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14 08:40:44
导语: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自2018年正式提出“新文科”概念以来,新文科教育理念已然成为当今高校教育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2020年11月3日,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齐聚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山东,共商新时代文科教育发展大计,共话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作为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积极迎接新文科教育理念对学科及专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贡献一分力量。新文科背景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地方高校适应新时代社会要求的关键所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首饰设计专业具有十分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这与新文科的内在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将首饰设计专业作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地方高校应牢牢把握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对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推动首饰设计专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提高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珠宝首饰相关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新文科背景下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人类实现了很多技术突破,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技术、5G等。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和价值观造成深远的影响。新文科教育理念在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的强劲推动下应运而生。设计教育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势必要深入分析应对国家新政策、社会发展新需求带来的挑战。在新文科背景下,发现当前我校的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传统,并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以及行业新需求,所以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
(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新文科建设的立项要点在于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在首饰设计专业领域,探索首饰设计专业与跨专业、跨学科门类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现如今,珠宝设计软件JewelCAD、3Design,3D打印技术、摄影等新技术蓬勃发展,使珠宝首饰设计行业日新月异,而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各行各业对传统意义上只会手工设计的人员需求逐步下降,对既具备首饰加工专业知识又具备电脑软件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以至于具备电脑设计软件技术的人才逐渐跨行至首饰设计行业,取代传统需求所培养的首饰设计专业人才。然而设计学一直是文科艺术生高考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但从近几年我校统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来看,首饰设计专业应届生的就业率并没有明显提高,这是由于当前我校首饰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及实现途径方面存在不足,致使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亮点,无法满足珠宝首饰行业人才需求。新时代的科技进步促使首饰设计内容的创新,如何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潮流,重新制定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珠宝首饰相关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建设不受重视
现如今,设计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自信薄弱、文化素养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一方面,由于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认识浅薄,灵感匮乏,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另一方面,盲目模仿西方外来主义风格,缺乏创新。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地方高校的首饰设计专业教育只注重专业技术的传授,而在课程思政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没有实现有机融合。虽然近些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但部分专业教育者并未真正意识到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整个设计行业的灵魂,重视思政教育是目前我国设计行业整改的迫切要求。因此,地方高校应将思政教育融入首饰设计专业课程中,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水准、精神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陈旧
优化改革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路径。高校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要求需与课程体系的设置有机融合。目前,我校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上是依照传统的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这几大模块设置,而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由此导致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由于在首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上不能紧跟行业发展进程,包括未能及时跟进首饰设计领域技术前沿,未能依据新时代产业发展与行业需求来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未能设置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相互交叉融合的新课程。有部分课程与课程之间界限划分不够明晰,导致课程内容重复、冗长,还有部分课程,特别是人文素养类课程,课时少,且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浅尝辄止,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的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阐述的目标并不契合,对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培养严重缺失,有的课程还停留在理念建设的雏形阶段。
二、新文科背景下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要求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在新文科背景下应做到两手抓,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近年来,现代设计领域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创作出反映现代人生活需要和审美理想的作品。因此,守正创新体现的是新文科背景下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与新文科背景下首饰设计专业比较,传统的首饰设计专业教材与课堂授课几乎采用西方国家的学科理论和案例,致使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西化比较严重。切实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是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核心内涵。因此,在设计领域,我们应该树立文化自信,不断探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价值引领
设计人员在行业中要获得长久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技术能力,还需要自身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强化首饰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结合学校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将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作为重点内容,以切实提升高校育人质量。作为首饰设计人员,应秉承工匠精神,具体表现为从首饰的创意到加工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到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工匠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务实肯干、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这与新文科建设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三)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分类推进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就要坚持分类推进。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结合行业领域特定问题,促进八大学科门类特色发展,实现文史哲促人修身铸魂、经管法助力治国理政、教育学培元育才、艺术学美人化人。艺术学美人化人,其实强调的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在重点领域分类推进研究与实践中,分析了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建设实践的重点。首饰设计专业作为艺术学体系中的一个子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化学生应达到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同时,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抓住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设计领域带来的机遇,汲取国内外行业中设计与科技有机融合的典型经验。通过调研分析行业市场需求,关注设计在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行业需求,落实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新文科背景下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
《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因此,结合我校设计专业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新文科背景下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和优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需求出现脱节的现状,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掌握珠宝首饰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产品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拥有现代信息技术和跨学科融合能力,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珠宝首饰相关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首饰设计专业要把握新文科背景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专业内涵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基于专业特色,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开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开设在线虚拟仿真课程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同时,将首饰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细化,满足社会各种人才需求。首饰设计专业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方向,并体现首饰设计专业与多学科交叉融合。首饰设计专业负责人需在整合自身专业特色和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对目前市场上首饰设计人才需求的划分进行多方调查,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国家方针政策,明确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而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彰显新文科背景下的专业特色,推动首饰设计课程与经济学、心理学、民俗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跨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从而提高首饰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主动适应国家引导地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地方高校应当强调职业道德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法治意识三者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专业教师在讲授设计学概论、工艺美术史、珠宝首饰市场营销和首饰制作工艺学等必修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利用超星学习通、慕课等在线学习平台,将首饰领域中的典型案例作为专题导入课堂,如观看“工匠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视频等,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谦虚谨慎、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树立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唤起家国情怀与增强民族自信。在首饰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重新优化首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在开发新课程改造老课程的同时,结合设计领域发展前沿,合理地补充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注重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应用型课程建设上,加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实施课程思政提升育人质量工程,增强专业课教师融合知识、能力和价值引领的育人本领,引导全校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
(三)更新专业课程体系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对设计学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设计学,更应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心理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基本知识的同时,增强借助计算机完成设计等辅助工作的能力。探索新文科建设和“专业认证”工作建设。制定基于产业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遵照新国标,落实修订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根据毕业要求配置课程体系、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实验、实习、实训、科研创新活动、竞赛、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团活动、校园与班级宿舍文化等多个支撑点。注重应用,不断加大实践学分比例。实行“3+1”产教结合,切实进行校企融合模式的实践探索。结合我校目前与中国知名企业旭平首饰股份公司联合共建的宝石现代产业学院,总体采用“3+1”的培养模式:前三年学生在学校校园内,侧重于构成基础、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进行企业级产品开发和管理软硬件平台训练,最后一年学生在多家旭平对接企业实习,深度融入相关首饰开发企业,接受面向企业的技术和流程操控实训,并通过“双师制”,在企业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了国内珠宝首饰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样板,而且引领了国内首饰设计新文科的发展,同时为培养稀缺的珠宝首饰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金江波,张习文.引领与融合: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新美育”建构思考[J].装饰,2021(7):18-25.
[2]周星.新文科视域:艺术学科发展点、线、面建设景观[J].艺术教育,2020(12):12-17.
[3]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8.
[4]樊丽明,杨灿明,马骁,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
[5]王兆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精神的构筑指引[J].人民论坛,2019(3):132-133.
作者:刘盈盈 单位:梧州学院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
- 上一篇:远程开放教育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 下一篇:高校能源环境类专业本科教育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