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时间:2022-05-20 11:42:57
导语: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之源,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业已成为“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借助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综合选取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创新环境等四方面指标,重点对广西2012年以来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人才集聚、科技提升、产业链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数字经济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之源(黄群慧,2017;张林、温涛,2020),是国家兴盛发达的重要支柱,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近年来,针对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风险积聚”等问题,接连作出了“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创新驱动、科技支撑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2018年5月,广西召开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研究制定振兴实体、工业强桂的战略思路和施策重点。7月,自治区政府正式印发《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用以指导改革发展实践。2021年以来,广西在工业强桂、创新驱动等方面持续发力,连续印发《关于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快推动广西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广西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纲领文件,目的在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加速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走具有广西特色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1广西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测度逻辑与对比分析
目前,学术界针对创新效率、政策成效等的测度方法主要有DEA方法、超效率DEA方法(任世鑫、谢志祥等,2017)、SBM方法、超效率SBM方法(袁晓玲、王军等,2020)、非参数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许桂华、彭俊华等,2017)等,这些模型和方法各有侧重,特点不同,但从实证应用经验来看,各类测算方法由于投入、产出指标选择的不同、模型函数设定的不同、拟合方法的不同、数据获得性差异等原因,所得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甚至自相矛盾,这一点常常受到学者质疑。为有效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借助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来对广西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进行分析,因为从理论上说,一个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越强,那么其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就越大。从1999年至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已经连续21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这套指数和评价体系目前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已成为公认的较为权威的区域创新能力测度分析依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构建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一共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和138个四级指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20),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方面。本文紧紧围绕自身的研究主题和方向,选取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创新环境等四个指标以及其各自在全国和西部地区的相对位序变化,重点对广西2012年以来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如表1、表2所示)。如表1所示,2020年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为21.54,与2012年(22.67)相比下降4.98%,这一点在广西与全国和西部省份的对比中也得到了印证,202年广西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23位,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7位,这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和2019年相比,2020年广西被宁夏(21.83)和青海(21.95)两省超越。排名在广西之前的西部省区还有陕西(30.22)、重庆(29.38)、四川(28.5)、贵州(24.23)此外,云南比广西排名稍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为20.92。创新绩效方面,2020年广西综合效用值为36.11,同样低于2012年的33.46,虽然在全国的排名不变,都是第18位,但在西部地区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位下降到了第5位,落后于重庆(44.37)、陕西(44.15)四川(42.7)、贵州(37.03)四省区,云南(33.46)紧随广西其后,排名西部第6位。企业创新方面(如表2所示),2020年广西效用值为17.32,比2012年(22.69)下降23.67%,在全国的排名也从第22位下降到了第2位,相应地,广西企业创新能力在西部12省区的排名也从2012年的第5位下降到第8位,这表明,2012年以来广西企业在应用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利用新工艺,以及制造新产品等方面的能力略有下降,目前已被云南(20.16)、贵州(21.11)、宁夏(25.62)、青海(21.05)四个省区超越(内蒙古由2012年的西部第1下降到了2020年的西部第10位),重庆、四川排在西部前两位创新环境方面,2020年广西效用值为20.38,同样低于2012年的21.64,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6位下降到第2位,在西部地区的排名也由第5位下降到第8位,落后于陕西、四川、重庆、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仅高于贵州甘肃等其他省市综上,2012年以来广西的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水平和区域创新环境等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出现了小幅下降,表明多年来广西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这一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从基础数据看,多年来,广西在研发投入、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创新培育,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表3所示)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效率并未随之增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目前影响广西科技创新政策落地还存在很多堵点、难点和盲点问题,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显、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集聚和储备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不健全、营商环境有待改进等,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思想认识层面,主要表现在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够强烈,“等靠要”等思想仍较为严重。结合广西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本文借鉴黄群慧(2017)、张林、温涛(2020)等学者的测度方法和思路,从各省GDP中剔除房地产业增加值和金融业增加值,计算得到2012-2020年全国各省区实体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平减处理,并以2012年为基期)。我们发现(如表4所示),从实体经济绝对规模上看,广西与重庆总体相当,但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却存在很大差别,重庆无论是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都始终排在西部前三的位置,而广西仅排名第7、第5、第8和第8,说明广西实体经济具有较强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特征,创新驱动力度不足。此外,四川、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实体经济规模总量都远远领先广西,而云南、贵州与广西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从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来看,贵州目前已领先于广西和云南,基本排在西部第4、第5的位置,但创新环境排在西部第10位,说明贵州目前的科技创新实力提升主要依靠政府驱动,其市场和企业驱动力相比其他省区稍差。广西与云南目前在创新实力和创新效率方面基本旗鼓相当,各有侧重。四川、陕西两省不仅实体经济的总量远高于广西,而且其创新驱动的效率也领先广西很大一段距离,内蒙古实体经济规模排名西部前三位,但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排在西部第10左右,说明内蒙古的实体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要素驱动,未来转型压力较大。现有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里,目前,内蒙古与广西的实体经济规模排名前两位,领先其他自治区较多,科技创新驱动实体经济效率方面,宁夏近年来表现突出,在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企业创新方面已超过广西,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其他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紧随其后。
2结果讨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在对现有测度模型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后,决定借助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进行多维度评价,为此,本章选取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创新环境等四个指标对广西的创新实力及其在全国和西部地区的相对位序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2012年以来广西的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水平和区域创新环境等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出现了小幅下降,表明多年来广西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2)多年来,广西在研发投入、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创新培育,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基础指标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效率并未随之增强,可能的原因在于,目前影响广西科技创新政策落地还存在很多堵点、难点和盲点问题,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显、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不健全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思想认识层面。(3)结合实体经济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从实体经济绝对规模上看,广西与重庆总体相当,但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却存在很大差别,重庆无论是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还是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都远远领先广西,表明广西目前实体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强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特征。(4)西部其他省区中,四川、陕西两省在实体经济总量与创新支持效率两方面均领先广西。(5)云、贵两省虽总量不及广西,但二者在创新效率方面已迎头赶上,尤其贵州已全面超过广西,这一点值得警醒。(6)现有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目前广西在实体经济规模方面不如内蒙古,但在创新驱动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宁夏近年来表现突出,在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企业创新方面已超过广西,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其他如新疆、西藏紧随其后。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研究制定了各种政策、规划和指导意见,但政策传导和落实的成效往往在基层执行部门打了折扣,未来应当始终坚持终端见效意识和责任主体意识等,政策执行重落实重实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广西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进而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政策创新方面看,下一阶段应当从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科创人才集聚新高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努力。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7,(09):5-24.
[2]张林,温涛.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03):47-66.
[3]袁晓玲,王军,张江洋.高质量发展下城市效率评价———来自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6):62-70.
[4]许桂华,彭俊华,戴伟.房价波动、挤出效应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基于省际空间面板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7(08):23-37.
[5]任世鑫,谢志祥,李阳,等.中原经济区城市效率时空格局演变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02):147-154.
[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
作者:樊光义 单位:广西大学经济学院
- 上一篇:工程教育模式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应用
- 下一篇:进出口对产业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