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路径

时间:2022-06-20 14:43:09

导语: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路径

一、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行性

(一)政策制度体系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支撑

近年来,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成为国家乡村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通过乡村文化网络阵地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公布,对“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实施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3]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4]这些顶层设计,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基础

“十三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落实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相继实施了县级“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形成,截至2019年底,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截至2020年6月,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万个,覆盖率超过95%。[5]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三)新技术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动力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现有网民规模为约2.8亿,现有行政村已村村通宽带。[6]新技术催动新业态的形成,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渠道。这些短视频平台也重点扶持乡村短视频创作,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以“村晚”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由线下到云端,造就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提供了新动能。

二、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东西部和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不均衡

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自然条件和财政投入等原因,东部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供给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在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指标方面,包括文艺演出、展览、教育培训、广播影视等公共服务方面,2016年上海市指数为4.66,而贵州省仅为0.71,差距很大。[7]在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解决。特别是在一些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和高原山区,与城市相比,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人均投入不仅存在差距,而且服务保障水平存在严重不足。

(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数字乡村总体建设协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数字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多个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粗具规模。但这些数字建设平台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发挥合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充分借力上述政府平台,与其他乡村信息服务进行信息共享,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8]

(三)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品质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有显著变化。由于城乡和地区差异、数字新技术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公共数字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另外,乡村数字文化产品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够,面向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9]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社会认知度较低,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四)乡村数字文化人才缺乏

目前,有些乡村文化站没有专人负责,乡镇文化站也缺乏具备文艺特长和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导致很多村庄老年人的比例大幅上升。另外,从人口构成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弱于城市。农村用户基本数字素养较低,再加上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难以适应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数字化、传播网络化、设施管理信息化、设备智能化等要求,导致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率低下、服务水平低下,无法赋能乡村振兴。

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位于公共服务网络的末梢。相较于城市,农村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速度缓慢,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促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快速提升,笔者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应坚持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一)坚持公益性原则

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要求,公共文化组织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中,首要的就是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就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和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在兼顾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投入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格局。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

实现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统筹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乡村的“最后一公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数字技术在乡村达成全方位、全角度、全覆盖,以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资源配置优化、供给能力提升的目标。同时,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进程,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好质量、更高层次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三)坚持县域统筹、乡镇发展为主的原则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是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任务。目前推进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具有管理和指导农村建设的职能。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服务基层群众和坚守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任务。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分工,县级和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分别起到统筹协调和指导业务的作用。下一步,应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要阵地,发挥枢纽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多样化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法规和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乡村文化网络阵地建设和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中尽管有所体现和侧重,但因没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未形成一整套建设思路,也无专门的经费支持,其进展比较缓慢。此外,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在数字乡村建设总体架构中,特别是实现乡村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生活智慧化过程中,地位不够突出,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为促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首先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机遇,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相应的规划,形成发展思路;其次要制定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规范,实现建设途径和方法的规范化;还要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加快新一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着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最后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效能,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平台间的协同发展、信息共享

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全国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的互联互通,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效能。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已见成效,电商农业、智慧农业等数字乡村产业粗具规模,“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党建”等数字乡村综合服务数字化信息平台在村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现有农村网络设施,与其他数字化信息平台统筹谋划、协同发展,并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化、集约化。

(三)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进数字资源供需对接

为解决公共数字文化供需矛盾,一方面要自上而下扩大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激发基层自我创造活力。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如全国云上广场舞、乡村村晚、群众歌咏大家唱等。通过品牌活动,带动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集体能动性,提高村民对乡村公共文化可接受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10]同时,激发基层群众创造潜力,通过自我创造丰富资源产品供给。充分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出多元化公共数字文化精品,丰富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数字素养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相比城市居民得分低21.2分。[11]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提升农村基层群众数字素养,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各级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加大对基层群众培训力度,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依托文化和旅游部发起的培育计划,扶持、培育一批人才,通过他们的带动,开拓数字媒体传播渠道,持续培养和提升农村基层群众的媒介素养、数字化技能。另外,通过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形成基于乡村本真的文化氛围,是提升村民的参与意愿及内在素养的有效途径。[12]

作者: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