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策略

时间:2022-05-19 09:12:30

导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策略

【摘要】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问题,并提出教学优化策略:从语言建构与应用着手,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与情感;从提升人文情怀入手,给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从审美鉴赏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从文化传承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思政教育

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严重限制了高校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可以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入手,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潜在的思政教育价值,并做好思政教育的渗透工作,从而有效弥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不足,提高高校育人质量。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的一门人文课程,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延续中学时代的语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加大学生的人文底蕴。事实上,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教育作用远不止如此,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对思政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以理论教育为主的传统思政教育起到的教育效果越来越差,高校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动力也愈发不足。究其原因,是高校学生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下,每天能够接受海量的信息,因此信息接收“阈值”越来越高,只有那些有趣、新颖的信息以及信息传递方式才能吸引其注意力,而思政课程在教学信息传递方面仍以单调的理论灌输为主,再加上思政语言表达比较严肃甚至有些刻板,这种落后的话语系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则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从语文课程本身来看,其既是人文教育,也是审美教育,通常会将价值观、教育知识以美学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情感上打动学生,因而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比如,同样是向学生展示“何为坚定理想信念”,相较于思政教育课程从客观角度进行阐述,大学语文课程则以诗词形式呈现出来,高校学生在实际学习认知理解时往往会更喜欢后者。这就体现了大学语文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作用。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现状来看,依然面临以下问题。一方面,很多大学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尚未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和价值,因而对思政教育的融入不够重视。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难以开展思政教育。实际上,语文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民教育组成。通过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不但能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能塑造学生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和审美情趣,树立坚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大学语文课本中包含很多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且这些作品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当代文学作品等。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只要教学方法得当,便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开展思政教育。如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屈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与道德情操,《论语》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家庭、国家的联系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是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这就需要大学语文课程教师积极转变观念,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潜力,并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和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大学语文教师虽然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具备的思政教育价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不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将大学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充分发掘出来,最终限制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是与启迪其对文学的审美感悟过程相伴相生的,它既有着与思政课程同构的“显性”因素,又以其文学的审美特性而发挥着“隐性”功能,在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其“显性思政元素”,实现二者的融合与有效渗透。要将思政教育很好地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大学语文课程授课教师立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三、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从语言建构与应用着手,培养学生爱国思想感情

语言建构与应用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思政教育融入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文本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以爱国主义思想内容作为语言建构的对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学生爱国思想感情的培养。比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主题,让学生围绕该主题进行深度思考,将爱国情感付诸语言表达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同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写作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笔书写自己对“家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经据典,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古籍,比如《论语》《孟子》等,由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并从中有目的地提取一些与爱国思想有关的政治教育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无论天下如何分分合合,爱国都是不变的主旋律。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成功渗透思政教育。

(二)从提升人文情怀入手,给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人文情怀和思想境界的发展与提升。在面对传统文化时,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现代思想辩证统一地看待这些文化,避免误入歧途。因此,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给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在具体实践方面,教师可结合高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编排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并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思政教育主题,比如可以分为“仁者爱人”“家国情怀”“以史为鉴”“热爱生活”等多个主题,不同主题包含相应的内容,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文章,在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获得思想情感上的熏陶,学习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在进行语文课程内容编排时,教师要注意编选具备思想教育功能的经典名篇,让学生在学习经典名篇的同时,在思想上获得启迪。如教师可以精选一些优秀传统文学作品,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苏轼词作赏析为例,从教学目标的提炼、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索。苏轼词作赏析这部分内容仅用2个课时不可能讲完,因此,笔者选择了几首反映苏轼心态变化的词作来快速讲解。在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时,经历了一场政治迫害的苏轼虽然内心愤懑而痛苦,但他并没有倒下,而表现出一种超然、旷达、恬淡的精神,因此才有了“江海寄余生”的希冀;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苏轼已然释怀,因此有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喟;在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苏轼更加从容豁达,因此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笔者引导学生对这几首词作进行赏析,感悟他大爱大德的家国情怀和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笔者还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对应课程读、写模块,组织全校性学科竞赛,拓展课程内容,延伸教学场所,营造浓厚的大语文学习氛围;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但又不能局限于课堂,课外的拓展延伸是对主阵地育人功能的辅助与补充。因此,利用班级QQ群可以将课程思政空间进行拓展延伸。笔者在群里与学生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时刻提醒学生不负韶华,鼓舞他们的奋斗激情;还经常通过图片分享美好的人和事,从精神上滋养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品德高尚、胸怀宽广、志向远大、关爱民生的人。

(三)从审美鉴赏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文本阅读教学入手,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例如,在开展《满江红·写怀》诗词阅读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鉴赏,同时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合适的古风配乐,并在配乐下带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者保疆卫国的坚定信念,体验奋勇杀敌的壮志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以爱国情感为主基调的诗词,引导学生就这些诗词所展现的情感与思想进行深度的讨论,并动笔写一篇爱国主题的作文。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也分别进行了影像化创造,可以为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审美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带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思政教育渗透。例如,在开展《阿Q正传》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引导学生从影视配乐、影视画面等角度入手,探讨在当时中国社会背景下阿Q诞生的过程,感受当时社会的保守、封建等社会现象,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阿Q以及整个未庄的大环境进行审美观照,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并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渗透效果。

(四)从文化传承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核心要务,需要教师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作者传递的人文情怀及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学教师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引导学生自觉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被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也被评价为“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通过课堂研讨,学生认为“伊人”可以是唱者思念追寻的爱人,可以是一生难觅的知音,也可以是终生追寻的理想、信念。《蒹葭》全诗三章,重章叠唱,蒹葭的苍苍、萋萋和采采,伊人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坻等,每一个不同字句都联系着春、夏、秋季节与情感的变化。通过教师的文本解读、示范朗诵,学生用心感受到这首诗歌表达了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深沉、绵长的情感;通过分组诵读、教师点评,学生细细品味了汉语言的音韵、节奏、意境之美,体会中国诗歌悠久的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的认同感。此外,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在注重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彰显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起到良好的思政教育引领作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例如,教师结合实际课程教学内容,举办诗词吟诵、飞花令、唱红歌等活动,通过上述形式丰富、趣味十足的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彰显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既能达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目的,又能够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蕴含着重要的导向功能价值,因此需要教师从大学语文教学入手,进一步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并采取有效策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做好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从而进一步凸显大学语文教育价值,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荆丽敏.结合思政教育探究大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德育[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2).

[2]吴小利.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语文思政教育功能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0(5).

[3]吴海风.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J].文存阅刊,2020(1).

作者:刘莹莹 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