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文纪录片制作对比分析

时间:2022-06-17 09:51:56

导语:中西方人文纪录片制作对比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西方人文纪录片制作对比分析

【摘要】纪录片作为电影、电视艺术门类中的重要类型,不仅记录着真实的社会,也传播着文化和思想。人文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最受关注的类型之一,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了解双方制作特点的前提下,寻找西方人文纪录片可供我国借鉴的优秀之处,从而促进我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使人文纪录片更好发挥其文化传播及国际形象塑造作用。

【关键词】人文纪录片;制作;文化传播

一、概念阐释及发展历程

(一)人文纪录片概念

人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用艺术手法对基础素材进行加工的电影及电视艺术形式。人文纪录片的类型细分极广,按照被广泛认同的分类方式进行概括,主要分为人文地理类、人文历史类和人文社会类。

(二)中西人文纪录片发展历程

西方纪录片制作起步较早,最初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无声片,在早期,人们并没有对其类型进行明确区分,在20世纪30至50年代,西方纪录片进入以格里尔逊学派为主的“解说与画面”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重视纪录片的艺术性创造。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真实电影占据上风,纪录片强调对拍摄对象的真实还原。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访谈式纪录片,这种纪录片通过创作者与被摄对象的交流向观众阐释事件的全过程。在20世纪80到90年代,纪录片创作者的身影开始多次出现在镜头中,这种以创作者为主线的形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故事性,但也为纪录片增添了一定的个人主观性。我国纪录片制作起步较晚,发展较为曲折。整体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国内人文纪录片创作尚不成熟,我国出现了许多由国内人士邀请国外导演进行拍摄的人文纪录片。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纪录片由于受到前苏联的极大影响,呈现出主题单一、为政治服务的现象,缺乏一定的艺术性。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纪录片开始有了一定的突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纪录片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随着2010年《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内容开始不断丰富,整体上呈现出非常强烈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

二、中西纪录片差异的文化根源

“文化差异是历史和文化差异积淀的结果,往往比意识形态和政权体制的差异更为深刻。”[1]中西人文纪录片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西方在时间积累下的文化积淀不同,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对比,能够更好理解中西人文纪录片的不同之处。

(一)天人合一与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

长久以来,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哲学思想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中极为重要的一点。中国文化强调尊重自然,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时地利人和”。西方文化则认为自然应当为人所用,这一思想从古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分为二、人与自然相对立等观点中可以看出,反映在艺术作品中则更加明显。

(二)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

随着哲学思想的发展,长期积累的历史文化逐渐形成,渗透进各地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推崇怎样的思想,人们就会做出怎样的行为,这导致中西方群体性与个人性价值取向不同。中国群体性价值取向的背后是一种谦逊、合作的集体主义,是一种既能随遇而安又能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西方的个人主义更在意个人利益,强调个性的解放,有很强的竞争意识。

(三)情感性与逻辑性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影响下,价值观念会深刻表现在民族性格中。西方思维最重视逻辑性,他们擅长用直白的语言来传达思想,而较少通过环境进行意义表现。而在中国,人们更重视整体,重视环境氛围的营造,在表达中人们往往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内涵,注重“意象”的建构。

(四)纪录片内容的传递

我国人文纪录片在对内宣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其教育功能发挥得极为出色,但在对外传播方面还存在不足。西方的人文纪录片在涉及历史、社会内容时,也同样体现出其意识形态特点,其优点在于对热点问题的追踪更为迅速,且直戳痛点式的表现方式更能引发人们的兴趣,但同时,西方的人文纪录片也会因此出现自我封闭式的剖析,导致观众形成误解。

三、中西人文纪录片制作对比分析

(一)大角度文化选题与小切口热点选题

近年来,我国各网络平台的人文纪录片持续增长,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平台纪录片IP,各卫视也推出了许多主旋律纪录片,总体来说,美食、疫情、文化依旧是主要题材,但也不乏国货、电商等主题内容。2021年,我国人文纪录片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合作制作的作品,如哔哩哔哩与BBC合作摄制的《舞台上的中国》,腾讯与欢娱影视合作拍摄的《凤凰》,除此之外,关注创业问题的《燃点》,围绕养老问题的《养老院里的零零后》,以及关注女性、儿童等问题的纪录片也不断出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纪录片的切入角度不断丰富。在西方视频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其选题大多聚焦于各类现实问题,紧跟社会热点。在TheStoryDocumentaryChhannel频道中,人文纪录片总体题材切入口较小,例如《humanandenvironmentalhealth》。在DWDocumentary频道中可以看到更多社会热点问题,如《thedarksideofsocialmedia——howcanweprotectchildren》。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也不在少数,但许多纪录片缺乏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且具有一定个人主观性,但国外也有独立制作人以第一视角拍摄的正面讲述中国乡村问题的纪录片。

(二)全知性与独立性的视角展现

由于中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拍摄人文类纪录片时所选择的视角往往是身处影片之中,用一种全知性的视角对整个影片进行介绍,重视的是每个画面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含义。如在纪录片《最美中国》第五季中,旁白依旧是以中国人的角度讲述自己的民族故事,这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是一个突出了民族自豪感的情感立场,但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这种视角使外国人在欣赏地理美景的同时很难理解到其中的文化内涵。西方的该类型纪录片视角大多较为客观,并不深入到纪录片中,观众随着整个故事的推进来思考影片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如纪录片《非凡仪式》在表现托拉雅族丧礼的特点时,用画面进行引导,给观众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而用简洁的语言对画面进行解说,让观众怀着期待继续看下去。

(三)追求意境与充满动感的艺术表达

中国艺术极具情感色彩,这种抒情特性也很明显地表现在纪录片中。在中国的人文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总是在追求一种意境,包括画面的对接、镜头的运用都充满了想象力,这种诗意的表达可以将观众很快带入到情境之中,如《人生第一次》中产妇颤抖的手的细节画面,表现丈夫走向产房时的焦急的镜头抖动,在结尾处歌曲《推开世界的门》歌词、缓慢的曲调与画面中的夫妇面对新生儿的喜悦相映衬的画面等。《最美中国》中的空镜头也能够很好地渲染意境,表达出情景交融的意味。西方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更偏重于说,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向人们说明,更具冲突性。从整体上来看,西方纪录片中体现出来的感情与精神并不是其主要内容,而是为了使故事的呈现更加丰富。西方的纪录片会在开头简要交代主题,并抛出问题。如《美国:我们的故事》就是非常典型的用故事逐个解说的纪录片,该片从经济问题、种族问题等角度来反映社会现实,对美国社会失败的一面与成功的一面都有所展现,导演在叙事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进一步突出故事主题,这种形式能够让观赏过程更有趣味。

(四)娓娓道来与简洁明确的后期制作

1.人文纪录片的解说词解说词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在画面表达不够充分时对观众进行说明,发挥着补充说明的作用。结合当前网生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纪录片的发展,我们把解说词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几点:补充画面隐含内容,提高知识性,增加艺术效果,串联画面,塑造影片风格。从当前中国的人文纪录片来看,无论是第三人称视角的纪录片、访谈类纪录片还是个人追诉类的纪录片,解说词都在其中占据相当大的篇幅。国内纪录片喜好用更多的语言去诉说故事,旁白与采访声音紧密相连,很少有空白画面,这样密集的解说虽然能够完整地将纪录片内容叙述清楚,但也会使观众在画面与解说之间分神,而且,在我国文化类相关的纪录片中,诗意化表达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难以达到很好的表意作用。在西方的人物纪录片中,许多涉及国外的内容也会经常用解说来补充画面内容,在解说设置上,西方纪录片的语言大多较为简练,影片整体还是将主要内容留给画面进行表现。在《非凡仪式》中,50分钟一集的体量,主题在1分钟内就突显出来。而以国内人文纪录片《最美中国》第五季为例,单集时长在20分钟左右,由于其网播性质,前3分钟就包含了影片简介、片头和广告,且影片中间也会插入广告,这样的形式会让观众与纪录片产生剥离感。2.人文纪录片的宣传片当前,我国各新媒体平台成了纪录片最有效的宣传平台,一个1分钟左右的预告片极有可能吸引大批的潜在观众,且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提升,纪录片能够更精准定位目标群体,这为纪录片的宣传提供了很大便利。从宣传内容上来看,相较于西方的纪录片预告片以抛出问题的故事性预告为主要方式,我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以空镜剪辑为主,人文社会类与人文历史类以旁白加主题内容为主,擅长以陈述形式表现。例如《航拍中国2》预告片就集中在对景观画面美的展现,缺乏一定的情感传递,在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上有所欠缺,而微博纪录片《丁真的自然日记》预告就避免了这一问题,这部纪录片在短短的几十秒内,不仅突出了丁真的个性,也很好地表现了藏区游牧生活的特点——布满风沙尘土、充满自然野性,非常值得借鉴。

四、对我国人文纪录片制作的思考

(一)强化问题意识

人文纪录片作为能够引发人们共鸣的纪录片,可以发挥文化输出作用,因此,在题材选取上,人文纪录片要聚焦于人们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除此之外,热点问题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中国的热点事件可以作为纪录片的重要题材,让人们认识中国人在解决事情时的独特方法与态度。

(二)转变创作思维

在纪录片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将中国的文化、社会习俗与风土人情向跨文化群体传达清楚,这要求人文纪录片创作者在创作时要明确传播与宣传的区别。创作者要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将信息传递给观众,让他们有思考、认识的过程,形成信息传递的双向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共识,而不是进行单向的思想灌输。

(三)中国特色基础上的故事性表达

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的故事性表达,首先应当注意的是要采用“共同视角”。“共同视角”是指一种开放、宽容的视角,这种视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文化冲突,将中国故事以柔和的方式向外讲述。同时,我国人文纪录片在故事悬念的设置上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吸引观众。除此之外,在解说词方面,我国的人文纪录片应当更加深入,给画面更多表现时间,让人们有思考空间。

(四)与国际接轨的制作方式

当前,我国纪录片在策划和制作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在国际舞台上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抓住机会,进一步探索我国人文纪录片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路径。目前,虽然短时间、多集数的纪录片形式非常符合我国用户以线上观看为主的行为习惯,但各个平台及制作团队也需要保持一定理性思维,继续探索长时间、短集数等多种类型纪录片的制作与发展,尝试创作一种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便于西方观众接受的纪录片形式,使我国人文纪录片不仅在国内收获关注,更能在外国大放异彩。

五、结语

总的来说,全球的人文纪录片正朝着主题拓展、题材深入的方向不断发展,我国人文纪录片制作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在国内取得不少好评,也开始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未来,我国人文纪录片要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创作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傅雅心.新世纪以来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2]孙春英.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大学出版,2015.

[3]任远.为电视纪录片写作[J].世界电影,1995:73-84.

[4]李蒙.基于文化差异的中西方历史纪录片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5]陆昕.中西方纪录片叙事与文化语境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任远.东西方电视纪录片对比研究[J].世界电影,1998,(05):58-64.

作者:李姿璇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文化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