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在高职篮球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5-31 09:34:13

导语:智能手机在高职篮球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智能手机在高职篮球教学的应用

摘要:高职篮球教学中智能手机应用,是推动高职篮球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在高职篮球教学中,通过建平台、拓网络、重教研,能不断提升智能手机应用水平,奠定信息化基础,促进深层化互动,激发领军学科与骨干教师作用发挥,使教师得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智能手机;高职;篮球教学;辅助应用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智能手机开发与应用,积极构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相结合的教研方式。众所周知,高职篮球教学中智能手机应用,是推动高职篮球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当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教师能力需求不断加大的现状,能否依托智能手机构建起具有专业全面、同步完整、协调互补的教学资源库,是促进高职篮球教学高质量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通过建平台、拓网络、重教研,不断提升智能手机应用水平,奠定信息化基础,促进深层化互动,激发领军学科与骨干教师作用发挥,使教师得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进步和成长。

1立足智能手机搭建平台,奠定教学辅助应用基础

1.1积极搭建网络化平台架构

客观地说,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高职院校立足教学要求,结合自身物质基础实际,根据教育教学形势发展变化,通过认真的研究论证,择取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突破点,开展基于智能手机的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特色化建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要完善智能手机的平台作用,构建网络教研空间平台,搭建教师资源库,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可资借鉴的篮球教学课件、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篮球教学设计与资料等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地存档。同时,高职院校依托计算机机房,添置专业化资源服务器,在智能手机客户端设置接入端口,借助其分类与检索功能,完善教师自我管理空间,全面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效率。

1.2完善网络教研平台模块功能

高职院校要借助专业化教学设置,聘请专业化团队将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全方位更新换代,将手机客户端教学模块改变为课例区、资源区、博客区、讨论区等诸多模块,每一个模块进行功能细化和内容精选。其中,课例区集中展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录制的授课视频、MOOC讲座等内容,里面附录了教师关于篮球相关课程开发和讲授的真实感想[1]。博客区主要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互动,实现篮球教学资源的互动和开源,便于教师之间围绕彼此关心的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得出相对满意的答案,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跃升。资源区是核心与关键区域,主要包含全校不同年级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集中购置的各种资源库、互联网上下载的各种有效资源等,方便各个年级的教师进行下载和开发。讨论区主要是教师之间沟通的平台,讨论区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发表各自对于篮球教学、科研、实验、生活等各方面的意见。

1.3创建大数据应用特色品牌

高职院校要坚持“智能手机+互联网平台+特色品牌”篮球案例教学流程构建思路,以5G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为基础,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篮球教学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重塑篮球教学科研、管理、业务、技术架构,提高教学服务效率,畅通教师服务参与途径,消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教学业务流程低效,提升现代化、专业化水平。通畅家校互动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篮球教学载体和形式,进行考勤、作业、讨论、答疑、资源审计等,帮助学生开展学习的指导,熟悉线上课程流程,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互动和考核流程[2]。新时代,移动互联发展背景下,信息化模式应当积极跟进作出相应调整。通过开展线上模拟训练、线下篮球实战竞技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确保高职篮球教育、课堂竞赛与立德树人的合作探究能够更富有趣味性、实践性和生活性。

2拓展手机平台网络建设,促进教师与学生深层互动

2.1推行集体化篮球教学备课

针对不同层次体育教师的篮球专业内容需求,高职院校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教研方式。针对年轻教师教学基础较差,亟需借鉴网络资源的特征,高职院校在手机平台上推送知名专家篮球网上教学资源。针对有经验教师不满足单向度获取信息的现状,在手机平台上开设互动专区,进行专业层次之间的指导。针对传统篮球备课形式僵化、劳神劳力等弊端,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时效性。我们采用集体化备课的形式,通过采用新型篮球教学模式,借助分管领导、骨干教师的引领,完善共享教案、多媒体运用、教学反思、共同研讨等模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有效提升。

2.2聚焦问题化篮球教学导向

问题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是高职篮球教师教研和学生互动的根本源泉。高职院校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篮球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痛点问题,在智慧校园手机平台开辟“答疑专栏”模块,为篮球学科、教师教研和交流搭建平台。同时,采取问题教研形式,构建问题信息卡,搭建网上讨论环节,通过课例录像分析,开展教学反思,推动问题的解决。此外,针对篮球教师在职业培训、个人发展、业务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专门设置行政管理热线和动态模块,教师可以通过校内网、网络平台实现快捷的工作布置、计划发布,确保管理的更为高效、透明、便捷、方便,有效化解了教师的内心疑惑。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教学的方式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分解篮球技术动作,纠正自身存在的短板,了解学习比赛的规则和趋势,自觉养成分析技战术的习惯,更好地指导运动实践。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训练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技术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强化肌肉记忆,形成篮球步伐、预判、制约能力等多样化能力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2.3探索主题式篮球教学

主题式教学方法是信息化教育融入篮球教育的重要依托。在具体教学设置和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教师采取概念先行、深入指导、适时总结,重视主题的设置,尊重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理解。一方面,坚持概念先行的理念。教学过程中,主题式教学的界定较为模糊。然而,现实中,信息化课程和教学竞技中提供的对于篮球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发挥占比逐年提升。本质上看,是由于对于篮球教育较少系统的、专门研究,致使活动的认定与实操缺乏学理支撑,不能起到有效地指导实践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理论推演和文献解读,明确主题式教学的理念、模式、思路,并积极将主题教学与信息化德育之间的关系厘清和划定,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加强反思与总结。主题式教育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多个部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共同发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突出智能手机教学的价值,在教学中明确概念、领会技术动作、强化方法提升,形成正确的学习概念。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表达自己对于教学模式的理解,敞开胸怀分享经验,激发学生参与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和热情,并将情绪体验转移到自身品格提升上来。

2.4完善课程体能训练层次差异

针对篮球教学内容和体能训练目标,可将课程模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基础阶段。目的是基于学生基础性体能训练,内容设置涵盖高校普通要求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需求,重在锻炼体质、养成习惯。第二层次为菜单式定制教学。基于不同专业在体能设置、知识需求、评价反馈等方面差异性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以便更好实现教师轮转授课,对学生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第三层次为兴趣化课程。在基础体能和针对训练基础上,充分调动并尊重学生运动兴趣,允许他们自主选课,提高身体素质,适应职业需求,满足运动条件。例如,在篮球运动专业体能训练上,与高耗能登山运动相互结合、有效衔接,提高其耐力、爆发力。登山运动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意志品质,增强下肢能力和耐力品格,提升学生应变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协作共进,使身体姿态得到矫正,更好适应环境。游泳运动全面提升心肺功能,对身体关节保护和形体塑造也有很强指导意义。

3重视智能手机教研活动,提升移动客户端应用水平

3.1重视智能化校本教材制定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重视篮球校本教材制定、教学课题研究、实验项目手段的价值,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借助高职篮球教学开发的项目推动,推进校本教材的创编。在校本教材的制定中,既注重信息化理论的研究,也注重分管副校长、教研组长、专业教师的经验总结;在重视智能手机技术层面的培养同时,也要突出学科层面的培训效度。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通过高职院校党支部会议的形式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创编的进度、解决存在的问题[3]。二是推进任务化推动。通过制定篮球教材创编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当前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列出路线图和任务表,带领教师投身实验中去,开展多样化培养。三是定期开展测评。充分发挥信息化专业专家、教师作用,通过理念指导、实践操作等方式为实验进程增加助力。通过专题培训、定期研讨、集体备课等诸多方法,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底蕴,强化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3.2强化智能化教学课题研究

高职院校可以设立《基于篮球教师专业提升的高职教学开发与运用》等教学科研的课题,通过聚焦教师、课堂,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核心提升教师课堂高效的研究设计理念,确保课堂效率的高标准追求。可设立《信息化系统下篮球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职篮球低年级信息化课堂案例分析》等子课题,重点代入教学资源与个人提升的有效体会,推动校本研修的开展,锤炼并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高职院校还要针对课题研究构建长效推动机制,既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也夯实骨干教师的任务,还注重对于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激励,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教师要改变既往单纯灌输知识的角色,保持与学生之前的平等关系和良性合作,构建良好的教学关系,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乐观自觉地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

3.3完善智能化实验项目手段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的云计算、大数据、云课件、时间胶囊等全新技术革新手段,为初中生提供篮球教学的多媒体云服务。具体来说,积极推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开展,确保项目研究深层应用,保证团队推进项目发展。教师要强化课堂活动实效性,将时间控制在3分钟,通过精细加工,构建起覆盖各类相应知识点数字化应用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希沃白板提供备课授课工具及体育学科专属学科工具,提高知识点结构化表达方式和整体学习过程可视化进程。借助逻辑图、鱼骨图等思维导图系列,梳理知识点,搭建知识框架,形成羽毛球教学知识体系,增强学习实践效果。同时,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多样化教学实践,既要把教师推向讲堂,也要为教师搭建多样化的展示平台,每周抽出1—2节课将自己的教研成果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展示,推动电子互动模式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教师自身电子课件、电子白板等网络内容和多媒体资源的整合。

3.4健全智能化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要注重创新篮球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构建起引、推、拉的基本评价策略。所谓引,就是引入标准化指标体系,包括信息化意识、习惯、能力等方面,通过参与度、影响度等考量,实现量化与性质整合。所谓推是指,为了实现明确职能、开源节流、提高效能的目标,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途径,进行的评估推动模式。其中,自上而下方法主要是从高职院校高层到单科教师,确定试点,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全面推开。自下而上方法是从单独课堂到高职院校高层,协调合作,调动下级部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所谓拉就是指,激励并拉动教师持续提升内在动力,设置“最佳课例参与奖”“优秀话题帖子奖”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青年教师在考核中荣获教学单项一等奖、优秀课程奖、学科论文优秀奖等奖项,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4]。

4结语

高职篮球教学的开发与应用是推动高职篮球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当前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教师能力需求的不断加大,能否构建起具有专业化、全面性、同步性、完整性、协调互补的教学资源库,是促进高职篮球教学高质量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通过搭建平台、拓展网络、重视教研,不断提升应用化水平,奠定信息化基础,促进深层化互动,使得教师得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汪黎嘉.基于企业管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发设计与实践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2]张晓娇,郑训臻.在线教学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

[3]张鹏明.基于无线局域网利用移动终端辅助教学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7(14).

作者:翁壮峰 单位: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