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建筑企业税收筹划对策

时间:2022-06-17 09:15:59

导语: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建筑企业税收筹划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建筑企业税收筹划对策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全面实施,对建筑企业税收筹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企业面临许多新挑战。做好税收筹划工作,能帮助建筑企业更好地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新变化,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文章从税收筹划的概念出发,阐述了税收筹划的特征,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收筹划造成的影响,并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的税收筹划对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税收筹划

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其产生的影响在各行业和领域均有体现,各行各业开始顺应营改增的要求进行调整。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税收筹划策略,在规避税务风险、减轻税负的同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税收筹划概述

1.1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企业依照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实施经营活动前,制订科学的纳税方案,从整体层面合理、合法地降低税负。税收筹划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税负最轻、企业价值最大化、税后利润最大化等,不能单纯将其看作税负最轻。

1.2税收筹划的特征

税收筹划具备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和综合性四个显著特征。1.2.1合法性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就属于逃税行为。企业可以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纳税方案,降低税负,增加利润。1.2.2筹划性在实践中,企业纳税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一般发生在交易行为后。例如,企业在获取相应收益后,需要缴纳所得税,如果该收益表现为财产形式,则需要缴纳财产税,这为事前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备多样性,税收相关规定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同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性质,其税收待遇有所差异,这使纳税人可以选择较低的税负决策。1.2.3目的性税收筹划的目的性主要是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选择低税负,降低税收成本,提高资本回收率;二是滞延纳税时间,同样可以减轻税收负担或降低资本成本。不管是哪一层含义,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节税[2]。1.2.4综合性在税收筹划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单纯以税负轻重为唯一衡量标准,还应放眼综合利益,做好整体规划,避免出现“前轻后重”的情况,关注整体税负水平的降低。

2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2.1对合同签订身份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很多建筑企业采用企业总部名称作为承接的工程项目合同法人主体,而实际负责项目建设的是分支机构。在与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等相关合同时,具体事务由分支机构负责,供应商开具的发票标注的付款方名称是建筑企业分支机构而非总部。在此情况下,即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无法进行相应的抵扣。

2.2对人员观念的影响

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对建筑企业内部人员的观念认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所有工作人员需树立营改增意识,认识到营改增对税收筹划的影响,确保税收筹划的顺利实施。从实际情况看,在建筑企业中,除财务人员,多数管理人员将自身的关注重心放在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方面,忽视了税收筹划问题。不少管理人员缺乏对财税知识的合理认知,存在细节处理不到位的问题,如无法判断发票信息标注的准确性、缺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积极性等,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税收筹划目标的顺利实现[3]。

2.3对各种涉税问题的影响

营改增实施前,企业税务核算方式单一,项目之间的借贷关系较少。营改增实施后,税务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建筑企业从各方面做好调整工作。(1)财务人员必须积极学习相关财税法规内容,理解其内涵,并将相关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2)财务管理人员需分别计算一般纳税人不含增值税成本和增值税部分,若增值税相关业务的处理不到位,则可能出现错用会计明细标准的情况,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2.4对企业纳税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成本逐步提高,需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在此情况下,企业的纳税管理工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仅需要进一步优化相应的核算体系及增值税发票管理体系,还需要对企业纳税管理的要点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营改增带来的新变化[4]。

2.5对税收发票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前,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该税种的税率十分稳定,且受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建筑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工程项目建设中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和计量结算等的时点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材料与设备的使用时间并不能与工程完工进度很好地匹配,从而使增值税抵扣节点迁移。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如果不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获取和管理,部分供应商无法开具真实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出现无法正常抵扣的情况。

3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的对策

3.1规范合同管理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切实做好项目合同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施效果[5]。(1)全面梳理已经签订的合同,明确合同的条款和内容,检查合同中是否存在与税收筹划相关的不利条款,如果存在,需要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消除不利条款。(2)为了避免受票方与合同约定付款人名称不一致引发的各种问题,需要以企业总部的名义签订合同,任何分支机构都不能私自签订合同。(3)建筑企业应认识到规范化合同管理的积极作用,整理合同中涉及税收的条款,充分发挥合同的价值。

3.2提高认识水平

税收筹划不只是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还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严格执行营改增相关制度,推动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分散,需要定期组织税法研讨会或内部交流会,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介,在企业内部做好宣贯工作,营造良好的税收筹划环境,确保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积极学习营改增政策及税收管理专业知识,及时向管理人员反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涉税问题,通过全员共同参与确保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6]。

3.3做好发票管理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进项税抵扣的关键,也是降低企业税负的核心,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有效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做好以下四点。(1)做好供应商纳税人的身份评估工作,要求其开具能用于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材料成本在建筑总成本中占据的比重较大,对应的进项税较多,建筑企业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供应商签订工程材料专用购销合同,以尽早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为当期销项增值税抵扣提供支持。(3)登记每月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台账,依照税法相关规定做好认证,如果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要做好进项税的转出处理。(4)安排专人负责发票管理工作,保管好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3.4引入信息技术

建筑企业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改变自身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借助大数据、云软件、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财务管理实现精细化和规范化发展,为统一财务管理奠定坚实基础[7]。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核票据的集中管理和资金支付情况,保障项目交易的真实性,为统一税收筹划提供便利,提高税收筹划工作的质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筑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实现进销税额的均衡化管理。另外,信息技术能帮助企业统一管理各类票据,审核资金支出,推动合同流、资金流和服务流的协调与融合。

3.5调整投标价格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筑企业在参与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的过程中,一般会设置一定数额的保证金。适当降低保证金比例,能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在投标报价的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报价应为含税价格,也可以在报价外另索取增值税,显著减少需要缴纳的税负[8]。总承包方要开具专用的增值税抵扣发票,分包商同样需要提供专用发票,将成本向上一个环节传递。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甲供材经常出现,建筑企业在与甲方签订合同时,应加入补充条款,明确甲方提供材料,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可以用于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供应商无法提供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由甲方承担相应的税费。

3.6做好对接工作

建筑企业应切实做好营改增后的对接工作,立足自身实际,深入分析各业务环节,包括前期合同拟定和施工全过程,使营改增实施前后的纳税环节保持一致,以免处理不当引发税负不降反增的问题。另外,要加强对各类物资的存量管理,控制好项目抵扣比例,在推动自身稳健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延后设备采购和固定资产采购工作,进一步增加增值税进项抵扣额度,有效减少税负。

3.7优化财务报表

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建筑企业需要重新计算原本的会计要素,而这些会计要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与长期偿债能力等。如果相关人员重新计量会计要素,结合财务报表分析,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率。建设项目资金数额较大,使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远超一般企业。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营改增,在日常经营中适当增加备用金存储量,以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此外,还要在增值税抵扣的基础上,对自身存货价值和固定资产等进行计提减值准备,掌握企业扣税后的资产状况。建筑企业应重视营改增后企业内部财务报表的变化,重新评估财务报表,切实发挥财务报表在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3.8重视结算管理

建筑企业在工程完工阶段需要做好相应的结算管理工作,具体包括验工计价、收入成本确认及工程款收付等相关内容。从实际情况看,建筑工程项目的完工时间会受天气状况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推迟完工的情况,导致工程款结算时间滞后,而纳税会发生在收款前,导致部分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对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工程结算管理。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合同中对业主方的预付款比例,分析业主方历年的付款情况,进行相应的信誉等级排名,对信誉等级良好的业主,可以适当降低预付款比例;另一方面,应做好分包商和供应商的结算管理,坚持“先开票、后付款”的基本原则。

4结束语

对建筑企业而言,营改增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营改增带来的各种影响,建筑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过渡阶段的税收筹划工作,规范合同管理和发票管理,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合理调整投标价格,重视营改增对接工作,优化财务报表,确保内部员工树立营改增意识并熟悉增值税模式,为税收筹划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保障税收筹划效果,以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兰谭敏.税务管理视角下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探析[J].商讯,2022(9):113-116.

[2]蔡丽娟.全面“营改增”下建筑企业的纳税筹划分析[J].财富生活,2021(16):163-164.

[3]王家茂.基于税务管理视角的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1(7):84-85.

[4]郑莉.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21.

[5]翟恺彬.不同规模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对比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1.

[6]许青青.N建筑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21.

[7]焦坦.基于税收管理视角的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市场论坛,2020(3):24-25,29.

[8]彭晶晶.“营改增”后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21.

作者:龚爱芬 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