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20 14:53:05
导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普遍存在理论讲解不透、吸引力弱等现象。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逐步探索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课的“播、学、讲、练、赏、写、训”七字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在七字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果为目标、以任务为驱动,以小组团结互助学习为依托,师生分工合作中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增强高职学生道德水平、职业技能、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劳动精神。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七字;教学法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中,主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即“做怎样的人,怎样做人”,如何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努力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情有义、有滋有味,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温度有情怀,按照问题导向、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逻辑,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创新。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
(一)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内涵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播、学、讲、练、赏、写、训”七字教学法,以“构建师生命运共同体,提升教学幸福感”为核心理念,基于长期以来的专题式教学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经验,依照每个章节知识点的具体要求设计适当的教学任务。围绕教学项目,以新闻播报、学习榜样等任务促进师生关心时政热点问题,共育大局意识,激发师生的家国情怀,共育担当意识;以精讲理论、练职业素质等任务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掌握理论知识点的同时训练自己的职业素养,共育工匠精神;以中国梦歌曲欣赏、写训练感言和课后训练等任务促进师生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查缺补漏总结提升,共育教学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现实价值
以“七字教学法”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探究可供师生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形成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体系。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在于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知识点来收集社会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生活中真正困扰学生的实践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整理教学思路、组织安排教学任务、精选学习榜样案例、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学会知识点。不仅有力促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而且探索出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七字教学法”。几年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即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为主线,系统研究教材内容,开发出教学项目,具体包括:第一,是做怎样的人的问题,设计项目——担当责任意识训练,通过练职业素质《写给期末的一封信》,帮助同学们适应大学新生活,对新的学习生活提出要求和期许。第二,是怎样做人的三观问题,设计项目———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训练,主要是围绕通过学习榜样邓稼先等案例启发学生领悟人生真谛。通过练职业素质对分讨论、穿越古今等任务帮助学生把握人生方向。第三,是怎样做人的方向目标问题,设计项目———树立理想信念的训练、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训练、放飞青春梦想训练,这三个项目主要是围绕通过学习榜样袁隆平等案例鼓励学生追求远大理想,通过练职业素质愚公移山等任务坚定学生崇高信念。第四,是怎样做人的精神状态问题,设计项目———弘扬中国精神训练,主要是围绕通过学习榜样张富清等案例引导学生继承优良传统,通过练职业素质唱响我心、辩论赛等任务激发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第五,是怎样做人的价值指南,设计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训练,主要是围绕通过学习榜样屠呦呦、黄大年等,通过练职业素质匠人匠心故事分享等任务引导学生践行价值准则。第六,是怎样做人的规范标准,包括道德要求和法治要求。道德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训练,主要是围绕通过学习榜样黄文秀、黄旭华等案例指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通过练职业素质经典诵读、垃圾分类知识问答等任务锤炼学生道德品质;法律要求: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训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训练、维护宪法权威训练、提升法治素养训练,这四个项目主要是围绕学习榜样王利明、高铭暄等案例帮助学生学习法治思想,通过练职业素质声临其境、法律案件分析、宪法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任务提升学生法治素养。以上项目涵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全部重难点,构建出逻辑清晰的教学体系,体现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综合化带来的问题
1.教师学理性研究较弱。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理论研究水平较之本科院校教师有一定差距,在备课的时候,学理性系统性研究较少,只是针对某个专题或章节进行研究,没有彻底搞清楚教学内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未来会怎么样。更多地只是收集教学案例讲解案例,理论讲解透彻性不足,没有展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魅力和说服力。因此,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理论学习,系统学习,提高教师学理性研究水平,真正做到以研促教,以研促改,进而达到理论只有深刻才能说服人的教学境界。2.学生内化驱动积极性不高。从高职学生来看,大体是好的,但文化知识理论基础相对较弱,而且网络化生存趋势更加明显,网上不良思潮对学生的侵蚀渗透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冲击较大。高职学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追求自我实现、体现自身价值的意愿更加强烈。内外因素聚集在高职学生身上,使他们思想更加多元、个人诉求更加多样,反映出的问题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
(二)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1.实践教学缺少“地气”。从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来看,教师都能坚定信仰,做到政治过硬,懂学术、有热情、善专研,但是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缺少对社情民意的了解,知之不深、感之不切、悟之不透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样讲起理论来就缺少“地气”“烟火气”。所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到学生当中,到社会当中,多搞社会调研,在实践中汲取智慧、丰富体验。2.实践教学过度“娱乐化”。从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来看,没有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老套,缺乏吸引力。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喜好,弱化理论讲解,过度讲授娱乐化生活化的内容。因此,要创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增强主人翁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为了让所学理论与生动的实际相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项目化教学任务设计上,安排新闻播报环节,让学生就一周内发生的重大国内外新闻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和公开展示。通过此教学任务的设计,不仅强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参与中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项目化教学任务设计上,安排学习榜样案例教学环节,通过精讲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无数英雄的奋斗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衔接。
(三)课程思政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通识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能力,在项目化教学任务中深挖专业课中思想道德与法治元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在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中,开展对分课堂、知识问答、电影赏析、角色扮演、唱爱国歌曲、演讲比赛、课堂辩论、模拟法庭等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脑活、心活、体活。这种变革不再是过去满堂灌、一言堂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让学生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脑中有得。
(五)理论熏陶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丰富教学辅助资料的同时,在课上引入爱国歌曲、微视频、爱国影片的欣赏,歌曲或影视艺术作品的选取与项目内容保持同向,让学生在歌曲、微视频、影视艺术作品中感受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熏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
四、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研究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有的放矢地改进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几年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项目化教学的应用优势,扎实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七字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每个项目按照“播、学、讲、练、赏、写、训”七字教学法,每个项目安排七个任务,以任务驱动来构建项目化教学资源体系,进而完成教学目标。“播”即新闻播报:通过梳理一周大事记,通过小组学生收集新闻、制作PPT,播报新闻、其他同学点评,最后师生通过学习通共同打分。养成关注时政新闻的习惯,形成大局意识。“学”即学习榜样:通过播放《英雄烈士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微视频,同学们一起看榜样视频、谈学习感悟、传承榜样精神、化实干动力,激发学生工匠精神,担当新时代历史使命。“讲”即精讲理论:通过精讲榜样故事,概括总结出本次课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真实故事讲道理,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练”即练职业素质:通过项目中的具体任务如写给期末的我一封信、对分讨论、勇闯天涯、角色扮演、意识磨练、知识问答、唱爱国歌曲、演讲比赛、课堂辩论、模拟法庭等任务,训练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人生规划、豁达品质、坚定理想信念、行动力、坚持力、交往礼仪、敬业素质、合作能力和法治意识等职业素质,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赏”即中国梦歌曲欣赏:欣赏中国梦歌曲,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激发爱国之情,在学习生活中实践报国之志。“写”即写训练感言:通过写训练感言,让同学们通过写感言、悟收获、找差距,检验自己是否完成训练目的,进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训”即课后训练:一方面通过完成学习通章节测试题,巩固教学重点和难点,检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完成课后训练任务,深化和升华教学效果。
(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七字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改革模式推广应用效果
1.培养了学生关注时事的良好习惯。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海量网络信息的轰炸,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需要提升,沉迷游戏的现象需要改善。通过新闻播报和新闻分享,引导学生正本清源,明辨是非,把青春时光用在与社会共进步上。新闻播报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好习惯,对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升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效果明显。2.提升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的出勤率和抬头率提高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足了。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教师在理论授课环节下足功夫,讲深讲透,并结合案例讲出了趣味;二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每个理论版块的学习在20分钟以内,每节课分成若干理论版块;三是留出合理时间,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四是显性隐性教学结合,缓和了理论学习的艰涩,为课堂注入了艺术气息。3.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所有项目化教学任务设计均从学情分析出发,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效果;三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表达,在课堂训练任务中发现真理,提升职业素养。4.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学生学习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既需要最终的检验,也需要周期检验,每次课的学习就是一个短周期,通过每个项目“播、学、讲、练、赏、写、训”七个任务的开展,根据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运用是否准确,实现一个教学过程的闭环管理。5.厚植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项目化教学任务设计上,安排学习榜样案例教学环节,通过精讲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无数英雄的奋斗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衔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七字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改革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中进一步总结提高,并在教学实践中论证检验,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作者:于美玲
- 上一篇: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应对策略
- 下一篇: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的应用
精品范文
7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