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引导与规制

时间:2022-05-30 11:45:08

导语: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引导与规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引导与规制

【摘要】正确认识、积极引导和规制网络舆论是推进高校网络治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因此,面对宏观层面的严峻挑战和微观层面的已有问题,高校需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为维护高校稳定、促进平安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高校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所谓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具有影响力的言论或观点,反映了受众群体对当下某一事件认识的态度、观点、意见的总和,而这种情况多由公众大面积讨论的某一热点问题所形成,所以网络舆情是群体性观念的统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而网络舆情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舆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舆论传播的场域特殊性,它附着了网络场域中虚拟性、隐蔽性、自由性等全部特征。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社会稳定类,主要以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涉及民族情感的事件为主,例如2020年7月美方关闭中国驻美领事馆事件等。二是学校声誉类,主要以学校发生的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为主,例如每年录取通知书发放季都会掀起一阵“别人学校的通知书”讨论热潮。三是校园安全类,主要以学校师生员工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和校园危机事件为主。四是管理决策类,主要以涉及学校、学生和教师各项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为主,如每年开学初奖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逻辑产物,有着包含于现实社会却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网络形态,高校网络舆情是网络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主要包括了以下特性:一是多元性与综合性。网络舆情日益呈现多元性化,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网络舆情往往跨越校园的界限,所关注的焦点涉及面广泛,将社会舆情的方方面面内容转至网络场域内,借助互联网对社会舆情进行关注、评论、传播。二是群体性与放大性。基于群体心理学理论的指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易于在同等年龄、同等学历、同等观念的大学生中形成群体性的认识,这种群体性的认识往往会弱化大学生对于理性与客观性的认知与情绪,且会在群体性力量的控制下扩大舆情的发展。三是非理性与难控性。网民在发表个人言论时一般无须审核。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还在形成时期,极易出现冲动性言论,加之网络匿名环境的庇护,使得大学生的言论较易出现非理性的特征。(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日益发展,高校也愈发重视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工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息息相关,做好网络舆情,就是树牢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提高政治站位,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做好网络舆情管理,意义重大。第一,互联网平台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阵地,只有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研判学生正在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才能补足常规工作中的缺失,全方位引领学生价值观。第二,学校安全稳定是国家持续关注的重点。做好网络舆情工作,能够有效维护校园安全问题。网络舆情管理既需要通过收集学生对学校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来预防各类突发事件,又需要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突发事件中收集学生们在网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第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校园文化不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塑造,更需要网络媒介的积极宣传。

二、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挑战与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成为高校大学生抒发情怀的主要窗口。但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法律法规滞后的网络社会中往往缺乏正确的客观判断与基本认知,无法用理性的视角与辩证的思维审视舆情,致使偏激、虚假等恶性舆论易于在大学生的交往圈中被扩散、放大。然而,问题的发展不能动辄归咎于大学生主体层面,既要从宏观层面多角度审视网络舆情面临的严峻挑战,又要在微观层面中分析高校监测管理舆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时代背景方面。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高校传统的舆情监控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当前,高校宣传部门“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因而高校传统的网络防、堵、管模式要进行转型和重新定位。第二,学生个体方面。大学生虽然在生理与法律层面已步入成年,但由于缺乏社会的锻炼,心智层面尚未成熟,认识问题仍是感性大于理性,所以即使大学生群体本身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其自身也有远大抱负,但是面对社会的舆情仍然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第三,学生群体方面。网络舆情的传播成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了群体性观念形成的载体,而个体的认知往往易受群体性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使得舆论导向被控制在群体性的认知中。第四,媒介平台方面。自媒体拉近了大学生相互之间的联系,如果高校网络信息监管不力或者不及时,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就会趋于被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定位目标尚不明晰。由于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定位和目标不明确,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无法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防、堵、管”的监管工作缺乏应有的情感考量,从而致使高校舆情管理处于被动。第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某些高校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就会产生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多分散于其他管理制度中,多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所以监管的实际就形成了“管多防少”的局面。第三,队伍建设力度不足。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建立了舆情研究中心、舆情管控部门的组织结构,但是队伍建设仍显力度不足。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和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员的工作结合力度不足,致使舆情管控的协同能力出现断层状态,组织的架构与组织的制度亟须面临完善;另一方面,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在网络舆情的管控工作中力度发挥不足,合力监管的意识有待提升。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高校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与责任。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工作,必须引以重视。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心智还处于塑造期,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通过依托网络资源弘扬正能量,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从而达到改善网络文化环境、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推进校园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一)正面发声,发挥榜样示范的引导作用。高校网络舆情主管部门要及时化解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到主动正面发声。主动是把握先机的首要条件。要在第一时间监控到舆论导向问题,并迅速处理。其次要敢于正面发声。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敢于“抓源头、抓审批、抓场地”,对于错误言论、政治偏颇等问题,敢于正确解决,绝不姑息。最后要做到善于正面发声。要善于利用校园网站信息发布平台,发挥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在网络领域传播主流声音,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引领高校网络舆论。青年教师是榜样示范的重要群体,他们既是意见的讨论者,又是青年学生的引领者。因此,要充分发挥优秀青年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重视青年教师群体的意见,满足青年教师的合理诉求。此外,可以积极发掘一批学生代表作为意见领袖。用这些学生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进行引导,将正面言论放在突出位置。(二)搭建平台,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高校网络舆情引发的价值冲突和价值危机往往源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重视,从而造成其负面情绪的扩散。通常的路径是个别学生的情绪在网络上发泄,经由传播和其他学生盲从,导致群情激愤,由个体事件演变为群体事件。负面舆情一旦形成,扩散的程度将会成倍增加,网络平台就会变成舆论的“放大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媒体并不是原罪,偶发的个人事件也不能成为问题最终的源头,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舆情的产生。面临这样的问题,最重要不是关闭网络,也不是监控个人事件,而是构建一个良好的回应诉求机制。通过权威部门关切回应,才是引导大学生合理诉求利益的根本之策。当然,有关部门如果能够主动倾听学生的不同诉求,多做沟通交流,无疑会弱化负面舆情态势。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网络管理者主要负责建构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传播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并做好反馈,从而合理引导舆情。(三)加强培训,构建高素质管理人才。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基础在管理工作人员。构建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至关重要。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基本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工作水平的高低。当前,较多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开展了一系列校内、校外专业培训,致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水平强的管理队伍。首先,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人员。因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信息量大、变化快,年轻人员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更强烈。当然,也需要有经验丰富、业务水平强的工作人员向年轻人传授经验及技巧,更有利于工作开展。其次,在人员结构上,需要由专业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教辅人员等多部门、多层次人员构成。因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学生日常用的QQ、微信、抖音、微博、贴吧等多种媒介传播,并且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活动、学习状况均需要摸排,这就需要舆情管理人员在处理相关事务上需要通力协作。再次,在人员专业上,除了舆情管理人员要有基本的政治素质等共同特性外,在专业上要涵盖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技术等学科。并且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也要着重地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讲授,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作者:宋元明 单位:新乡医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