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背景体育教学对策
时间:2022-06-16 09:18:04
导语:新中考背景体育教学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中考体育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除了根据学生实际身体素质调整了中考体育内容外,还提升了体育学科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比,由此产生的影响亟须我们关注和思考,笔者在此背景下提出几点当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新中考;体育教学;对策研究
在传统初中体育教学越发不适应新时代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现状下,中考体育政策改革得以实行并迅速推广全国:更重视初中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截然不同的考核办法以及更高的体育成绩中考占比,新的中考政策规定,初中学生应具备1~2项以上的运动技术,并对体育科目的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使其在中考总分中的比例有所提高。由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很难适应新的体育考试要求,所以必须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因此,对体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体育师资配备不足
根据对本地区几所中学的调研,新中考背景下各中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体育学科师资不足。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尤其对于体育学科极为重要,是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提升身体素质、快速学习体育技能的关键。由于新中考下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度提升,使得各校体育学科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专项体育技能教师,如足球、篮球和排球类教师。
(二)体育设施老化、缺乏
新中考体育政策改革的背景下,加入了很多新的专项体育技能的考试,改革的宗旨也在于满足青少年多元化的体育爱好,现状则是多数学校体育设施存在老化、缺乏的情况。如果说书和笔是文化类学科教学的基本保障,那么各类体育设施则是体育学科教学的基本保障。通过对本地区中学的调研,一些重点中学往往配备有丰富的体育设施,但是缺乏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存在体育设施老化的情况,甚至个别体育教学设施存在高危因素,如加固件生锈存在倾倒风险、橡胶跑道老化脱落易致扭伤等;另外一些学校则限于自身条件,缺乏一些新加入考试范围的体育项目设施器材。
(三)体育教师缺乏创新能力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手法单一,枯燥乏味,阻碍了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兴趣,特别是对专项体育技能的掌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另外传统体育教学下,体育课时往往被文化类学科占用,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责任心,自身教学水平也不高,在体育课堂上习惯采用示范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一板一眼地模仿自己的动作,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解示意,非常不利于新中考下学生对专项体育技能的掌握。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辅助教学的各类设施在教育领域中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体育学科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创新。
(四)学生对新中考缺乏认知
新中考下的体育政策改革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学生作为长期应试教育的接受者,缺乏对新中考的政策认知,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普遍缺乏终身体育的认识,而这正是新中考政策所传递出的重要理念,让体育考核不是突击锻炼或报一两个体育培训班就能通过的,而是需要扎扎实实从每一天做起,点点滴滴积累每天的健康生活成果。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以积极应对新中考下的政策变化。
二、新中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新中考背景下,体育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开始重视体育学科
中考政策的调整,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提倡学生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更重视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根据对本地区几所初中的调研,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到中考改革对体育学科的重视,也更加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存在部分专项体育技能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的现象;也有小部分学生对中考调整缺乏认识,忽视中考体育考试。无论在什么课程中,学生都是占主体地位的。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只有教师熟悉了测验的内容,学生们才能在日常训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其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培养,尤其在中考政策的调整下,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向学生普及调整措施,改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盲目认识,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二)课时增加,教学任务加重
伴随体育考试在中考分值中的占比提升以及其他方面的调整,体育学科教学也逐渐被学校和家长所重视,在此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课时得以增加,但是与之而来的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求教师积极纠正自身的教学思想、创新自身教学方法,并在中考体育改革对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标准的新要求下合理安排所带班级的体育教学计划。尤其是要改变以往文化学科经常占用体育学科课时的情况,新一轮的中考改革,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都增加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但有的学校却只在期末前规定其他科目不得占用体育课。由于体育学科教学任务的增加,体育教师必须坚持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保证学生备考项目的成绩稳定提升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体育教学手段亟须更新
虽然新中考体育改革增加了许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专项体育技能测评,但是回顾当下体育学科教育现状,依旧存在大批体育教师照搬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制订体育教学计划的现象,在提倡创新体育教学的今天,照搬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新中考体育教学中,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中考制度下,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的再认识,使他们从被动地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转变为自主地、积极地学习新的体育知识,这样才能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在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这样便很难充分掌握运动技巧。长此以往,枯燥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失去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中考体育成绩的提升,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新中考对体育政策调整的意义,恰恰在于对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提升,而非强调学生对专项体育技能的掌握,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广大体育学科教师必须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合理应对新中考。
三、新中考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应对措施
(一)扩编提质,强化师资
应对新中考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完成初中体育教师队伍的扩编,学校方面应该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广招体育英才,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专项体育技能教师,在提升学校自身体育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解当下繁重的初中体育学科教学工作,特别是一些专项体育技能对于动作规范的要求较高,专项体育技能教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告知,有助于学生在中考中更好地发挥。同时,学校方面还应该组织体育学科教师,积极探讨新中考下本校的应对措施,对当前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革新,例如: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根据学生自身体能素质制定体育教学课程安排,将大班制体育教学模式向小班制转变。
(二)尊重差异,适度教学
世上从无两片相同的叶子,对于人也一样,教师应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个学生自身的体能素质不同,对于体育学科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新中考的体育政策也正是基于这点做出的调整。中学体育老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他们的兴趣和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的认识,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采取一成不变的方法,以免给体质较弱的学生增加负担,而要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优化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广大体育学科教师,积极了解自己所带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体育爱好、自身性格、身体素质等,并结合学生情况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教学,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教师的关怀。初中体育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手法,针对体能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其训练内容,并积极提升专项体育技能水平;而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应该避免一开始就布置较强的体能训练,鼓励学生从点滴积累,坚持每日训练,逐步完成个人体能的提升。以足球运动为例,在正式授课之前,体育教师可以事先准备相关设备,记录每个学生的心肺、体能等基础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对心肺、体能较差的同学,布置对其体能消耗一般的训练,合理控制其训练强度,既能够维持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还能够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结合中考,设计课程
新中考的体育政策调整,除了促使学生锻炼身心、强化体质外,旨在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仅仅重视考试项目的训练,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当前的初中体育学科教学应该积极响应新中考要求,重新设计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保障学生中考体育成绩稳步提升。回归到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将中考体育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中,特别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以便提前让学生熟悉考试项目,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作为备选。以中考体育项目中经常考查的长跑、立定跳远为例,体育教师可以在初一阶段就将其加入到体育课堂之中,并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再次微调教学课程,使学生对体育学科持续保持兴趣,从多项专业体育技能中发掘自己感兴趣、有潜能的项目。
(四)保障安全,普及知识
体育教学不像文化类学科的教学方式,是需要学生运动起来的,运动则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如扭伤、摔伤、过度运动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因素对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求学校方面除了增加对体育设施、教学器材、体育场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以外,还要注重对这些设备器材的维护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杜绝意外的产生来自非人为的层面。其次,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前提前备课,除了为学生讲解运动知识要点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规避风险的意识进行培训,课前了解各个学生的身体情况,警惕个别学生运动时的突发情况。另外,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拒绝体育锻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自身急救常识,并将其传授给学生,避免意外伤害得不到正确急救引发严重后果。
(五)语言激励,培养兴趣
体育项目的内核在于运动员持之以恒、勇于突破的精神品质,如何激励一个人的精神,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语言。语言激励作为激励艺术中最基础的方式,往往在日常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体育学科教学中,语言激励具有抚慰学生心灵、抹平学生失败感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合理运用语言激励,首先是保证课堂上语言的精炼,用最少的话讲最重要的事情,提升教师的权威性;其次要提升语言的趣味性,保证体育课堂气氛的活跃;最重要的是保证语言对学生的共情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共同作用下达到语言激励的目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的学生正在经历叛逆期,但是叛逆不意味着不需要关心,体育教师可以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行为上多听多对话,发掘学生叛逆所在,抓住学生日常行为,如学生打篮球精于跑位,教师就可以多赞赏其跑位能力,使用类似“你的反应真快啊!”等语句,多关心多鼓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放下心理戒备,接受体育教师的教导。
(六)情境融合,创新教学
新中考背景下,如何创新体育学科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成为当下众多体育教师的教学难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示范教学+体能训练难免造成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低下,如今新中考背景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的创造性运用,提升学生兴趣,并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情境融合教学手段的实际应用,可以参照下述案例,如:在体操运动中,男女同学受限体操运动身体活动幅度大、个别动作美观度较低的因素影响,天然拒绝体操运动,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引导学生从“解放天性”出发,带头胡乱喊叫、模仿动物行为等,改变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偏见,打破学生心理桎梏,达到课前热身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四、结束语
总之,把体育课程纳入中考,是中考改革的一大举措,凸显了体育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学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新中考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除了学校层面对师资、设备、器材、维护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外,体育学科教师也要积极更新理念,解放思想,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将学生放置在主体位置,通过尊重差异、语言激励、创设情境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曾王飞.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背景下的中考体育训练教学实践与探究[J].体育教学,2022,42(01):20-21.
[2]郑宗英.新中考背景下体育教学方法改革[J].名师在线,2021(35):88-89.
[3]孙民康,张一民,孙有平.中考体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两难博弈[J].中国考试,2021(11):26-34.
作者:魏雄狮
- 上一篇: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运用
- 下一篇: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施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