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案例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6-13 09:40:38

导语:生活案例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活案例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应用

部分中职学生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主要是政治学科的理论性比较强,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具体生活实践相结合,也没能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了提高中职政治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中职政治教师应该大力追求教学的生活化。为此,本文就如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这节课中运用生活案例进行探究。

一、根据中职生的生活情境选择教学主题

中职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此,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应在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需求为目标,把教材基本理论与观点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建构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块。比如在教学中职政治《职业道德与法律》之《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主题,然后利用PPT、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一主题。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魏青刚的事迹:魏青刚是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人,2003年到青岛做装修工,他在15岁的时候,就在村里附近的水库救过一名落水儿童。2004年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岛崂山海岸边观看“麦莎”带来的海潮。不料一个巨浪袭来,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此时,正在岸边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女青年游过去。一次、两次、三次,魏青刚跟巨浪搏斗了近40分钟才救上了女青年。3天后,借助于青岛一位普通市民不经意之间留下的DV影像,才让人们认识了这名平民勇士——魏青刚。魏青刚舍己救人,不张扬、不求回报,反映了他乐于助人、勇于献身、厚道善良的高尚品质。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群体的代表,冒着生命危险搭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我们应该对他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此外,教师也可以列举身边平凡人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平凡人虽然平凡,却是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如教师可以播放“感动中国”典型代表人物格桑德吉的视频。她是西藏地区墨脱山区的教师,是悬崖边上的护梦人。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后回答。如教师可以提问:“格桑德吉的行为,让你感动了吗?为什么让你感动?”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领悟了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领会了人生道理,懂得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举一些现代的“草根明星”事迹,指出这些草根明星也有过平凡的人生经历,也曾过着比在座学生还艰难的生活。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那我们是否可以模仿他们走一条成功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的梦想呢?如果盲目追星,会有什么危害?通过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努力,再加上方法正确、价值观正确,才能通向成功。教师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了情感需求与道德认知,使学生自发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好技工应该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针对生活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中职政治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先选择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或者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以及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所选择的探究性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如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课堂演示、正反辩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在课外结合访谈、社会调查、课外实践活动、参观教育基地和纪念馆等开展教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先展示政治理论与各种观点,让学生在各种价值冲突中识别各种观点,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讨论,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质疑精神。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辩论、课堂演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交流机会与讨论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与必要的提示,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做必要的总结与归纳。如在教学中职政治《职业道德与法律》之《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一课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播放以下视频:乘客王某不小心把一个钱包落在了出租车里面。之后,出租车司机李某打开这个钱包,发现里面一共有5000元现金。当时,他从车里的收音机刚好听到某大学生由于患上白血病向社会各界求助,李某觉得应该把捡到的意外之财捐献给需要帮助的大学生,于是,就把这5000元以自己的名义捐给了这名患病的大学生。王某根据发票上的车号,寻找到了李某,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李某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拒绝归还这些钱给乘客王某。王某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司机李某返还自己的5000元现金。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司机李某用乘客的钱捐给患重病有困难的人,这是一种善良的做法吗?你认为司机应如何处理乘客遗留钱财的问题?如果你是法院的法官,你会怎么判处这个案件?学生经过讨论之后形成共识:这个司机是有爱心与善心的人,但是不应该在没征求失主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处理别人的财物。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三、为解决生活中的疑惑开展探究性学习

为了实现让书本理论知识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教师应该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疑惑为出发点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有价值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对生活现象有所感悟。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弄懂弄透书本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建构能力。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点,对其中的疑点或难点进行答疑解惑。学生通过学习与思考的过程整合理论知识点,自主建构知识网络体系,对各种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讲解《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列举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违法现象与违法行为,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有胁迫、诱骗、生活噪音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胁迫、诱骗、生活噪音等违法行为,应该如何处罚?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认识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

《职业道德与法律》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自然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代感、开放性、实践性。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这一门学科教学内容也应该生活化,应该洋溢着生活气息。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与高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以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书本理论知识并不枯燥乏味,与他们的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如《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这节课涉及国家有关人身权的法律规定,侵害人身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法律知识。在讲到保护个人的人身权利时,教师可以引入时下比较热门的110报警、法院诉讼、网络曝光等保护人身权利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居住的社区开展调查活动,提交一份关于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调查报告。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手段,让《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并洋溢着生活气息。这样,学生充分感受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就在自己身边,触手可及。

五、以生活化的评价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

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还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个人成长记录、项目评议、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描述性评语、谈话与观察等。评价上应该注重客观、全面,对学生的状况做全方位的描述与记录,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考查,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应该采取学生家长、同事、学生、领导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关注点应该在于学生的人格完善与自主发展。总之,教师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立足点,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尤其是与高中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耳濡目染的生活实例为案例,把课本枯燥的知识点转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互相结合,在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时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为教学案例,拉近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推动教材知识的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手段,以解决学生生活的疑惑为立足点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枯燥的课本内容,达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绍森,高中政治模块教学生活化的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2008(10).

[2]丘世良,感知生活体验生活享用生活: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教学三部曲[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10).

作者:梁雪红 单位:南宁横州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