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对红色文化的推动与发展

时间:2022-05-26 15:13:48

导语:新民主主义对红色文化的推动与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民主主义对红色文化的推动与发展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精神,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推动了社会发展。出版业是社会主义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传播者,在推动红色文化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出版应推陈出新,承担起繁荣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红色文化;出版

一、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红色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应运而生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红色文化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本指导思想。随着十月革命的洗礼,中国人民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从而指导中国革命道路,逐步改变了中国被压迫的局面。当时,在国内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意识到文化不能独立于时代而存在,不能就文化论文化,应将其放到革命事业全局中统筹考虑。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共产党开始逐步意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了共产主义理想。

(二)红色文化在革命中发展成长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共产党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对文化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本指导的红色文化得到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的发展各有侧重,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使命感。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标志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使红色文化迅速成长。在这一时期,毛主席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对推动当06时的红色文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将文化与教育相结合,提倡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向民众普及革命思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进而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井冈山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创造性地将革命文艺进行了阐释,认为文艺对中国革命运动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即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红色文化作为强大的“精神武器”,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抵抗外国侵略者、反对内战的有力支撑。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延安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延安红色文化。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对红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认为文化是中国革命实践的重要主推力量,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民众进行文化宣传,使他们获得新思想、新观点,而出版恰好能够承担起这一文化宣传重任。比如,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等反映社会变迁的红色经典作品,立足中国实际,进一步推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这一时期,西柏坡精神成为红色文化的代表。历经了不同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使红色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标志着红色文化的成熟。

二、出版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主动担当起书写历史、反映时代声音的重任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特定年代的思想和精神诉求,深刻记录和反映了时代声音。1938年4月,毛泽东等人发起成立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创造性地将文化与革命结合起来,担负起宣传和推动革命发展的重任。这一时期,出版成为革命宣传的重要武器。1932年,苏联首次公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文艺的信件。瞿秋白迅速对其进行整理并翻译出版了《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成为我国文化运用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第一本论著。此时的出版物作品还有:夏衍等人编著的《野草丛书》、中苏文化协会主编的《苏联文艺丛书》《抗战文艺丛书》等;《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等马列主义著作。此时,宣传刊物也有百余种,其中,《新华日报》《救亡日报》《新中华报》《中华文化》都是影响较大的重要文化宣传阵地。

(二)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展现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人民出版社,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成为首批出版图书。19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要求:“中央局宣传部在明年7月以前,必须出书(关于纯粹的共产主义者)20种以上。”仅数月时间,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籍12种,各印3000册;后来又出版了列宁《劳农会之建设》等著作以及“共产主义丛书”5种。出版书籍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中最有利的武器,有效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发展。1931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明确阐释:建立无产阶级文学首先需要文化的大众化,这是为了让更多民众了解、接受革命思想,也是为了“把为人类更好的将来而斗争的精神灌输给读者”。无产阶级文化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课本和一般读物”。1938年,《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法兰西内战》《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被相继翻译出版;1939年,《斯大林全集》(5卷本)出版,此时,出版机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共地方出版发行部、解放社、大众读物社、抗日军政大学编译科和马列学院编译部等出版机构陆续成立,出版了大量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提出“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对当时引领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浅说》《列宁主义概论》《共产党和共产党员》就是代表性图书。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被称赞为“全国第一本系统编选毛泽东同志著作的选读本,为传播毛泽东思想作出了贡献”,这是中国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与此同时,抗战文艺作品、军政干部培养教材、解放区建设论述和传播生产经验等书籍纷纷涌现,其中,《抗战与教育》《二万五千里长征记》就彰显了服务革命、服务宣传、服务人民的出版传统和特性。革命战争期间,出版格局的多元化对团结政治力量、维护和巩固统一战线、高效有力地宣传抗战具有积极意义。

三、推陈出新,承担起繁荣红色文化的历史重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来看,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思想源泉,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在革命实践中对两者的再凝聚、再提升。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革命中的萌芽、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利兰.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主流[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17.

[2]黄亚萌.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文化创造的历史考察[D].郑州大学,2019.

作者:李艾蕾 单位:山东省出版产品质量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