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6-21 08:34:50
导语: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如何实现服务于经济发展,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决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其中,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教学活动是实现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部分。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适时合理地推动教学改革与实践很有必要。本文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中心,着力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构建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古代汉语;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和多层次的发展,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但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来看,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高校的教育教学还存在很多值得研究和改进之处。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渐显现,因此,相关高校在现阶段应及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人才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以使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时代需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古代汉语》课程教学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浪潮下,《古代汉语》课程依然作为一门必修课存在,这一方面说明《古代汉语》课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地位,同时也证明该课程本身对学生的专业和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问题逐渐显现,这对该课程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其自身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实用性,如何将枯燥繁杂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是当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适时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使其完美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强化其教学实践效果,培养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1]。
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理念往往是一个课程的根基,其深刻影响着课程教学的质量[2]。在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下,由于其课程难度较大,内容晦涩难懂,教师往往更注重理论教学,局限于课程内容之中,缺少全局型的人才培养理念。在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沉浸于细枝末节的深度探究中难以自拔,过分追求理论分析,形成了学究式的教学模式,忽略对学生应用水平的培养和提升,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这一方面源自于该课程具有较为久远的开设历史,在几代人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这使得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习惯于固有模式,创新动力不足,新生代教育工作者受限于传统模式,缺乏创新与改革的勇气。另一方面,《古代汉语》课程由于其内容的晦涩,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度不高,使得其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于课堂中的讲授,缺乏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此,目前的《古代汉语》教学形成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其课程难度较大、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更使其与现实生活割裂严重,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要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相符。因此,《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使其与当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桴鼓相应。
(三)教学内容繁杂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富有卓荦精绝的古代汉语文献典籍和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知识。《古代汉语》课程根植于历史文化传统,其内容包罗万象,加之其理解难度较大,教学课时有限,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存在对教学内容不加取舍,在有限课时内极力进行内容输出,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负担。同时,由于高中文言文教学与《古代汉语》教学存在一定断层,学生的古文功底并不深厚,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往往较为明显,过于繁杂的教学内容更易使学生湮没于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难以掌握实际的应用技能。教学内容的繁杂一方面加大了教师教学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了较大压力,忽略了对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和落实,难以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四)教学材料陈旧
任何教学活动都依托于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是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3]目前的《古代汉语》教学所采用的材料以国内影响较大的教材为主,这些教材的应用历史较久,其内容质量和地位都毋庸置疑。但是,正因其专业性较强,使得教材本身忽略了对应用性的培养,过于关注理论性内容,与目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匹配,不利于该目标的达成。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一)链接时代发展需要,有效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影响着整体教学活动的进行,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即使对于资深教学经验和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而言,如果其教学理念与时代发展需要不符,也难以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理念,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例如,在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普遍将其视为专业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对其本身的实用性并不关注,故而会进一步使学生对本课程形成脱离实际的刻板印象,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浪费了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第一,教师应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明晰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深化自身对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同。第二,要深化对《古代汉语》教学的认识,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把《古代汉语》只当成一门语言工具课,认为其难点主要是讲解古文字、音韵等基础知识,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更关键的是给学生讲解传授丰富的语言和文学作品背后的优秀文化。第三,要加强对实践授课重视。教师应意识到,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增加实践环节,搭建古代汉语与生活的关联,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愉快地体验和学习古代语言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真正促成教学理念的转变,才能更好地深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二)融合新兴技术手段,完善扩展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在当下的时代,有诸多的技术手段可以付诸于教育教学。尤其是近几年,在疫情的影响下,网络科技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同时也显现出了众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都可以为《古代汉语》教学提供方法参考。第一,在《古代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践中,教师可充分融合新兴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好地推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教师备课过程中,除参考传统的文献资料,还可充分利用院校数据库中的多媒体资料,相比于传统的板书和幻灯片,影视资料、三维动画等教学资料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会进行小组探究式教学,在现代科技手段的帮助下,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探究活动的进行。例如,教师可充分利用社交软件和协作文档等技术手段建立学习社群,通过网络的帮助,可以促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无地区和时间限制的学习交流,这一方面可以极大改善教学局限于课堂内部、师生之间的交流不顺畅的问题,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为了强化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可尝试建立公众号等平台,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作品通过平台发表,强化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把握新技术手段的应用程度,虽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但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怠惰思想,如懒于记笔记和主动书写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点进行继承,适当融入新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综合考量多种维度,优化取舍教学内容
根据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方面,主要可考虑四个维度:第一,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这是本课程的基础和关键,不能因为追求实用性而抛弃了课程的根本,而应将学科专业能力与实用性相结合。例如,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写作技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白话文文章进行文言文转写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学生的写作技能。第二,人文素养的提高。《古代汉语》课程虽然具有极强的工具属性,但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不容忽视,高校的教育教学本身也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责任。例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选取思想内涵深刻的文献材料,引导学生对经典文献篇目进行戏剧改编,使学生在改编过程中深入理解文献所传递的思想文化内涵。第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开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课程教学不应只拘泥于理论,而应更注重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进行音韵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现代艺术中,通过对歌曲戏剧中音韵的分析,强化《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在现实场景中的运用。第四,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古代汉语》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在各其他课程中可能也会涉及,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考量如何提高效率,避免知识点的循环往复讲授。例如,《古代汉语》课程中会涉及训诂学的相关知识,其难度较大,教师可以简要讲述,为后续的训诂学课程打下伏笔。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把整体的课程体系加以全面考虑,尽量减少重复的专业知识,避免学科之间的循环讲授,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遵循课程教学目标,合理配备教学材料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依托,如何合理配备教学材料是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关键点之一[4]。在目前应用的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性较强但实用性不足,难以适应目前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尝试编写适用于新时代的教材。对于教材的建设可以极大程度上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第一,在教材内容方面,可以扩大选文范围,适当增加古文和古文字的原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更清晰地认知,同时,可选取与现实关联度更强的文献,以提高与现实的联系。第二,在教材的实用性方面,可以考虑适当设置主题解读课、语言应用课等内容,同时可设置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联系的相关内容,增强实用效果。第三,针对不同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可编制不同的教材,不同专业对《古代汉语》课程的专业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充分把握各专业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编制适用于各专业的《古代汉语》教材,如历史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教材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区分。第四,为响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在教材编订过程中,可以考虑充分挖掘和宣扬地方独特文化[4]。古代汉语承载着各种文化内容,选订当地古代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可以促进地区文化的发展,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此外,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可配备相应网站,综合整理多媒体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途径和资源。
四、结语
高等学校的规划和建设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研究文化素质教育中的诸多重要问题,探索如何正确积极构建基于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对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文化素质的要求,深化教育理论,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就《古代汉语》教学而言,应从有效转变教学理念、切实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扩展教学方法、优化取舍教学内容、合理配备教学材料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以更好地推动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戴承元.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J].安康学院学报,2016(3).
[2]刘深.人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广西某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 2017(11).
[3]周孟战.应用型视野下地方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7(22).
[4]林琳.古代汉语课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1).
作者:苏延烨
- 上一篇: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研究
- 下一篇:网络语境下高职语文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