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时间:2022-06-15 11:40:20

导语: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与行动能力极强,教师若能以高效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角色扮演、朗诵比赛、户外拓展、激励评价这几种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中语文;正能量;价值观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学生身边的人物、环境都能为他们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教师应当及时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一德育阵地,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他们在顺境中不骄傲,在逆境中不放弃,不随波逐流。通过语文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帮助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要以坚强、努力奋斗为美,要以尊老爱幼、心地向善为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揣摩人物心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阅读的深入程度与初中阶段相比已经有了质的提升,学生对于课本中故事情节的把握,人物性格的揣摩都值得教师加以引导,并从中学习吸收健康的价值观念。通过揣摩课本中人物的性格,进而围绕人物的故事线展开合理的推测,以将故事深入学生思想的形式,将此作为引导学生价值观念走向的良好工具。例如在必修二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中,本文通过丰富怪诞的想象,讲述了主人公在身体变为一条虫后,主人公身边各个人物角色的不同反应。教师要想在课文的讲述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主人公身边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揣摩,以此帮助学生通过人物性格的分析,推测主人公面临当下困境的心理状态,并通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主人公身边最亲近的人是主人公的父亲、母亲与妹妹,但是主人公在某一天醒来后变成了甲虫,他的家人非但没有为他解忧,反而很愤怒。在主人公变为甲虫后,不得已失业,家中的人只能一起出门打工挣钱。在甲虫的身体里,主人公仍然有作为人类的意识,他亲眼看着亲人态度的转变,并将其作为一个累赘,意图将他赶走,即使他的心里仍然牵挂着父亲的难处,妹妹的学业,最终带着愧疚与担忧无声无息地死去。本文通过将亲人与主人公心理、动作的描写相结合并进行对比,讽刺利益至上、枉顾感情的社会现状。在了解了故事梗概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物心理的分析,总结他们的性格特点,并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说明自己在阅读这一文章时的感触,说出自己认为恰当的做法。通过这一方式,能引导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体验角色扮演,分析人物心理活动

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思想的最好方式就是角色扮演。通过分析人物的对话,思考在不同人物对话中应当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进而顺应课文的走向,将不同人物性格的未来走向展现到学生面前,以此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雷雨》,本文以戏剧台词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一角。在课文所描述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充满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这一剧本中的人物性格色彩鲜艳,从老一辈到新一辈的思想价值观念不同,不同岗位、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思想与利益偏向也不同,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了一台雨夜中矛盾迸发的大戏。教师可以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之下,通过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利益偏好,加上角色各自的命运,让学生意识到要树立起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举行朗诵竞赛,弘扬核心价值观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模仿。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朗诵比赛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朗诵比赛时,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确定选材范围,以防学生选材不当的行为发生。主题可以是感动中国人物生平事迹的讲述,革命先辈的伟大革命历程诉说,古代人物的艰苦奋斗历程等,以此激励当代的学生。例如在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长征胜利万岁》中,通过杨成武将军的回忆,描述了长征的艰辛不易,以及红军长征胜利的喜悦之情。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从红军到达吴起镇,再到中央召开会议宣布长征胜利,清晰地描述了长征的整个过程。从课文中描写的红军的动作、心理与语言,可以清晰意识到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红军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结合课文的主旋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课文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自形体会。然后结合学生的理解,在班级内举行红色主旋律的演讲朗诵比赛。确定主题后,教师可督促学生进行素材的寻找。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已通过自己的视角进行了素材理解。通过一遍遍的练习,学生能逐渐将朗诵材料中的含义吃透,并经过自己的感情与语言加工后,以富有感情的朗诵形式表述出来。

四、进行户外拓展,提升抗压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形成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的生活阅历少之又少,这很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以此锻炼学生的户外生活与吃苦能力,锻炼他们的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能力,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知识。例如在必修五第四单元的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作者梁思成讲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总体特征与结构特点,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建筑的外观、颜色、装饰等特点。这一课让学生从文字与图片两个角度了解我国的古代建筑,更进一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点发散。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后,教师再进一步从行动出发,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不仅会学习,更要懂得生活。课外实践的活动可以通过军训拉练等训练学生的耐力,用农活体验训练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体验农民的辛苦与粮食的来之不易,再以户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探索精神,从而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利用激励评价,激发上进心

高中的学生仍然处于一个激励上进的阶段,教师与家长的鼓励,很可能会促使学生勇敢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掌握额外的技能,铸造强大的心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鼓励式教育。在作业的评语或周期性的学生评价中,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例如在必修五第三单元第8课的《咬文嚼字》中,朱光潜先生讲述了咬文嚼字的魅力。同时说明了咬文嚼字在这篇课文中不是看起来的贬义词,也并不只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引导学生调整感情与思想,在将来的学习中也应当保持严谨态度。教师可以借助这篇文章所表达出的观点,引导学生提高对于自己学业上的要求,要循序渐进,不要贪快,要稳扎稳打,进行逐字逐句的积累与运用。教师同时也应当用好激励评价的方式,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与评价,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六、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当从课文出发,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人物身上的优点与缺点,以此警示自己。结合朗诵比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开展户外拓展磨炼他们的意志。最后巧用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鼓励他们不停前行。

参考文献

[1]王洪科,孔艳.在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1):179-180.

[2]甘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培智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27.

[3]张淑清.浅谈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策略[J].学周刊,2018(26):41-42.

作者:马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