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三物之教与教育启示

时间:2022-06-07 16:06:13

导语:周礼三物之教与教育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周礼三物之教与教育启示

【摘要】古代教育在西周便有了不同方向、层次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热点来说,古代教育主要聚焦于春秋战国哲学家的教育思想研究,而西周的教育思想则鲜有关注,并且大多是宏观研究,而针对《周礼》所记载的“六德”“六行”“六艺”则未有关注。在道德层面,周朝的“六德”给予了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的启示。在伦理层面上,“六行”则给予要通过实践来构建社会的启发。在实践的层面上,“六艺”则给予好学博学的教育启示。

【关键词】教育思想;六德;六行;六艺;西周

《周礼》也称为《周官》,其记录了周代的官职制度以及所担任的主要工作。其中也记录的周代的教育内容,周代的“三物”之教(下文简称“三教”)主要包括“六德”“六行”“六艺”,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关注的更多是春秋之后的教育思想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周代“三教”对其教育思想进行重新研究。

一、关于周代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

周代的“三教”主要是“六德”“六行”“六艺”,其源于《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但是目前关注周代的教育思想研究却没有很多,如傅琳凯和王立仁关于周朝价值观教育、宗法等级教育、政治伦理教育、信仰教育四个角度的相关研究[2];再如武青针对西周的教育思想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他列举了自我省察、情景熏陶、道德观念自觉化、特殊的家庭生活教育的教育方法[3];再如曾涛研究了夏商周三代的教育思想,指出有德治思想、礼乐教育、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宗教迷信思想等教育思想,同时这些教育内容的核心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4]。虽然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多学者的视角主要关注于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的教育思想,如谭凤娥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古代的教育思想,列举了孔子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5];再如徐照明针对孔子乐教思想进行了研究,指出其有崇德(道德性启示)、重情(情感性启示)、贵真(自然性启示)的三个方面的启示[6];还如彭文龙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论语》和《理想国》的比对,把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7]。研究焦点焦距于春秋战国时代最主要的原因,是春秋战国迸发出大量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里面包含了比西周更丰富的内容。在这样的现状之下,西周的教育思想的关注度便没有那么高,而且上述所列举的西周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两个局限,一是宏观层面的研究比较多,关注微观细节层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二是没有结合当时的政治结构进行分析。在比较宏观的研究现状中,关注“三教”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三教”中“六德”“六行”“六艺”涵盖了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六德”的知、仁、圣、义、忠、和六者主要在道德层面上对人进行教育,“六行”的孝、友、睦、姻、任、恤六者主要在伦理层面对人进行教育,“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者主要在实践层面对人进行了教育,下文则按此分节论之。

二、“六德”——道德层面的启示

讨论西周的教育思想时候,首先要对其社会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受教育的群体是哪一类人,而不能一股脑地开始研究。西周的政治结构主要以乡遂制度为主体,“体国经野”是这个时代的布局结构,一国的国土主要分为“国”和“野”的两个部分,有学者对这个布局进行了详细地研究[8],其总结道:“国”为国都王城,“郊”把“国”与“野”分开成两部分,“国”外以及“郊”内有“六乡”,“郊”外以及“野”内分设“六遂”。“乡”对应了“国”,居住的是国家公民,即“国人”。“遂”对应了“野”,所住的是劳动者,也称为“甿”。在这种布局中国家主要由贵族、国人、遂人、奴隶四类人组成,其中贵族(统治者)和国人(国家公民)才具有受教育权,两个阶级是国家的主要统治群体。遂人和奴隶则是广大的劳动者,但遂人的情况比较特殊,既不完全属于统治者但有土地的使用权,也不完全属于奴隶,不会被限制于人身自由。所以可以看到真正受教育的群体是贵族和国人,但是遂人的存在也说明这个社会处于一个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并且其中有必有一个因素使得该群体能够如此和谐。而这个因素便是“六德”,“六德”在不同阶级的矛盾中进行了缓和,如六遂中主要以村社制度依存,而这些农民选出年纪大且有德者作为首领进行管理,他们称之为“三老”。[9]“三老”再与上层的统治阶级交涉,实现矛盾的解决。而道德教育是广泛的,仅有“六义”这种高级技能才属于贵族和国人的专属教育内容。“六德”是除了奴隶之外的人都所要学习的内容,这从大司徒的职责也能说明,如“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10]此处的“人民”既是除去奴隶之外的所有人,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六德”是全国人民所要学习的内容。“六德”包括了知、仁、圣、义、忠、和,汉代的经学家是这么解释的,他说“知,明于事。仁,爱人以及物。圣,通而先识。义,能断时宜。忠,言以中心。和,不刚不柔”。[1]他的意思是说,教育人民的六种德,知(通智)要求人民能够明白事理,不能不讲道理,仁要求人民能够爱人还有爱护物品,圣要求人民思维能够通达天理,不用学也懂得道理,义要求人民能够分辨当时所需,忠要求人民能够说话忠心忠诚,不能言不由衷,和则要人民不要刚猛也不要过于柔和。除去圣这种如此高的要求外,剩下五德都是常人可以做到的,这也是孔子孟子都很少倡导圣的原因,圣或圣人最终都成为儒家最高的道德要求。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六德”的道德教育在西周具有不可磨灭的教育意义,反观其对如今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比如“知”要求人民明辨事理,即是要求教育需要培养出受教育者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辨与这些主流观点不符合的论断,并杜绝、防止它们危害社会;“仁”要求人民爱人爱物,而如今的教育也应该对此进行学习和反思,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出爱自己、爱他人、爱他物的“仁心”,还要用“仁心”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义”要求人民能断时宜,这一点十分值得借鉴,因为受教育者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要对他物有所判断。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学习和工作上,这样才能促进民族甚至国家的进步,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一些对以后毫无帮助的事情上。“忠”要求人民言以衷心,这一个要求特别适合如今的市场经济文化,在这种文化里容易引入不良的风气。为此当代教育要借鉴“忠”,教导待人忠恕,以忠心换衷心的内容,这便能很好地杜绝一些不良文化的传播。“和”要求人民不刚不柔,即是守中庸的意思,如今的教育也要秉承这样的道德观,遇到事情不能鲁莽也不能优柔寡断,要持中庸的态度看待问题,做到不偏不倚。当然“六德”也适用于如今大学的教育理念。

三、“六行”——伦理层面的启示

“六德”可以说是人的内在要求,而外在要求则是“六行”。“六行”包括了孝、友、睦、姻、任、恤,六者在古代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而一般能做到“六德”部分以及“六行”的部分便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可以通过郑玄的注解来对“六行”理解,他说“善于父母为孝。善于兄弟为友。睦,亲于九族。姻,亲于外亲。任,信于友道。恤,振忧贫者”。[1]郑玄认为,善待父母便是孝行,与兄弟姐妹和善交往便是友行,与九族之内的人相处和睦便是睦行,亲近于外亲便是姻行,相信于朋友便是任行,帮助穷困者便是恤行。当然此处的“九族”与“外亲”据贾公彦的《周礼疏》可知“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旁及细麻之内也”。又曰:“外亲者,则妻族、母族是也”。[1]借助贾公彦的解释,可以大胆的猜测西周时期的生产大多以族群为单位,否则为何要求亲族的和睦呢?如今生产力大大发展了,便不再以这种小农经济作为生产单位了。但这“六行”仍旧能给予如今教育实践内容许多的启示。实际上“六行”可以用亲族和谐来概括,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提高生产力主要靠人力,所以一旦离开群体便很有可能不易生存。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上至下都要保持和谐稳定,这样整个社会结构才能平稳运行,“六行”便是要突出这一点。虽然在这种落后生产力下所产生的伦理要求,也有启示当今教育的地方。比如“孝行”要求人民敬爱父母,这一点是贯穿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能在五千年里经久不衰,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孝道,因为敬爱前人才能使这个民族蓬勃向前。所以“孝行”敬爱父母的要求十分有教育意义,如今家庭关系主要便是父母与子女,如果子女能够和睦相处,家庭能够幸福美满。当然西周的“孝”还不能称之为孝道,“孝”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其一开始只是简单的祭祀,如商周时期“孝”的最初意义为敬鬼神、奉祖考的祭礼[11],后面随着孔子对“孝”进行抬高,甚至曾子把“孝”抬至本体论的程度,之后“孝”便渐渐从家庭层面递升至政治层面,最终成为中国各朝历代最基本的伦理要求。如今“孝”已经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需要当代人所学习和继承。友行是另一个当代教育所要吸收的伦理要求,每个中国人都是自己的同胞,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只有珍惜友谊、团结一致才能为中华的复兴做贡献。睦行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要求,在平常的生活中、工作中要做到与人和睦,人人如此便能促进这个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要求。当然“六行”也适用于如今大学的教育理念。

四、“六艺”——实践层面的启示

“三教”当中还有最重要的“六艺”,“六艺”包括了礼、乐、射、御、书、数。虽然在《周礼》中也留下了“六艺”的身影,但是要指出的是“六艺”是贵族群体才能接受的教育内容。在古代西周很多需要文化知识的工作都由官府官员所承担,他们的知识都是父子相传的,身份地位也是如此。后世随着周王朝的衰落,大量官员下落民间,才把这些技艺传播到广大人民当中,所以有“天子失官,学在四夷”[12]一说。实际上在“六艺”中最重要的便是礼与射,因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3]可知,在古代国家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祭祀与打仗,两者对应的便是礼与射。同样借助郑玄的注解,他认为“礼,五礼之义。乐,六乐之歌舞。射,五射之法。御,五御之节。书,六书之品。数,九数之计”。[1]即是说礼指五类礼仪,乐指六种歌舞,射指五种射箭方法,御指五种驾车方法,书指六种造字法,数指九种计算方法。在古代“六艺”基本囊括了所有技艺在内,孔子也特别注重六艺,如《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14]“六艺”也属于孔子博学的一种要求。这里要指出的是礼,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规范,其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间,有一定的规定性但是又不是法律层面上强制性的要求,但又高于道德的要求。这一系列实践层面的教育内容同样有许多值得当代教育所吸收的东西。“六艺”最直观的一点便是要求受教育者博学好学,因为在这个知识量暴增的年代,可以学习的知识非常多,只有坚持不断、广泛地学习才能在未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礼”的实践性则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做事情有礼貌,待人诚恳,如此一来便能宣传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及其文化。中国是一个艺术大国,书法绘画雕塑都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所以“乐”和“书”的实践性要求则有助于传承和传播中国的优秀艺术文化。“射”虽然是射箭,但是本义是指武术,在古代打仗最重要的便是武功,而这一点启示如今的教育要重视和坚持锻炼。再者只有锻炼好身体,多参加运动竞技才能打造出属于中国的体育大国,同时强健的体魄也能相应国家号召。最后“数”虽然是指计算,但是在如今仍有很大的意义,教育应该多启发受教育者多学习、多思考数学问题,这便能逐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当然“六艺”也适用于如今大学的教育理念。

五、结语

周朝的“三教”教育内容主要分成“六德”“六行”“六艺”,其中“六德”包括知、仁、圣、义、忠、和,这是所有西周人民道德层面所要学习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今,道德建设仍旧是时代的热点,道德建设关乎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兴衰,所以当代教育要积极配合、参与道德建设中来。“六行”则包括了孝、友、睦、姻、任、恤,这是西周人民伦理层面所要做到的伦理要求。社会和睦、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一项要求,所以当代教育要教导如何待人和善,为仁由己,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从自己做起。最后“六艺”则涵盖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者是西周贵族实践层面所要学习的技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受教育者只有主动学习,多学、博学、好学才能有所进步,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打下基础。“六德”“六行”“六艺”三者应该是相互交替的,如果只重视一者其便很有可能影响古代的社会和睦、和谐,所以如今的思政教育也可借鉴吸收部分,做到重视道德、伦理、实践的三个层面。当代教育的内容需要借鉴“六德”“六行”“六艺”,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

作者:周文艺 张莹 单位: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