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可视化运用策略

时间:2022-05-19 11:33:18

导语:语文教学可视化运用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教学可视化运用策略

何谓可视化?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借助科技手段,运用图画、视频以及表演等载体,推促教学内容可视化,以便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继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升其感知与分析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视化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学生通过图像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毕竟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思维较为形象具体,对可视化内容较感兴趣。本文结合实际,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为例,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视化运用策略,以便参考。

一、引入可视化元素,激发学生动力

相比其他教材,统编教材增添了不少古诗词,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词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学生也许能够熟背,但很难走进古诗词意境之中。但在其导入中,可以引入可视化元素,植入与课文有关的视频、图画,以便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助推他们走进课文。【课例】《敕勒歌》可视化策略在导入中播放草原相关视频,伴随轻柔舒缓音乐。(教师随着视频播放,用自己的语言依次描述美景)师:草原真大呀,一眼望不到边;草原真美呀,天是蓝的,山是高的,地是绿的,水是清的……远处,阴山、草原与蓝天衔接;近处,牛群、羊群点缀其中……(三分钟之后,通过视频依次出现诗句,并配音朗读)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词教学有点枯燥,学生兴趣不大,自然也无法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编者进行深度共鸣。但在其导入过程中,巧用草原相关视频,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壮观的草原美景图。通过视觉的刺激,也必然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愫;当教师进行配图解说,这样缓缓渐入,在给古诗词教学营造一种意境的同时,也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课文之中。这时再逐步引入课文,由于有了之前的铺垫导入,学生兴趣也被激发,那么在其之后的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深度感知古诗词意境。

二、添加可视化动画,助推学生理解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有限,一些重点字词语句,或者一些句子练习,其理解运用大多停留在浅层,往往出现教师讲了会了,但是换到题目却又无从下手的现象。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借助一些策略,比如视频、挂图,或者教师语言描述,等等,以便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构相应画面,强化内容理解。而可视化动画却是一种较好的途径。借助可视化动画,不仅可以刺激学生视觉,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通过动画形式,演绎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助推他们理解掌握。【课例】《语文园地五》可视化策略运用动画视频演绎扩句。多媒体出示“葫芦藤上长出了绿叶,开出了小花”。(动画演示:葫芦藤慢慢地生长,慢慢地长出绿叶,叶子越长越多,接着又逐步开出几朵白色小花,小花越开越多……)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葫芦藤越长越长,叶子也越来越多。看看这个句子,也可以把它拉长,究竟怎么做呢?(动画演示:在长叶子、开花画面地方,慢慢引申出空白地方,让学生填空)扩句,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确有点难度。一方面他们还不太理解句子结构,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怎样扩”“扩什么”。如果教师啰嗦讲了一堆,学生也许能够明白,但错误率必然很高。而案例却别出心裁,借助可视化动画形式,将需要扩充的地方以及内容,通过动画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填空;最后再引导学生对比前后两个句式,让学生明白扩句的妙处。这样既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精彩,也能助推学生攻克难点。

三、创设可视化扮演,唤醒学生体验

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尤其是二年级学生,更是离不开模仿。而肢体表演却是最好的模仿策略。针对一些内容较为单薄,主题相对抽象的文本,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进行肢体表演,可以鼓励学生编课本剧,或者分角色朗读,等等。通过肢体语言,创设可视化扮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内心的参与欲望;还能强化师生互动,借助肢体强化记忆理解,为其学习持续深入奠定基础。【课例】《黄山奇石》可视化策略借助可视化扮演各种启示形象。师:同学们,奇石是黄山的四大奇观之一。同学们说说,有哪些奇石?生: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生:还有金鸡叫天都,等等。师: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些名字中都带有一定的动作,比如“猴子观海”中有“抱、蹲、望”等动作,我们现在请个同学,上来做一做。(学生扮演“猴子观海”动作)师:还有其他奇石呢?我们也请人在座位上分别演一演?(学生扮演各类奇石动作)《黄山奇石》这篇写景文章,虽然语句优美,很有特点,但离二年级学生生活较远,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在案例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扮演相应动作,通过望“词”生意,再到学生动作模仿,在这过程中,较好地融入了他们的理解。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较好地助推学生理解重点字词,理解奇石样子,也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为其进一步进行语言训练创造条件。

四、巧用可视化图片,引导学生总结

概括与总结,较为抽象,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复述、概括与总结能力,不仅是语文单元要素的要求,也是推促他们思维从具体到抽象,强化其深刻性的主要途径。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篇幅较长,直接让其复述,是有一定的难度。在这过程中,呈现一些可视化图片,不仅可以起到视觉调剂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助推他们培养记忆,提升言语表达能力。【课例】《风娃娃》可视化策略借助可视化图片帮助学生复述文本内容。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风娃娃》这篇课文,现在我请人说一说,风娃娃到过那些地方?生:田野。生:河边。生:广场。(教师跟着学生回答,依次呈现“田野”“河边”“广场”画面)师:现在我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说一说,风娃娃先来到了那里?遇到了谁?怎么做的?结果又怎样?《风娃娃》这篇课文内容较长,涉及事物较多,如果直接让二年级学生进行复述,那不亚于一次背诵,对于他们来说,难度较大。但是在案例中,借助可视化图片,将文本相应分割成三个场景,接着在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内容,结合所学的文本,再融入他们自己的想象进行复述,最后引导学生将三个场景串联起来复述,这样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复述任务,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达到语用训练的目的。

五、自制可视化笔记,提升学生素养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针对二年级,固然没有进行习作训练,但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写话训练,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为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写话,乃至写作奠定基础。从教材编者目的来看,需要培养学生猜读、跳读、略读等阅读能力;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来看,更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而指导他们制作可视化读书笔记,则有利于巩固他们阅读习惯培养,激发他们写话,乃至写作兴趣。【课例】《没头脑和不高兴》可视化策略借助可视化插图形式制作读书笔记。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读了哪些童话故事?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生:《逃家小兔》。生:《猜猜我有多爱你》。师:今天我们来读一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由于篇幅较长,可以先看看目录,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读一读,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或者句子,用笔画出来,然后再加上一两句自己的感想。(学生制作绘本笔记)由于经过学前教育,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想象画一画儿童画。鼓励学生在读完故事,或者一本书后,选择画一画,不仅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助推想象力的培养。当然这里的绘画,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多幅,可以表达书本内容,也可以表达学生自己所想,形式多样,关键是要让学生坚持下去,时间长了,自然又是一本自创绘本读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读书写笔记的习惯,为其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基础。总而言之,针对二年级学生,利用可视化教学策略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二年级运用可视化策略,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激发兴趣,助推理解,巩固知识,提升素养。可视化只是一种策略,而不是根本,不能为了可视化而可视化。只有根据课堂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可视化策略,充分挖掘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助推课堂精彩生成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葛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