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风险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6-01 16:12:50
导语:ESG风险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esg是国际范围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全面深入推进ESG治理体系建设,将对商业银行传统商业模式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ESG风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直接影响,其次讨论了适合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ESG风险;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气候和社会环境的持续变化,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风险(以下简称“ESG风险”)带来的挑战日益凸显。一方面,如果银行的客户存在ESG风险,可能会对银行自身的经营业绩和ESG表现造成影响。另一方面,ESG风险会促使银行将ESG因素纳入决策过程,进而推动其业务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调整。因此,ESG风险不仅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直接影响,更会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
一、ESG风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商业银行ESG风险一般定义为与业务发展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公司治理风险。其中,环境风险考察的内容包括碳排放强度、绿色产品和服务设计、能源消耗等因素。商业银行如果片面追求财务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对环境和气候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评级结果。社会风险考察的内容包括客户和产品责任、人力资本开发和培训、人权标准、劳工管理、市场道德、非歧视等因素,即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不能以侵犯企业的员工、产品使用者、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利益为代价。公司治理风险考察的内容包括董事会构成、商业道德和欺诈、行为准则/合规、预防腐败和贿赂、投资者关系等因素。根据德勤全球风险管理调查,未来几年ESG风险将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方面,企业可能因为不遵守ESG规则而面临经营难题,例如,公司治理不善可能带来财务风险,被投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可能带来法律风险与公共关系危机,被投企业在环境及气候变化方面或将面临挑战。持有这类企业股票、债券或贷款的投资者和银行将面临资产减值、坏账上升等潜在损失。另一方面,贷款抵押物可能会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失去合法抵押品的市场价值,比如受污染的土地或者房地产难以以市场价格出售。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实施,银行业ESG风险管理和监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巴塞尔协议II和巴塞尔协议III(第一支柱)第510段包含了环境风险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要求银行充分监控与还款相关的风险点,包括借款人信誉、抵押品价值等,这决定了借款人的债务偿还能力。相关研究表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现代技术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投资、风险和回报率的计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ESG风险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不断增大。德意志资产与财富管理公司于2015年委托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投资ESG会获得资金回报,ESG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正面影响,而不符合ESG标准的公司往往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又如,高ESG评级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尤其是债务融资成本,反之将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甚至使企业难以获得融资。再如,由于环境变化,原来不受环境风险影响的资产,也会被ESG风险加权后重新划分类别,影响其交易风险管理策略。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在经营活动中重新定义操作风险并调整防范方法。有效的ESG风险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ESG战略框架。以ESG理念确定影响业务运营的ESG风险关键因素,并以此和监管政策为依据,制定ESG总体规划,确定ESG发展具体目标。二是ESG管理组织架构。通过“三会一层”架构落实ESG治理责任,成立专业委员会进行ESG管理决策,塑造与ESG风险管理和发展战略一致的组织架构和员工责任,确保员工了解自身在ESG风险管理系统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以及其个人行为对机构的影响。三是ESG客户管理体系。银行应探索研发简单易操作的尽职调查工具,以便对客户提供的所有技术性文件进行独立、全面和实质性审查,通过科技手段加强与其他机构(包括其他银行、政府部门和评级机构)信息共享,追踪客户与ESG相关的行为。四是ESG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客户ESG评级系统、风险监控系统、信息披露系统、利益相关者投诉和申诉机制,制定ESG风险领域的最低标准和要求,为业务发展和合作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建立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动ESG风险管理在金融投融资活动中的全面应用。
二、ESG风险对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影响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因素不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等,也包括雇员、上下游客户、自然环境等。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社会责任的缺失、公司治理的不健全或将损害员工、所在社区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自身绩效,降低企业估值。因此,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其行为不仅会对自身业务发展产生影响,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需要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及业务模式。ESG风险促使银行将ESG因素纳入决策过程,进而推动其业务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调整。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绿色银行和负责任的银行两个方面。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一方面要符合监管对于组织架构、企业文化、战略使命和产品服务等方面的ESG要求,正确理解利益相关者对于ESG变革的需求,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在业务实践中服务实体经济的ESG行为,在开展业务和商业活动时考虑环境和社会影响,将ESG标准纳入商业模式。开展可持续业务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声誉,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助于改善银行长期的财务表现。ESG将推动形成新的市场秩序,开辟新的市场空间。目前,商业银行也越来越多地从简单尝试管理自身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转向积极寻找可持续发展原则带来的新业务机会,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可持续银行业务也逐渐超出了传统银行的业务范围。具体而言,将ESG因素纳入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需要考虑以下几项内容。一是坚持“三重底线”原则,注重财务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三者的统一。其中,财务价值要体现财务稳定性、长期主义、投资的可持续性回报、将ESG纳入财务决策等;社会价值要体现包容、平等、公平、普惠、共赢等;环境价值要体现可再生能源、生物多样性、绿色消费主义、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生态创新等。二是充分理解和重视银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ESG强调经济与环境、社会、治理之间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有助于商业银行加快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变,以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包容和透明的公司治理。由董事会作为主导将ESG与战略规划整合,并将ESG事项引入公司管理制度中。建立ESG数据收集整理体系,出具ESG报告,履行ESG信息披露义务。注重ESG投资风险,构建完整的ESG治理体系,提高收益稳健性。四是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利益。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要更多地从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利益考虑,通过改变组织的价值构建方法,降低商业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创造价值。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技术应用(使用可再生资源、数字化和环保技术等)、社会责任(亲社会行为、普惠金融和劳动者保护等)、组织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等)三个方面。相比于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可持续银行模式价值提升表现在:一是注重内部流程创新,降低能源类成本消耗,提高盈利能力;二是数字化技术赋能银行业务发展,为银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三是精准获取客户需求并提供更加适合的金融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合规风险;四是调整管理模式,与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关系,提升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五是通过产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并关注可持续业务的新市场需求。总之,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的基础不同。银行如果将ESG视为主导战略问题和决定创新的要素,与估值和资产管理流程以及定价政策相结合,将业务流程按照ESG原则重新定位,主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并将ESG报告作为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日常沟通的一部分,将有助于银行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有效应对ESG风险。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及建议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市场对ESG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ESG理念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重视和认可,相继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明确要求银行机构将ESG管理从单一风险管理延伸至自身整体经营管理行为,将ESG纳入金融机构业务流程。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差异化探索,积极参与ESG相关建设,在逐步提升自身ESG表现的同时,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层面,注重顶层设计,确立可持续发展治理理念。比如兴业银行确立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履行银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的公司治理理念,从源头上夯实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品和服务层面,践行ESG理念,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层面,借鉴赤道原则,探索建立从决策到执行、从制度到流程、从能力建设到信息披露等全面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信息披露方面,外部监管和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商业银行不断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截至2021年12月30日,大约47家上市银行发布了2020年度ESG(或社会责任)报告。运营管理方面,通过绿色办公、绿色采购、建筑节能改造、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员工环保活动等举措,推动机构的低碳可持续运营。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商业银行应强化系统思维,坚持长期主义,把自身发展置于宏观背景和周期中,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服务实体经济之中,践行社会责任;扭转粗放式经营理念,打破惯性思维,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考核制度,提倡绿色办公,践行环境责任;加强公司治理,将ESG要求嵌入制度和流程,践行公司治理责任。二是加强ESG专业能力建设。加强ESG培训,提高银行管理人员、员工对ESG的认知水平,明确ESG对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加强客户教育,引导客户主动披露ESG信息,与政府部门加强数据对接,完善ESG底层数据治理,整合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在业务实践中不断应用ESG信息,打造ESG产品体系,并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适合自己的ESG评价体系。三是探索将ESG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三会一层”架构落实ESG治理责任,将ESG要求纳入授信审批全流程,积极探索ESG风险管理工具,细化碳排放计量方法、评估体系和披露标准,形成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风险管理的全流程评估应用体系。四是加快数字化转型。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展业的人力和流程成本,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统一金融服务的社会性和商业性。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新的业务场景,全面整合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为客户提供更加适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好地发挥社会效能。
作者:韩军伟
- 上一篇:保温层下腐蚀检测与防护措施
- 下一篇: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