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技术如何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时间:2022-06-07 11:34:14
导语:引导技术如何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其研究思路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升级,但总体而言仍然滞后于学生的需求,创新点不明显。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应用视觉引导技术对学生管理中诸如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革新的可行性,并对前期已进行的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得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视觉引导技术;技术应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与时俱进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也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特征,凸显时代性和科学性。从当前形势来看,针对学生管理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势必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引入和运用新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视觉引导技术是利用人们与生俱来的视觉基因,充分激活管理对象积极性与参与性的一种全脑学习机制,因此,如果能将视觉引导技术和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管理、党团建设等方面开展有效应用,就可以弥补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生动饱满、鲜活有趣,从而真正推动学生管理工作走近学生、贴近实际,使得思想引领入脑入心,最大程度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如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已经是以“00后”大学生为主,这个群体出生、成长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对于网络具有深度依赖,“网络原住民”的身份使得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他们更加偏向于喜欢简短文字、直观图片和短视频,更加注重个人体验,更热衷于追求新颖的求职方式。然而,当前的教育管理方式因其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不仅很难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甚至还导致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产生了距离,导致辅导员工作的九大职责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具体而言,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工作往往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不匹配的情况,这部分工作开展得比较枯燥,很多时候基本上是以单纯的理论学习,既不能把深奥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道理,又存在着明显的说教倾向,缺乏深入浅出、灵活生动的实践和体验,如此一来,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的内容较为空洞乏味,形式比较单一,说服力、引导力不足,也就找不到合理的切入点和有力的抓手,做不到真正的入脑入心,难以让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党团和班级建设主体性缺失,积极性不高。作为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党团组织是党的事业永续发展的基石,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与辐射源,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班级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基本单位和重要阵地,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样也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纵观当前高校的党团和班级建设工作,虽有各方都在进行种种探索和创新,但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并未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在班级的党团建设和班级建设上,不论是党员发展、团员培养,还是主题党日、团日活动,以及整体班风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偏重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引导和推动,而忽视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偏重于活动数据上的积累,而忽视学生内在成长的评价的问题,导致青年学生在参加组织活动、参与班级建设、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时较为缺乏主体性,不能真正投身其中。班级日常管理缺少创新,教育效果不明显。高校的班级日常管理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和基础。日常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要既能管得住,又能放得开,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上多想办法,多做工作。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提升班级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班级成员之间的心理依赖性,构筑班级成员共同的成长目标和愿景。然而,在当前的高校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片面强调教师主导的情况,导致班级整体氛围沉闷、班集体凝聚力差,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诉求得不到合理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以日常管理活动中最常见的主题班会为例,基本上是以传达各种精神、布置工作任务为主,按照辅导员事先设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学生获得感比较差,很难达到真正的教育、激活作用,甚至成为了辅导员和学生的负担。
二、应用视觉引导技术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可行性
视觉引导技术是以可视化的图形、符号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练引导技术,主要是以可视化元素为载体,借助创造性的承诺和行动,改善组织和团队的环境和氛围。当前,业界对于视觉引导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并不鲜见,但其应用场景主要是企业内训、培训师、主持人培训等,其范围通常并未超越短期培训的限制和窠臼。通过科学运用视觉引导技术,可以产生以下主要效果:第一,营造场域。在一项活动中,场域的搭建和营造是重点之一。恰当合理的场域,可以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景支持,为活动参与者创造感官上的强大吸引力和心理上的良好体验感,从而吸引他们能迅速投入其中,推动活动的开展。第二,明确目标。视觉引导技术强调结果可视化,也就是对开展活动的目标和所要达到的效果有明确认知,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任务要求,可以使参与者对活动总目标和每个阶段的分目标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参加活动的意义有清楚的了解,从而在参加活动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活动当中。第三,增加兴趣。视觉引导技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图形、绘画、文字等元素为主要展示元素,不但是活动场域,还包括各种物料都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是各项活动开展的“催化剂”,因而可以有效提升活动参与者对活动内容的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开展注入活力,提升活动的效果。第四,巩固成果。视觉引导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遵循的是内容可视化、过程可视化、结果可视化的要求,结果可视化就是要求某项活动的结果要以可视化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活动参与者要在全过程深度参与的基础上,积极动脑、动手,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要求提炼活动成果,并转化为可视化作品。这个过程就是对活动成果加以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可以真正促进活动参加者对整个过程的重新梳理,通过复盘和转化,提升参加活动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属于视觉学习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视觉引导技术,正是为了克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强化育人效果。它用视觉化工具搭建知识框架,用视觉化的呈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此,学生便从以往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进而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针对学生管理中创新点不足的问题,如果能将视觉引导技术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用视觉引导技术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加以改进,充分发挥其加速和优化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如果能够将视觉引导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用可视化手段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等活动进行改造升级,用图形传递思想,用视觉强化体验,必将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管理活动进化成为具有较强参与性的互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活动的吸引力,从而改变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学生没兴趣,疲于应付的不良现状,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团队意识,为将来进入社会、适应职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将视觉引导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视觉是引导的催化剂。在前期对视觉引导技术进行了一定时间和数量的学习、研究和动手实践之后,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逐步引入了视觉引导技术,从内容可视化、过程可视化、结果可视化的这一基本要求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在党团和班级建设中引入视觉引导技术,实现高度互动参与。在学生干部的遴选、培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班级班委会团支部建设等多项工作中,课题组成员同样进行了比较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给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的过程中,对党课内容进行了视觉化改造和重构,将党课内容转化为视觉元素,在党课活动场所,用大量视觉元素营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场域环境,旨在激活内容,激活学生。制作了提升学生参与度的视觉卡片,把入党基本知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等内容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再通过分组竞赛、答题夺宝等形式,使党课的氛围有了很大转变。在对班委会、团支部的工作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视觉引导技术的优势,对班委会、团支部成员主要职责、如何做好一名班干部、班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都进行了可视化的改造,使每一次班委会团支部例会都变成了一场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推理、分析、评价等高级思维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学生的手、脚、口、眼、脑都活动起来,不再是单一的接受,使得学生干部不但提高了业务能力,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经过这样的培训和锻炼,学生干部明确了自身的职责,掌握了做好工作的方法,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有了显著增强,个人成长也由此进入“快车道”。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引入视觉引导技术,营造良好班风学风。高校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既包括开展入学教育、军事训练、评优评先、困难帮扶、心理疏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毕业生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动作,也包括在完成规定动作的过程中着力塑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班风学风,让学生在一个风清气正、阳光向上、凝聚力强的班集体中感受成长的快乐。而要实现上述班级管理目标,首要任务就是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运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才能让学生在每一次班级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度,从而自觉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其中,享受其乐,通过审视自身的客观条件,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向上的动力,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和任务。以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召开主题班会为例,根据每次主题班会的目标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手段,运用不同的形式。课题组成员对日常性的主题班会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积极引入了视觉引导技术,提升了育人效果。例如,在关于个人成长目标的主题班会中,将班会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对班会流程进行了细致梳理,运用视觉引导技术,设置了相应的场景,让学生在仿真场景中寻找价值、意义和理由,通过问题探讨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展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分享交流找到自己的卡顿点。通过现场练习,使主题班会的目的摸得着,看得见,不断地进行情感激发,给学生效能感和成就感。通过提问互动,讨论共创,使学生明确了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对如何确定自身发展目标有了科学的认知,掌握了合理的方法。综上所述,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中,引入和运用视觉引导技术,可以提升工作的效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从而为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作用。四、结语视觉引导技术的运用,是充分利用人们与生俱来的视觉基因,从不同维度激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使得思想引领、班团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等各项活动变得更加生动饱满、鲜活有趣,真正提升学生管理活动的激活和引导功能,真正让培根铸魂这项根本任务从理念、方法、思维、技术各方面得到学生的真心接纳,进而入脑入心,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34
作者:周兆娟 李晓辉
- 上一篇:高职课程标准建设与实践
- 下一篇:网络经济时代财务会计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