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如何厚植于小学语文教学
时间:2022-06-05 15:12:52
导语:爱国主义如何厚植于小学语文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语文学科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初步感知到深入体会的逻辑顺序,要做到:统整单元主题,初步感受整个单元的爱国主义课脉;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厘清事件之间的关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品读关键词句,从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要结合小练笔,让爱国主义教育厚植于每个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国家的一种强烈的归属意识和积极的建设性态度,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的统一,集中体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学校是学生成才的摇篮,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除去表层的文字和图像,更多地向学生传递着国家的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有着自身独特人文知识的传承和思想教育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就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统整单元主题,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二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单元扉页引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明国家的兴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联的,通过引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爱国是每个人的责任。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的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梅兰芳蓄须》讲的是梅兰芳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而把胡须留起来的事。他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在大国大义面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延安,我把你追寻》通过对延安、枣园、南泥湾等具体事物的歌颂,间接讴歌了延安精神,激励学生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发扬延安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二、抓住主要事件,领悟爱国主义精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一共写了三件事:一是在修身课上,周恩来立下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是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三是写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到“中华不振”。这三件事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出第一件事情是结果,第二三件事情是原因,这种比较新颖的倒叙方式其实更能体现周恩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其他同学的回答分别是“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而周恩来的回答清晰而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和同学们之间的回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引起同学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爱国逻辑,是因为发生在其身边的两件事,一是十二岁那年,在江苏淮安,伯父告诉他,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而无处说理,究其原因是“中华不振”;二是一个星期天,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他亲眼看到中国妇女受欺负而无处说理的事情,更为气愤的是中国巡警局不但不替中国人撑腰,反而怒斥中国人,而围观的中国人也敢怒不敢言,这一场景深深地刻在周恩来的脑海中。通过两件事情的层层递进,才有了修身课上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文中三件事情及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情感上的递进与升华,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家国情怀的意识。
三、品读关键词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覆盖面广,如何在每一篇文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最基本的方式是从文章中抓关键句段,品味爱国情感。
(一)抓住关键词“中华不振”
从字面看,“中华不振”就是中国当时不振兴、不繁荣,处处都受外国人的欺凌和压榨。再进一步找出“中华不振”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其中前两处是周恩来耳闻“中华不振”,这时周恩来对“中华不振”的理解还处于朦胧的状态,但是却已经在小小周恩来的心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第三处是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中国巡警及围观中国人的态度让周恩来大吃一惊,中国巡警不应该帮助中国人吗?围观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受到欺负,怎么只能敢怒不敢言?由此才真正地体会到这就是“中华不振”啊!
(二)抓住关键句子
1.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引导学生抓住“大不相同”这一词语思考: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和这以外的地方有什么区别?并呈现相应的图片做对比,同学们很快能看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房子很豪华、道路干净整齐,人们的穿着很华丽,而另一幅图片则相反,中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却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贫穷的中国大地上有这么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是因为“中华不振”。2.他们凑了过去……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这个句子比较长,在引导学生分析时,从“那位妇女可能在哭泣什么”“遇到这种情况,中国巡警的态度是什么”“群众的反应是什么”并设置情境思考与追问:“如果当时被压死的是你的亲人,中国巡警会怎么做?围观的中国人会怎么做?如果当时被压死的是外国人,中国巡警又会怎么做?”并以此引申出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位妇女就是当时每一个中国人的真实写照,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现状,外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中国巡警趋炎附势,对国人的生死置之不理;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面对不公敢怒不敢言,是因为“中华不振”。
四、联系时代背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在品味关键的词句,体会“中华不振”后,同学们对周恩来伯父口中的“中华不振”有了一定的理解,顺势提问:“你理解的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在理解关键词句后学生不难回答出来,比如“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中国人无处说理”“中国巡警趋炎附势”“中国人不敢为国人撑腰”“中国人民的生活很贫穷”,等等。这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三则材料或者当时的历史背景视频:(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于腐败无能,清政府相继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从此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抢走了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的无数宝物。(3)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租借地,就是租界。同是中国,租界内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租界外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这三则材料是对前面材料的延伸与拓展,通过三则材料学生了解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更能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课文中周恩来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灯红酒绿,中国妇女无处说理,中国巡警趋炎附势的现状,也更能体会到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当时的军阀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更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和周恩来一样树立为国读书的远大志向,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五、书写读书志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周恩来的读书志向之所以与其他同学的志向不同,不仅仅是周恩来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还因为周恩来认识到只有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拯救旧中国的道路。“振兴中华”这个伟大志向,伴随了周恩来的整个求学生涯。后来为了挽救濒临绝境的旧中国,他想方设法东渡日本求学,由天津乘船出发前夕,他又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从诗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周恩来挽救中国的决心和勇气,那就是立志通过读书来挽救中国,顺势引导出中国历代伟人、共和国胸章获得者及千千万万奋斗者的图片,告诉学生中国现当代社会取得的伟大的成就就是他们把对祖国的爱深深地烙印在心里,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祖国建设成最美的样子。但是,祖国的未来是同学们的,同学们的读书目的是什么呢?在此环节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们说说他们的读书目的,教师要注重在回答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可以提示学生更高远的读书观能给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能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小练笔读书志向的设计,从课本延伸到生活,学伟人以观照自身,这种方式既让学生直抒胸臆,达到提升读写能力的目的,又在老师适时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让爱国这种情怀不再虚无缥缈,从而落实爱国教育。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答好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三问”[J].人民教育,2020(9).
[2]严秀英.基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21(02).
[3]廖国艳.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承[J].江西教育.2022(03).
作者:张丽菊
- 上一篇:大学语文师德养成课程体系探讨
- 下一篇:求趣求理求实在数学学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