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源多元化计算机课程教学探讨
时间:2022-06-10 11:22:34
导语:高职生源多元化计算机课程教学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学生生源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如何进行改革便于适应当下教学质量的需求,正是当下急需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基于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文件通知,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通过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德为本,寓德于技,分层教学、助教模式与多维度考核”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德技兼备;分层教学;多维度考核
一、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也多元化,目前,在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源于三大类:中专生源、高中生源和其他生源,其中专职生源招生形式有自主招生、高职专业学院、三二分段、3+2五年一贯制、3+证书、自主招生等。高中生源招生形式有专科批次和高考生等,其他生源招生渠道有现代学徒制、高职扩招等。生源多元化带来了以下问题:由于入学渠道与门槛不一致,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学习习惯等存在差异,影响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标不同。然而有些专业因招生人数较少无法按照招生生源形式独立成班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生源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与学习需求,学校想要实施统一的教学活动,不影响教学质量前提下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能够尽力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就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当下的需求则成为迫切需要思考与研究的话题。
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计算机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学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高中生源的学生由于经历过高考前系统化学习,学习态度较为认真,基础文化、学习习惯、纪律意识和自律意识强,但是专业基础薄弱,有一部分学生可能都没怎么操作过电脑,用单手指敲打键盘。中专生源专业基础较好,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理解能力差,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据观察近几年来由于国家鼓励职业教育及学历提升,通过招生渠道招入的高中生源逐渐减少,学生入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出现更多录取分数较低,学生的基础水平强弱更加突出,对教学实施迎来更高的挑战。
(二)学生学习目标盲目,动力不足
通过近年来调查发现,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类的高中生源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缺乏高中时期的学习动力,特别是刚入学第一学期,在大学生活比较自由,缺乏对专业认知,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方式也习惯以理论为主,缺乏动手能力,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有些学生缺乏自控力,会把许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玩游戏、休闲娱乐等方面。
(三)传统计算机专业类课程重技能、轻德育
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过度强调技能、强调教会学生怎么做的理念,轻视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并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中,更多的是依托思想政治课或辅导员的教导。导致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因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经济与金钱的诱惑,往往在从事软件技术开发相关的工作或者网络安全技术开发过程中唯利是图,价值观偏离,失去了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从事黑客行业,编写一些黑客程序,破坏公共网络秩序,从事网络诈骗,盗窃他人财产、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计算机类教学改革实践
(一)采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
基于OBE教学理念,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在课前,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把课件、视频、网络资源链接等学习资源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提前预习,完成课前相关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在课中,开展实施翻转课堂,根据所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采取讨论、抢答、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加强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课后,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外提供一些拓展学习材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将优秀学生作品给予分享与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采用“助教”模式
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与学习能力存在参差不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小组竞争模式完成,并采用“助教”进行辅导教学。如果班级人数在50人以内,教师在班级中挑选3~5人对本课程基础比较扎实、兴趣比较浓厚的学生纳入“助教”团队。首先,教师在课前对“助教”团队提前培训辅导,把所要传授的知识点提前教会他们。其次,当教师课中实操过程中,“助教”团队将协助教师辅导小组成员并监督与反馈。最后,在课后小组成员遇到技术问题,由“助教”团队协助解决,助教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亲自解答。
(三)完善评价方式
课程的教学改革要落到实效,其中考核方式尤为重要。既要考核思政模块也要考核技术能力模块,考核方式侧重突出三方面:1.突出过程性考核对于计算机专业类的课程,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式,综合项目完成时间可能3~4个小时,而目前多数集中考试的时间一般在2个小时以内;另外,过程考核包含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资源学习的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课堂实操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职业素养考核更多地依赖于过程学习中:出勤、课堂纪律、仪容仪表、小组团队配合、作业诚信提交、代码编写规范等。传统的集中考试方式,学生会忽略平时的过程,会抱有“期末复习再来学”的心态,而采用过程性考核能够更加科学有效。2.突出专业技术能力考核对于计算机专业类的课程,我们开设的课程以岗位引领学生就业为导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案例或者教学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开展,把行业企业的真实的技术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技能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就业目标。通过阶段性专业技术考核的形式进行,可以融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考核内容。通过每个模块的考核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3.突出德育效果考核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经常会忽略德育方面的考核,通过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需体现德育评价元素,诚信(考勤签到是否在未到课室时就签名、学生作业提交是否会拷贝其他同学的作业)、团结友爱(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完成项目)、工匠精神(程序编写代码是否保持持之以恒、不断钻研)、职业素养(代码编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规范)等。综上所述,重点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量化,在量化中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施展教学,突出助教与小组,小组与成员的联动关系。每个助教负责4~5个小组,每个小组3人,助教与助教之间竞争,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个人得分归纳小组得分,小组得分归纳到助教得分。具体量化考核类型分为两大类(专业技能和思政),其中专业技能又分为两部分(基础得分+奖励),在每次课堂上计算个人得分、小组得分和助教得分。每个助教要想办法调动所管辖内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每个小组要想办法激励每个成员的参与率。
参考文献:
[1]王雅萍.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数学分层教学改革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0):28-29.
[2]关瑞娣.多维度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基于“蓝墨云班课+行动学习”教学模式[J].工作研究,2019(2):65-67.
[3]孙慧.构建多维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J].科技创业,2020(10):107-109.
[4]周晓春.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构建和等级量表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11):163-167.
[5]何迪,张维.以云班课构建多维互动的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J].学苑新锐,2020(23):49-50。
作者:王月梅 单位: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 上一篇: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下一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