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优化措施

时间:2022-06-16 09:08:36

导语:新时期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优化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时期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优化措施

摘要: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如何加强新时期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十分重要。文本通过对薪酬及薪酬管理含义、加强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薪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新时期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的5个方面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为当前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工作提供些许借鉴,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优化措施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如何找到一套与事业单位改革相匹配且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办法,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新时期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成为事业单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解决和不断完善的问题。良好的薪酬管理可以使组织更好地吸引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正确认识到薪酬管理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改革,科学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和管理方法。通过良好的薪酬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促进长远发展。

一、理论概述

(一)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中重要的组织机构,作为承载着公共服务的主要媒介,发挥着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国家对事业单位发展给予很大关注和支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薪酬体制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二)薪酬及薪酬管理的含义

薪酬是劳动报酬的统称,是指员工因为与雇主存在雇佣关系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不同形式的经济收入及有形的福利和服务。薪酬管理指的是一个组织通过对所属员工提供的服务来确定其应当得到的薪酬总额、结构及薪酬形式的过程。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主要是指以挖掘人才潜力和发挥人才效用为目的,对职工薪酬福利进行合理设计并优化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薪酬管理采用广义的理解,不仅单纯包含对员工最基本的工资进行管理,也包含对职工保险、公积金等基础性福利和职工绩效的管理。[1]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组织运营和变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共同构成了公司使命、愿景及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石。

(三)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薪酬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事业单位制度完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薪酬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对于促进单位各项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薪酬管理具有激励员工的作用。良好的薪酬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需要满足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和激励控制三个环节,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当员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薪酬时会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投入,为事业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使其实现良性循环。第三,薪酬管理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薪酬管理具有调节的作用,能够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此外,薪酬管理对社会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薪酬管理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根据劳动力的配置来决定单位员工薪酬的水平,缓解供求矛盾,实现个人与单位的共同发展。

二、当下加强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满足员工内心期望、激发员工创造性的必然要求

薪酬一方面是员工自身劳动所得,另一方面还是他们自身价值的体现,反映着员工对单位的和认同感和归属感。现代心理学表明,个体期望值与效价之间呈现出正比化的关系。一个人对某一事项的期望值越高,其挖掘自身潜力的积极性会越高,完成事项的动力也会更足。对于事业单位职工而言,薪酬绝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内容,也体现为精神层面的内容。科学化的薪酬管理方式及合理的薪酬水平,能够让职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满足其内心潜在的需求,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积极性和成功率也会随之增加。尤其是对于工龄较长的职工而言,其内心更希望自身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2]因此,推动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科学化,解决薪酬管理机制中存在的弊病,体现了社会、单位对职工的认可,能够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在部分地区事业单位由于薪酬结构不科学、薪酬管理不合理,导致部分技术性职工、一线职工和知识性职工流失,影响了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事业单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要投入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无法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势必会导致相关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事业单位留住优秀的技术性职工、一线职工和知识性职工。另一方面,事业单位通常承担着服务于社会某一领域的重要职能,其工作成果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薪酬管理欠缺科学性,容易导致职工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工作创新,间接影响到群众利益,降低群众对于事业单位的评价,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为此,推动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科学化,不仅可以增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也可以进一步激励职工,提升事业单位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能力,进而赢得群众的内心认同。

三、当前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内部薪酬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没有相对完整的监督体系和分配机制,从而造成薪酬分配存在很多问题,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

一方面,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一直沿用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方式,现代化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并未得到良好的融入和运用。大部分单位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多数归在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手段单一,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实际管理中,人力资源工作主要是对领导直接负责,领导的权力比较集中,很大程度上是“以人管人”,而非“以制度管人”。[3]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方面也没有建立良好的渠道,导致薪酬管理与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影响了薪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缺乏具体可行的激励机制

当下事业单位的薪酬发放与调整,主要由国家根据财政和经济发展情况统筹实施,然后由政府人事部门统一制定相应的分配模式。在这种体制下,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收入与贡献水平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脱节现象,激励机制和利益驱动缺乏,使得单位和职工两方面的积极性都难以调动。因此,一方面部分职工由于达不到期望值而离职,造成单位急需的骨干人才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工资构成中的绩效工资部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事业单位将这部分绩效按照一定比例发到了个人,使得绩效工资所应有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这就造成一些只想混日子的职工会选择继续在单位端着“铁饭碗”,因为干不干、怎么干、干好干坏都一样,从而导致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单位也缺乏竞争能力。

(三)人才配置不科学

事业单位现有的人才配置并未能够与市场需求进行良好的匹配和结合。由于历史的原因,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及人才选择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主观意志,并没有立足于单位自身长足发展的明确的规划和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岗位的闲置和各方面人才的浪费。在这样的体制下,一方面,事业单位没有良好的人才环境,留不住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现有的人才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长此以往,导致了事业单位职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高低不一。一部分职工不能胜任本职岗位,人浮于事,而优秀的职工又进不来,留不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单位人才价值的发挥,浪费了单位的人才资源。

(四)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联系不够紧密

合理可行的薪酬制度应该是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基础之上的。在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中引入绩效考核机制,促进薪酬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事业单位规范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虽然也进行了相应的考核,但是并未能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很多方面的考核内容没有量化,十分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单位人员的实际工作绩效没有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来。[4]指标过于刚性,缺乏创新,当前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一般在年终进行,其考核结果大部分是称职,能被评为优秀的人很少,不称职的人基本没有,这样的年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体现不出“绩效优先”的原则,导致平均主义现象严重,考核结果与薪酬发放存在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的情况。

四、加强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以岗定薪”的基本薪酬制度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目标。人之所以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生存的必要物质,另一方面也在于通过工作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身发展。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因此,为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科学管理,就要实行“以岗用人,以岗定薪”的科学工作方法。其一,实行聘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现行的事业单位招聘普遍实行了按岗招人的方法,工资方面也有岗位工资,体现了以岗定薪,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可以由领导层与主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制合同,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各个岗位职责,下放领导权力,层层压实助人。其二,要注重专业人才的聘用。由主管干部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岗位和选择工作人员。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做到择优录用,优化人才队伍。其三,要对特殊人才予以重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要选择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就职,对于技能好、经验丰富、知识水平高的员工要优先聘用并给予相应的优厚待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用人的角度促进薪酬管理。

(二)加大绩效薪酬占比,加强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

绩效工资是指与绩效评估与奖励挂钩的工资,它通过调节绩优员工、普通员工和绩劣员工的收入来影响不同员工的心理行为,以达到发挥其工作潜力的目的。事业单位现行绩效工资由基础绩效与奖励绩效两部分组成,基础绩效约占绩效工资总额的70%,平时随工资发放;奖励绩效占到30%,年终予以发放。因此,事业单位可以结合不同工作人员的岗位特点进行科学分类,适当加大绩效薪酬的占比,并加大薪酬中奖励绩效的占比,实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贡献率都参与分配的制度。进一步加强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新性,促进单位工作效益的提高。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

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是事业单位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事业单位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其一,要完善考核体系框架。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工作强度和工作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完善和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比如可以实行长短结合的考核方式,将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避免流于形式。其二,要细化考核内容。比如可以从德、能、勤、绩、廉入手,从思想表现、工作作风、道德品质、群众反馈、工作实绩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定期考核,增加考核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其三,合理利用考核结果。领导层要摒弃“老好人”思想,打破“大锅饭”格局,以制度管人,用考核结果说话,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职务升降紧密结合,奖勤罚懒,公平公正地划分员工的薪酬与待遇,促进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5]

(四)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当下事业单位要想在薪酬管理上加强革新,必须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其一,单位领导层的观念要加强更新。要淡化权力理念,突破权力中心,在薪酬管理的决策上少一些主观意志,多一些科学决策,为广大职工服务,为单位发展服务。其二,加强对员工的学习培训。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层的培训,使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并及时实施革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强调岗位价值,培养职业道德素养。通过理念更新,让单位自上而下认识到薪酬管理对个人发展、单位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改变当下工作人员对薪酬管理工作片面化认知状态,结合绩效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薪酬管理氛围,以此来推动薪酬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五)拓展晋升渠道,提高员工获得感和满意度

事实证明,当员工缺失努力的目标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而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的待遇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待遇除了薪酬以外,职务职级晋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可以从职位与薪酬高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提升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除了根据工作岗位调节薪资水平外,还应根据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岗位的特殊性实施职员晋升制度,拓展员工的职务晋升渠道,扩大员工提供晋升的空间。可以从工作业绩、工作年限,以及对单位贡献大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提出优先晋升待遇的具体方案并加以实施。[6]比如,可以在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之间开通绿色通道,工作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晋升管理岗,以此提高员工获得感和满意度,让员工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励其他员工更加积极踊跃地为单位做贡献,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薪酬管理对于新时期事业单位发展非常重要。在新时期的事业单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优化薪酬管理措施,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此,我们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认识到当前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认识到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完善基本薪酬制度、加大薪酬绩效占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更新管理理念、拓展晋升渠道等方面优化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建设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科学的新时期薪酬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新时期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为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洪敏.新时期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的科学化策略[J].管理改革,2019(4):102-104.

[2]杨扬.供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45.

[3]朱莎娜.浅谈事业单位薪酬管理[D].上海:东华大学,2010.

[4]万秋爽.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相关思考[J].人力资源2021(5),136-137.

[5]陈芸嘉.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探析[J].新经济,2015,428(5):66-67.

[6]张开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问题与优化方案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10):102-103.

作者:王改萍 单位: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