造出贴近于实际工作状态的学习环境,进而在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素质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这一环节的改革实践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职业道德信念,进而让其形成与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相匹配的职业发展规划,最终引导其在全新的就业形势之下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设计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目前“1+X”证书制度和成果导向视角下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完成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工作:(1)针对每个课程知识点涉及的项目案例,重点在于通过项目案例与理论知识点的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点的印象,并且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这种教学方式的难度停留在初级水平,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对应的教学任务,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进而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实践做好准备。(2)以企业生产或科研项目为导向,按照竞赛式的项目化教学思路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其重点在于对相关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内部设置子系统模块,进而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建立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并且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这一环节的改革实践对于学校的实训条件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所以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审慎应对并且针对各个环节的问题做好取舍。(3)通过综合性项目并且在全方位利用学校实训资源的基础之上按照项目任务分解处理的工作原则开展人性化教学实践。与前两个环节的内容相比,此环节涉及的改革实践需要教师做好相关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重点在于将相关环节的教学内容打散、重塑,进而在对应用人单位实际人才需求标准以及相关工作岗位任职标准的基础之上推进职业技能证书培训与理论知识教学的有机融合,最终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积极推进上述改革之余,还需要通过多种教育措施对实际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其重点在于利用好智慧职教、蓝墨云班课、超星平台以及校方立足实际情况为学生搭建的线上学习平台,进而构建线上线下相互联动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改进校企合作模式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也是“1+X”证书制度和成果导向视角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实践必须重视的工作。其重点在于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本专业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且在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习实训资源的基础之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到本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进而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经验以及行业发展动态全面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注意引导基层任课教师正确认识参与职业技能资格证考试的重要性,进而让其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之中平衡好两部分内容之间的比重。新形势下,各类信息技术已经在实际教育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实践,因此还需要通过相关主题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基层任课教师的信息素养,帮助其用科学的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校企合作方面,校方需要立足本专业的实践情况对现有的实习实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进而为学生建立完善先进的校内实训学习基地。以此为起点,还需要加强与实训设备公司的合作交流,真正立足实际教学需求,引导其做好相关实训设备的技术研发升级工作,从而为相关环节的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上述改革之余,还需要与企业开展更为多样化的合作交流,引导企业参与到相关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计划的制订工作之中,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进一步细化职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此外,学校还需要积极参与各类新型专业改革试点的行业技能标准制定,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把控相关行业的实际发展动态,提高各项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四)做好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

新形势下,需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进而帮助其全方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在这一环节的改革实践之中,要注意利用好企业文化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力,并且按照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的思路为学生创设贴近实际工作状态的学习环境,之后再配合相应的引导干预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以及协调沟通能力,真正推动其实现全面发展。在“1+X”证书制度之下,此环节改革实践的重点在于推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而按照道德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协同推进的思路逐步构建全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基于以成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目标分析,需要以用人单位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职业道德教育等隐性职业素养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平衡好专业知识点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的比重关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考核标准的方式从点滴细节处切入帮助学生树立与行业发展动态相匹配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下,国内高等教育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因此需要通过相关细节工作的优化调整逐步营造全新的教育平台,之后才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起点促进其全面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一直都是国内职业教育体系的老牌专业,需要在全新的教育形式之下按照成果导向的改革发展原则推进其专业建设实践。笔者按照实际工作经验针对这类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并且针对如何推进相关环节的专业建设实践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秦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8):232-234.

[2]胡利军.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2):131-133.

[3]王宏彦.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探索[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4):171-172.

[4]乔志杰,董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实践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62-64,74.

[5]王计波,曲昀卿,容海亮.电气自动化技术骨干专业建设举措及成效: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4):46-48.

作者:杨彦青 宋星 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