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研究
时间:2022-05-24 15:46:00
导语:非语言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词汇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非语言语境下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首先,要发挥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其次,要利用各种语境进行词汇教学:词汇学习前——情境语境导入;词汇学习中——文化语境渗透;词汇学习后——非语言语境巩固。最后,非语言语境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情境语境;文化语境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人们在表达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无法进行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一、发挥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观能动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曾说过要“寓教育于娱乐”,讲的就是要在游戏中让学生学到知识,他还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词汇学习有了兴趣,自然会学得更快、记得更牢。以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阅读中学习课外词汇,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就看教师能不能准确地捕捉到。词汇的学习本就枯燥烦琐,如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来点鼓励,那么学生一定会更愿意学习词汇。学生的进步得到教师的肯定,学生的见解得到老师的赞赏,学生的行为得到老师的表扬,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说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的表扬是锦上添花,那么在学生面对挫折时,教师的表扬就是雪中送炭。所以,不管学生的成绩是好是坏,教师都要用赞赏和肯定去激励他们。
(三)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非语言语境意识是指言语的使用者对情境和文化语境的各种构成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并以意识的形式储存于言语使用者的大脑中,直接关系到交际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语境意识对于学生学好英语,学好英语词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境不同于形式,需要从多方面来努力。如在教授学生词汇用法时,不能单纯把搭配结构当作公式让学生背出来,而应该创设语言使用的情境;在教学生写作时,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句子语法是否正确,还应该留意句子表达的内容是否符合话题的要求。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增加电影、歌曲等视听课程来取代单一的讲授课程,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营造更符合实际交流的语境,从而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
二、利用各种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一)词汇学习前——情境语境导入
课堂上良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词汇前,教师可以设计一段有趣的故事或播放一段动人的音乐,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自然地做好学习词汇的准备,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视听结合。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输入,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和情境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可用性,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还能促进学生进行交际的欲望,比单一的书面学习更有效率。2.肢体动作。肢体动作可以帮助教师创造出有意义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西方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使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一方面这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动态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二)词汇学习中——文化语境渗透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往往要依靠其社会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必然蕴含文化意义。因此,在文化语境中学习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学习兴趣。1.西方文化中的词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词汇是英语文化中独有的,那么只告诉学生中文意思让学生死记硬背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这个时候,就应该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背景。比如,译林牛津《英语》教材中的一个单词“Samaritan”来源于《圣经》,由于中国文化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人物,这时教师就要通过文化语境的创设来帮助学生学习。《圣经》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受了重伤,躺在路边,路过的人,甚至犹太的神职人员,都对他不闻不问,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伸出援手,悉心照料。教师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要让学生了解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几百年来纷争不断,两国长期处于绝交的状态,但危难时刻异族人反而不计前嫌,尤为可贵。了解了以上的文化背景,学生自然能对这一习语有更深刻的理解。2.有中英差异的词汇。不同的文化必然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要让学生知道中英文词汇间不是字面意思相同就可以画等号的。在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对比分析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如“龙”在中国人眼中是正义、力量、权利的象征,可是英语中的“dragon”却是邪恶、阴险的代表。再如,dog在中文中以贬义居多,但是在英语中则有所不同,“everydoghasitsday”“aluckydog”等都是含有褒义的表达。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可以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三)词汇学习后——非语言语境巩固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随时都在发生,所以对新学的词汇一定要及时复习巩固。为了更好地内化词汇,教师可以创设多层次的非语言语境,让学生把所学的词汇从最初的认识转化到使用上来,从而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在教授译林牛津《英语》模块7Unit4thefirstundergroundintheworld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伦敦地铁的纪录片,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guider、tourist、traindriver等。通过人物的模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这些身份所需要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也就能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三、非语言语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非语言语境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成效,因而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语境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在创设情境或文化语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与时俱进,贴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首先自己要与时俱进,要留意当下的社会热点,要聚焦全球的时政要闻,从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工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语境。如果教师继续采用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事例,学生难免觉得过时,不感兴趣。当然,光与时俱进也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当选取贴合高中生日常的文化语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2.结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来呈现非语言语境,这样不仅可以使表达更清楚,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的传统课堂不同,教师自始至终都处在一个引导的位置上,在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TellmeandIforget,teach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dIlearn.”所以,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进步。
(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在创设非语言语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基础不同,学习态度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作为教师,我们使用的情境必须适用于大部分学生,任务的设置也要由易到难,既要让学习困难者不产生抵触心理,又要让学有余力者不丧失学习积极性。总之,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作者:庞艳 单位:吴江中学
- 上一篇:管育并重模式在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践
- 下一篇:高铁站前市政配套布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