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融入公共英语教学的实践
时间:2022-06-22 11:39:42
导语:黄河文化融入公共英语教学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作用,还肩负着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方式正确认知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使命。英语学习不应局限于接受西方语言文化知识输入,更应将中国优秀文化进行输出。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贴近生活的黄河文化主题内容,通过积极心理学研究理论,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重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拓宽国际视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黄河文化;高职英语教学;重构教学模式
近年来,虽然黄河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课题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但是将黄河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并没有受到关注。在知网检索“文化与英语教学”,可查到3万多篇相关论文,检索“河南文化与英语教学”,仅可查到15篇相关论文。虽然提倡将英语教学与文化结合起来由来已久,但是将区域性的黄河文化与本省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相结合的选题并没有进入大众视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作用,还肩负着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方式正确认知西方文化和本民族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使命。英语学习不应局限于接受西方语言文化知识输入,更应将本民族优秀文化进行输出。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悠久,它的兴旺发达得益于它在不同历史阶段同邻近地区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吸收。经过岁月的沉淀,这条蜿蜒流淌在中国北方的母亲河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黄河文化融会贯通了区域内各种文化,形成了它兼容并蓄的气度、有容乃大的胸怀。[1]因此,黄河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有助于将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并将其与国家的蓬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原因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所用教材大多以情景或模块教学为主,内容多是围绕西方社会文化、生活情境和职场情境展开,重点强调英语的实用性,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文化属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西方文化输入,而不能用英语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输出,难以实现对等的跨文化交际。为了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国际视野的同时,将中国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去看待中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引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有两点:(1)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之前,英语主要被当成一种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之后,英语主要被当做一种经济工具;英语的人文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同于专业英语,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更注重读写技能,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忽视了其人文教化的功能。有些学生甚至只是为了考CET-4或者拿到毕业证书而学习英语,严重偏离了学习的意义。(2)学生文化结构和层次原因:本文选取样本学生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偏重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往往出现“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现象,觉得英语学习毫无用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和科研基础,构建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力求让公共英语教学走出困境。
二、黄河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以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来说,如何让世界看见中华文化,是教学过程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因此,把本地域优秀的黄河文化现象和黄河故事融入英语课堂,不仅能丰富英语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家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黄河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对策主要有:第一,调整教学目标,将黄河文化和育人目标相结合,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坚定文化自信。高职英语教育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为学生打开了解世界的窗户,但同时也要警惕课堂内容中西方文化可能对学生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但能提升跨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教师在帮助学生进步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第三,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三、黄河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将黄河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笔者与课题组成员采用自创的WWCASR研究模式,即找出问题(What)—问题成因分析(Why)—构建教学内容和方法(Construciton)—分析结果(Analysis)—总结经验教训(Summary)—重构教学内容和方法(Re-construction),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性探索。
(一)理论基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创始人谢尔顿说:“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高职英语教学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对知识和个人成长发展的需求展开,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让学生从获取知识的快乐中产生正向、积极的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在教学中展现的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具备敏锐的感知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蓬勃的朝气迎接每一天的生活。
(二)多维度立体化教学内容构建
1.引入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和责任感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再到2022河南春节晚会的《黄河泥娃》,河南卫视火速出圈,亮出了一张张夺目的河南名片,在国内乃至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河南的三大古都———洛阳、安阳和开封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奇妙游系列正是将这些古代的盛世美景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如果说《唐宫夜宴》顺应并推动了民族文化复兴的潮流,那么《黄河泥娃》则将黄河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也打响了2022年河南人“文化创新”的第一炮。绝大多数大学生对黄河文化很有兴趣,对传承与弘扬优秀黄河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3]让河南卫视一系列文化节目以英语学习材料的角色走进高职英语课堂,在学生中必定产生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于在河南高职院校中占比较高的河南地区学生来说,这些节目的拍摄地点可能就在自己的家乡,这种近在咫尺的“文化顶流”一定能让学生耳目一新,产生浓厚兴趣。2.通过演讲和辩论等形式,将中西方文化元素进行对比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拓宽黄河文化展示形式。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其形式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散文诗歌等。[4]通过将中西方同类作品进行对比,发现其中体现的不同历史文化内涵,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学习、思考,然后以演讲或辩论的形式呈现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批判性思维模式,实现英语教学的远景目标之一。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1.PQ4R教学法本课题拟通过系统性地增强黄河文化在英语课堂上的比重,运用PQ4R教学法进行研究,即预习(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解决英语学习内容多样性不足的问题。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预习(Preview),学生对即将学到的内容会有所期待,好奇心被激发,从而提出问题(Question),并在能力范围内查询相关资料,获取有用信息。通过讲解和阅读(Reading)教学资料,让学生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反思(Reflect)和总结。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背诵(Recite)和复习(Review)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状态,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优化打下基础。2.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行任务式教学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任务式教学法也是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课前预习、课中互动和课后练习放到线上,学生展示任务完成情况和答疑解惑放到线下的形式,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完美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提前将微课、课件、音视频资料和任务书等内容提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云平台上进行反馈,教师再根据反馈信息制定线下课堂教学内容。另外,学生可以通过“中原网”“黄河电视台”等微信公众号、抖音或小红书等平台查阅资料。线下课堂以学生展示任务成果为主,教师从旁指导。学生课后再对任务书进行修正,最后达到学习目标。3.利用多种信息化平台和手段对学习效果进行跟踪测评首先,通过云平台的课后习题对学生英语语言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其次,通过问卷星的调查问卷,对学生思想认知上的变化进行调研记录;再次,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效果展示,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黄河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成效与展望
(一)有效研究成果
通过前期的实践研究,发现学生对黄河文化的对外输出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由此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对于教材里出现的西方文化元素,学生普遍抱有尊重的态度,不会趋之若鹜,也不会视其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而是用独立的思想去客观对待。
(二)前景展望
发挥黄河特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实现黄河文化的新时代意义任重道远,弘扬民族文化更是全体高校师生的共同使命。传扬黄河文化的任务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要把握好黄河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及融入方法,既不能影响英语语言学习效果;也不可生搬硬套,喧宾夺主。对于在教学实践摸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课题组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以期达到更好效果。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绝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是将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培养过程。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想性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侯丙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微[J].决策探索,2021(4):41-42.
[2]杨凡.文旅融合环境下河南黄河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黄河文化传播研究,2021(4):70-72.
[3]刘娟,刘鑫.地方高校黄河文化课程开发策略[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21(6):54-56.
[4]战令琦.智媒时代黄河文化精神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塑[J].新闻知识,2021(9):31-35.
作者:马艳彬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降低燃气企业安全管控风险与实践
- 下一篇:红色影视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