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运用
时间:2022-06-16 09:16:11
导语: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安全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保障施工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技术通过对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对动态信息的实施监管,推动了监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远程监控技术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呈现出蓬勃上扬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作为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推广为越来越多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机械设备及施工现场的即时监控,完善优化了管理流程的同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对资源应用进行了重新规划,推动了安全管理的发展。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
1.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经济发展,都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建筑工程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施工任务复杂化、施工周期的延长等问题都为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带来了难题[1]。且工程建设本身由于机械设备应用频繁、原材料自重大以及施工现场人员构成复杂等因素难以进行全面监管,这些因素都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技术虽然受到竞争的推动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但对于部分企业而言,仍然缺少先进的安全管理意识对其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意识层面的短缺,部分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依然以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为主要引导。但在当前的产业发展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规模过大的工程建设,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且安全管理不仅包括对施工操作及机械设备的监督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2]。这种安全意识的短缺不仅是指缺少专业化的操作应用技能,同时也意味着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施工人员对于创新性技术融合的接受度相对较低,面对当前建筑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提出的作业要求难以适应。由于产业发展的迅速,部分基层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知识背景,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不规范操作行为,严重影响施工安全。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到最终项目质量,更严重的是增加了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极易对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也容易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1.2信息化技术重要性
就当前施工安全管理的发展现状而言,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许多问题都得到了改进或解决,在应用和实践中有了调整和改进。信息化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结合提高了对工程建设信息数据的收集水平,通过全面的数据采集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和发展。促进建筑信息化发展的五大动力如图1所示。与此同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应用对现场施工数据进行即时监测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还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事故风险[3]。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对企业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信息的高效共享使得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打破了传统管理工作中时间、空间等因素的束缚。从某种角度上分析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对于提高项目决策可靠性、推动施工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化技术同时兼顾了工程管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通过数据信息的抓取和整合将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有效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内容,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仅仅依靠劳动力资源往往难以对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而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借助先进的监控设备和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控,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对设备调控、部门工作协调以及作业环节之间的统筹规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全面的信息采集和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而且实现了对机械设备状态的有效监管,推动了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2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1数据信息采集
建筑施工规模的扩大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相关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设备应用的复杂化和劳动力的增多都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范围不断拓展。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运用渠道之一就是数据信息的采集。为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压力,部分工程建设中承包单位选择将某些非关键环节的施工作业进行业务外包操作。而业务外包则对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当前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背景下,项目施工人员的组成类型往往较为复杂,员工个人信息管理工作的缺失影响了责任追查、技术考核和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将基础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型,为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打下良好基础。从施工人员的个人信息采集到正式建设工作开始后的每日登记考勤、出入记录等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参与[4]。通过搭建完善的人员信息处理系统,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形成内部信息网络,对施工人员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做详细的统计,同时结合每日考勤情况自动生成行为报表。个人信息系统的建立能有效推动员工管理的实名制,通过身份识别明确施工人员的工资情况和安全教育培训状态,为安全教育及相关活动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提升安全教育覆盖率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力度,避免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信息化技术与产业融合在促进安全管理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使建筑企业重新认识到安全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除了对人员信息进行管理之外,数据信息的采集包括对现场即时情况的监督和检测。在相关硬件设备的技术支持下,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实际施工操作的实施监管,而相应的门禁系统则可以通过人脸检测系统记录每日施工现场的人员出入情况。安全管理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采集往往是多方面的,不仅对施工现场的人员组成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同时结合智能监控系统、培训教育系统以及施工方案、材料领用等更新情况对实际建设数据进行全面统计,有利于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和标准化发展。根据具体工程建设需求的不同,对各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定期更新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为后续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另外,通过施工方案、管理流程、安全制度等相关文件的上传和分析,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搭建信息共享系统的模式,实现整体管理工作的集成化,促进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
2.2区域网络建立
为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推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高效化,企业应当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搭建区域网络。在人员结构组成较为混乱的施工现场,通过区域网络能够有效对施工人员的信息进行即时登记和确认。在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对于机械设备应用种类的复杂化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对设备数量、应用状态以及存放地点等信息进行即时调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需求,施工单位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应对安全管理效率引起关注和重视。区别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区域网络的建立为文档管理、采购管理以及数据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提供了便捷。数字化信息传递模式减少了纸质文件的应用,在提高信息查阅、调取和统计整理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维护了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区域网络的建立需要以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基础,结合具体工程建设需求搭建相应的结构,同时针对不同项目对模块进行优化和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整个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工程建设质量、降低施工风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模块如图2所示。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持下,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应当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搭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网络,将整个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和落实。针对技术应用、人员管理和企业战略发展等内容进行协调管控,在企业整体管理规划下,对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各个区块进行内容调整。对其中的管理模块进行优化和创新需要结合不同项目需求进行针对性改进。首先要确定不同模块之间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职责,对不同层级的操作权限进行管理和设定,明确不同的应用方向,避免出现交叉重复使系统应用趋向于复杂化[5]。除此之外,要对安全管理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和逻辑关系进行全面梳理,避免出现盲点,降低系统应用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数据处理对安全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区域网络的搭建不是短暂的阶段性工作,而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具体应用效果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成长和发展,进而推动整体施工安全管理的创新和进步。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实现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远程即时监控技术的推广。在传统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对施工现场和设备存放等环节的监督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实现。但这种管理方式相对而言对人力资源的消耗较大,管理效率差,同时难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管理。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以先进的监控设备和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平台等手段实现了对施工现场及设备存放等方面的实时监控。通过信号传递不仅能够对现场施工作业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在智能化信息处理中心的支持下,能够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危险进行一定的提示或警报。尤其在当前建筑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往往涉及到多方面多种类的设备材料安排工作,由于施工现场的人员组成和环境情况较为混乱,因此应当提高对钢筋堆放和施工区域围护的关注和重视。远程监控系统的搭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设备材料的领用管理效率,在智能化监控平台的报警功能支持下避免了建筑材料被偷盗的问题发生。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对现场施工数据进行即时监测,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还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事故风险。监控设备能够对施工中的用电线路排布情况、材料出入库以及设备机具的安装操作进行实时监管,对于施工风险较大的作业环节和方案实施而言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除了对实际施工作业流程进行实施监督外,远程监控的搭建对于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和优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的土木建筑而言,在临边防护、支架搭建或隧道施工的过程中,监控系统的应用能够监察安全防护措施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对于维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远程监控技术的实现使高层管理人员能够以更真实高效的方式对施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产生的问题及其具体情况有基础的认识。实时监控的应用和普及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以硬件监控设备实现了全天候的监督和管理。而监控录像的保存功能也为后期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推动下,大量复杂的机械设备管理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极大程度上保障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操作中的风险,实现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技术通过数据信息采集、区域网络搭建以及远程即时监控等方式实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不仅降低了工程建设的风险,而且保障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对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于海 单位: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建安公司
- 上一篇: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的重塑与创新
- 下一篇:新中考背景体育教学对策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