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场馆的建设与资源利用
时间:2022-06-17 09:25:37
导语:乡土文化场馆的建设与资源利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城郊农村逐渐成为新城区,新城区新建学校从乡土文化的传承意义和时代价值出发,收集拾理以生产生活旧物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物态,建设学校乡土文化陈列馆。在场馆中展示生活旧物与乡土旧貌,见证时间和空间的变迁,营造学校的校园乡土文化氛围。再充分利用场馆资源,整合基础性课程,开发拓展性课程,促进儿童传承乡土文化、传递本土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化发展,原城市周边地区的自然地貌逐渐消失,随之变化的是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各种生产生活用具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再有,来自各地的新迁入群体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但其文化意识却呈趋同发展,大部分儿童都住着同样的高楼,玩着相似的游戏。
一、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
基于以上现实,笔者以杭州市西湖区三墩北地区为例,对乡土文化及其资源的传承意义与价值开展了以下调查与分析。1.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一指导性文件要求“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提升乡土文化内涵”“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学术界一般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生产生活、家风家训、传统技艺等都涵盖在乡土文化中[1]。从学校角度看,其中有教育价值的可视为乡土文化资源。笔者在调查实践中着重选择了与原水乡农耕相关联的生产生活旧物,主要因为生产生活旧物能呈现当地原自然地貌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传承已久的“脚踏实地、安民富民、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思想理念与传统美德。2.本土知识传递的需要传统生产生活旧物属于乡土文化物质形态,蕴含的还有思想知识结构上的“本土知识”,即石中英教授所提出的,“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2]。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和城市化推进中,外部物质环境的变迁也使本土知识的传递产生了断层。面对“本土知识”的流失,一直有一种“保护和拯救本土文化”的强烈呼声[3]。而学校作为传承创新文化的场所,理应在保存、传承乡土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新建学校建设的需要城市化地区的新建学校多数由新教师,以及新居民子女与原住民子女构成的学生群体组成。面对乡土文化的消逝,学校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基本内涵出发,培养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理解本土社会、传递乡土意识。新城区学校可收集本地区原自然地貌图像和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物件,通过展品再现曾经的劳动生活场景,以及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见证时代变革下的变迁。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充分挖掘场馆设施及展品教育价值,整合基础性课程,开发拓展性课程,给学生搭建拓展实践、发展素养的平台,促使儿童从乡土文化的传承走向本土知识的传递。
二、场馆建设要关注生产生活旧物的收集拾理
鉴于生产生活旧物的乡土文化物态属性和传统文化内涵属性,筹建学校乡土文化陈列馆要从生产生活旧物的收集拾理开始。1.旧物拾理泛起乡土记忆学校建设应为儿童成长服务,应以儿童生活为起点。信息时代中,本土知识传递断层已成现实,儿童对于生产生活旧物有陌生感。笔者调查中发现,陌生感与乡土情结的惋惜、儿童天性的好奇是并存的。多数即将拆迁家庭对生产、生活旧物有特殊感情,但都苦于搬迁后无处存放。基于以上调查反馈,学校与社区联合拟定《关于“拾理生活旧物,保存家乡文化”倡议书》,发放到即将搬迁的村民中,接受村民来校捐赠,还通过倡议书回执信息上门取物件,同时颁发“收藏证书”,激励更多村民参与活动。承载乡土文化的生活、生产旧物要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资源,就要有从陌生到熟知的过程。在捐赠人群中,学生家庭是主体。于是,各班开展了“晒旧物、说故事”活动,班中展示捐赠物,捐赠者自己介绍名称、用途和蕴含的家庭故事。学校的阶段性展示活动还邀请媒体,让乡土记忆从家庭、学校扩大到社会。然后再归类整理各种生产、生活旧物,让搬迁中的舍弃物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资源,同时提前完成对场馆建设的规划。2.展品陈列探寻生活变迁建设乡土文化陈列馆不仅是为了增加学校特色亮点,以供来宾参观,更要面向学生,为学生发展与学习服务。场馆的主体是旧物陈列区,其既为保存展示生活旧物,也为了让儿童通过参与和学习,激发传承乡土文化的热情。其中几个区域主要有以下特点。生活用品区遵循“情境再现、信息提示、主动探索”的原则,分类陈列过去的厨房、卧室、餐厅等场合的用品,加以贴近儿童认知的信息提示。让儿童通过旧物了解当年生活情景,感受家乡发展变迁,主动探寻每件展品的使用原理与功能,探索其承载的价值与意义。生产用品区的农具、渔船具、轻纺具和农副产品存储加工用具,配以当年使用中的照片,能让学生知晓其用途,并了解劳动的艰辛。部分还能使用的用具,可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精品展示区则选取了有一定收藏价值或者时代纪念意义的展品,并定期更换。3.教学区域拓展互动空间陈列馆不仅展示旧物,还要拉近学生与旧物的距离,让展品和学生交流。在布局陈列馆时,将部分空间留作教学互动之用,保证陈列馆作为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制定场馆开放制度,确保学生与展品定期互动的机会。互动空间不局限于场馆内,还积极拓展到校园其他空间或学生家庭中。例如学校每个月都会在“读诗亭”推荐不同的诗文,根据《渔歌子》《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等诗文内容在亭中布置相关农具、渔具,以烘托诗境,让旧物承载的文化融入学生的认知中。家庭是“本土知识”传递的最大空间。部分家庭中保存着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旧物,借此开展“亲子共研家藏旧物活动”,将家庭中物与人的对话交流作为有效的互动空间补充。4.文化布局营造乡土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让校园文化发挥其文化浸染与塑造作用,最终让儿童在校园乡土文化氛围中形成一种文化传承自觉。在乡土文化陈列馆开辟百米记忆长廊,通过古籍中旧地图和拆迁前的村落分布图、建设规划图,展示家乡的历史沿革;通过曾经的古桥、河道、农田、池塘、节庆习俗和儿童活动的照片,再现家乡的生活场景;把部分陈列馆藏品拍成精美图片,配上文字,完成对旧物更加细致的介绍。部分生活旧物也是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校园中还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域。对于难以在陈列馆展示的大型陶器、石材等,则作为校园各角落的文化布置材料。
三、利用乡土文化场馆资源进行课程开发
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乡土文化陈列馆作为教育资源,不仅应在各门基础性课程中加以利用,还要把握当前课改方向,深入开发拓展性课程。1.基于美德价值融入德育课程活动生产生活旧物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很多物件蕴含着传统美德,可以利用其内涵价值有效地与国家德育课程及学校德育活动形成互补[4]。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时,学生介绍了长命锁、五帝钱、桃印、发簪等旧物件背后的习俗,这样他们既认识了生活旧物,也感受到长辈的生活经历和优秀美德,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体验。陈列馆的生活旧物还被使用在学校四乐节日课程、年级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如在乐学节之学农活动中,各班轮流使用传统农具参与生产劳动,感受祖辈的吃苦耐劳;在“感恩大自然恩赐”主题活动中,学生用老茶壶、茶盏冲泡传统烘豆茶,体验劳动之余的农闲快乐;每年学校乐创节上,高年级学生会用方言说旧物讲故事、展示手绘旧明信片等。2.基于传统元素促进基础课程教学场馆资源的利用还包括挖掘生活旧物中的传统元素和科学原理,以教具形式巧妙地融入到其他基础性课程中,促进课程教学开展,在教学中传承乡土文化、传递本土知识。语文是人文性课程,教师将旧物资源利用到语文小综合实践、写作中,并开展了“我识生活旧物”“家中生活旧物的故事”等征文活动。数学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算盘”这课时,借助馆藏老算盘实物,在培养学生数感的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科学老师在执教六年级下册“杠杆”一课时,就以老式杆秤为教具讲解科学原理。学校乡土文化陈列馆中有不少受赠的旧玩具,体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在体育课、课间活动、童玩节上开展“旧玩具,老游戏”活动。美术教师则将旧物运用到绘画、美术鉴赏、剪纸、泥塑等教学中。馆中收藏的道教乐器也成了音乐课上认识民乐的教具。3.基于旧物拾理开发一纵课程主线以乡土文化陈列馆为核心的拓展性课程呈“一纵多线”布局:“旧物拾理”拓展性课程为一纵主线;以相关生活旧物开发的多门课程为多线课程群落。旧物拾理的课程目标设置必须面向儿童发展,传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内化生活旧物承载的乡土文化,逐步建构适宜儿童的“本土知识”,培养乡土情感、审美能力和情趣,以及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内容以实践活动为主,知识拓展占比很小,并兼顾新迁入学生群体。全校层面的学生,每学期凭“乡源卡”参观陈列馆两次即完成课程学习。每周定期根据主题安排学习内容,主要采用课堂交流、课外调查、校外考察、实践活动等形式实施课程。本课程评价纳入到学校慧学堂课程评价体系中,评价对象分为全校学生和课程学员,依据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分为“乡识章”“乡乐章”“乡情章”三个等级。4.基于分支拓展开发多线课程群落多线课程群落是利用陈列馆旧物资源的体艺特长拓展性课程,由本校教师或外聘传承人、村民授课,分为留存民间手艺、弥补生活缺失、传承非遗项目三个类别。留存民间手艺类都是制作传统生活用具的民间手艺。如手编草鞋课程,学生能在其中体会到当年生活的艰辛,也能感受动手制作的乐趣,一件件工艺品还能装扮校园和家庭。弥补生活缺失类是针对一些本土知识的缺失所做的弥补,如现在青年群体多不会敲喜庆锣鼓和竞舟锣鼓,于是就请老村民用馆藏旧锣鼓给高年级男生传授。传承非遗项目类是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要求,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来校授课。
四、新建学校的特色品牌与规划发展
作为一所新城区学校,以乡土文化陈列馆建设为切口,营造水乡农耕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充分利用场馆资源,融入基础性课程,开发拓展性课程,可以为学校特色品牌建设提供平台。学生在文化浸润与课程学习中继承了家乡文化遗产,有了文化保护意识和文化鉴赏能力,积极主动地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设计和场馆后期建设中可以注入时代元素,整合多元功能,以新游戏、新活动、新技术为支撑,让乡土文化更具吸引力。同时,激发儿童乃至社会各界对乡土文化的热情,通过学校、社区、家庭、公益组织和政府部门,共同推进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66-72.
[2]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08):13-18.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58-363.
[4]王一军,吕林海.校本课程开发:小学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46-351.
作者:唐卫明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 上一篇: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绘发展趋势
- 下一篇:信息视域下水利建设管理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