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艺术素养提升策略

时间:2022-06-22 16:23:54

导语:乡村教师艺术素养提升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教师艺术素养提升策略

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在乡村基层教育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乡村基层教育,根本在教师,而乡村学校美育发展关键在乡村教师。有研究认为乡村美育应该加强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1],以解决乡村美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质不强等问题。也有教师通过艺术教育探索以美育人的实践路径,推进农村地区学校美育实践[2],其中也不乏包括乡村美术教师通过“儿童画”激活乡村美育的典型案例[3]。当下,大多数研究聚焦于乡村美育教师的建设,局限在乡村美育的发展主要靠艺术(美术、音乐)教育和艺术教师的思想范围内。蔡元培认为任何学科都蕴含丰富的美育元素,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美育应该在各个学科中体现,乡村学校应树立大美育观,正确处理艺术美育与学科美育的关系。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美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学校只关注怎样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却忽略了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审美素养的发展[4],也就是说,乡村学校能否实现“以美育人”的价值追求,重点在于如何提升教师的美育素养。

一、乡村教师美育素养提升的时代诉求

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乡村教育能否抓住机遇成功转型升级成为其中的焦点。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灌输着“读书是唯一出路”的应试教育思维且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学校没有美育教师也几乎不存在美育课(音乐、美术等)。教师只重视成绩而忽略学生对于“美”的渴望,学生在学校里整天埋头苦学几乎感受不到“美”的存在。但是乡村学生真的只需要学习不需要美吗?事实上,他们需要,甚至比那些城市学生更需要“美”。乡村教师美育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也是以美“育己”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必要条件。(一)现实需要:乡村学校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育人目标。早在民国时期,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出“五育并举”思想,然而受到中国传统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的影响,“五育”之间并没有得到相对均衡的发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的当前学校教育德智体美劳面临着“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不平衡问题。事实上,这种不平衡问题在乡村学校教育中更加明显,特别是美育更加不受重视。乡村教育的质量体现在重视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5],综合素养不仅仅是指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品格、道德水平、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发展,这些素养的提升不能缺少美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育人体系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可以辅德、益智、健体、促劳。美育也是一种无形的感化、浸润式的教育,它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和多么复杂的手段,有时只需要一个来自心灵的感应就可以体会到美的存在。美育也不局限于艺术门类,可以融合在各个学科之中,蔡元培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6],例如语文的诗词之美、数学的几何之美、英语的语言之美等等。因此,乡村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美育的贯穿与融合,更离不开乡村教师“以美施教”“以美育人”能力的提升。(二)内在需要:实现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育己目标。乡村教师是新时代乡村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乡村教育发展的质量。当前,乡村教育除了要建设一批稳定扎根乡土的师资队伍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乡村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涵盖面很广,除了老生常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教学素养之外,还应该具备审美素养和审美教育的能力。因为“以美育人”的前提条件首先在于教师自身是否对于美有足够的掌握和判断美的能力,其次才能评判其是否具有“以美育美”的审美教育能力,如果教师自身对于美没有精准的把控能力,也就很难实现以美育人的育人目标。好的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根本所在,甚至可以说,好的乡村教师就等同于好的乡村教育[7],乡村教师的整体质量代表着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代表着乡村教育的发展质量。乡村教师美育素养的提升也正是教师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要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其前提条件在于教师是否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标准。提升乡村教师的美育素养,先达到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育己目标,再实现以美育人的乡村教育培养目标,其宗旨是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服务。(三)战略需要:助推乡村振兴达到全方位发展的战略目标。乡村振兴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教育振兴占有核心地位,教育可以制约或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乡村教育的振兴需要优秀教师作为人才支撑,并且需要教师来培养更多乡村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使更多人才汇聚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力量源泉。正如陶行知先生认为,“地方教育及乡村改造的成败,是靠着人才为转移。所以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就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8]。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中公认的知识分子,其美育素养不仅是教师个人基本素养的外在体现,也代表着整个乡村教育面貌甚至整个乡村社会面貌,影响着乡村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乡村社会的灵魂是乡村教师。乡村教师之于乡村的意义,不止于乡村教育,而是关乎乡村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全面进步[9]。因此,关注乡村教师以美育素养为代表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全方位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加快构建以美育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新篇章,进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乡村的一份力量。

二、乡村教师美育素养提升的推进策略

乡村教师在以美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阻碍了乡村学校美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和价值实现,映射出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美育素养培育对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紧迫性。乡村教师美育素养的提升也不能单凭乡村教师一己之力就能得到改善,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支持和长期的探索缓解当前的困境。鉴于此,将“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的价值遵循贯穿于乡村教师培养和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形成以高师院校培育美、乡村学校贯穿美、乡土资源开发美为导向的推进策略,力争实现乡村教师以美育人目标的达成。(一)从源头入手培育美,加强师范生美学理论学习和美育素养培育。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关系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高低。乡村教师以美育人能力与美育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必须抓住高师院校培育美的源头作用,焕发高校“以美育人”活力,才能“以美育美”培育出内外兼修的乡村美丽教师。师范生美育素养的培育需要抓住理论与实践两个渠道,美学理论加强师范生对“美”的内涵掌握,美育实践培养师范生如何形成自身对于美的评价标准以及如何将美传递给他人的能力。第一,美学理论主要以课程为载体,那么就要开设相关美学与美育课程,除了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之外,更重要的是开发本学科美育课程。目前,应教育部要求大部分高校都会开设1-2门公共艺术课程,表面上确实是能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但本质上限制了美的范围。如前所述,美育不单单局限于艺术领域,任何学科都有本领域的美学元素,对于不同学科的师范生需要有基于学科的美育内容,应该让师范生从美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科,挖掘学科中美的要素和形式。[10]师范生学科美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师范生探索和发现本学科蕴含的美学价值。第二,美育实践主要是让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可以通过暑期“三下乡”等其他教育实习方式让师范生提前感受乡村文化、接触乡村学生,并且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将自身对于美的理解和把握得到运用,并逐渐熟练掌握“以美育人”的育人方式。(二)从学校入手贯穿美,重视乡村教师美育素养的不断输入与输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有新的知识不断输入,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乡村教师更是如此。现实中,乡村教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职后再学习的机会非常有限,再加上个别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会主动去寻求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这种情况对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当今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和教育快速更新迭代的背景下,乡村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新的育人理念和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新的方法将新的知识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乡村教师职后美育素养的提升主要通过培训和集中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慕课形式进行系统学习。线下的培训需要将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学名师相组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好符合“以美育人”的基本特征。高校教师通过美育讲座形式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整个过程偏向于理性的思辨;而中小学教学名师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案例示范与现场指导,更加贴近乡村教师的教学实际,能够直接汲取一些优秀经验和方法应用在自身教学实践。另外,可以借助强大的互联网系统,乡村教师自主学习相关美学与美育课程资源,更有助于教师开阔视野,了解更前沿的美学知识。不断输入美育知识是实现乡村教师“以美育人”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将学过来的知识得到有效的输出,关键就是教师怎样输出的问题。根据前文论述,“美”可以是外在美,亦或是内在美,其判断标准来自于人的主观感受。乡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美的方法、传播美的思想和感悟,也可以通过打造美丽校园、举办相关美育活动等实现“无声浸润”的以美育人方式,形成课内课外相互融通的以美育人路径。众所周知,乡村学校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例如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教师缺乏等,导致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面临众多问题。尽管条件落后,也不能剥削乡村学生享受美的权利,城市有城市的美育,乡村也有乡村的美育,如果说城市里更多的是人类加工出来的艺术美、科技美等,乡村则是大自然雕琢的自然美。虽然乡村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但是乡村教师如何开发、如何利用好这些美育资源以及如何让学生从中受益才是最主要的问题。第一,让乡村美育资源走进校园,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将一些民间舞蹈、民歌、民俗风情引入校园,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实现其美育价值。

作者:杜鑫茹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