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分析

时间:2022-05-19 08:27:57

导语: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分析

摘要: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不仅承载着审美教育的职责,还承担着德育的功能,这是由音乐课程自身属性决定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需要经过各个教育阶段,中学阶段作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合理开展音乐教育,面向学生实施音乐启蒙与指导,能够加强学生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丰富其内在情感体验,有效帮助学生塑造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学校深挖音乐课程蕴含的德育功能,并推动两者有机结合,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活动展现音乐教育的优势。
关键词:以美育人;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

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中学教育迈进新的发展阶段。中学音乐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行与审美素质。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且音乐风格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德育功能。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深入分析与发掘不同的音乐内容,加强音乐课程所具备的德育功能,从而积极影响学生的道德素养与艺术素质,持续深化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将以美育人、以德育人落到实处。中学音乐教师应正确认知德育工作是所有课程教学的根本所在,积极承担美育和德育职责,以音乐活动为依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以美育人,中学音乐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德育和音乐教育目标相同。一般来说,德育与音乐教育在价值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且在两者融合中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学阶段的教育方针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群体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为基本目的,中学音乐教育与德育工作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内容。其中,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群体的音乐艺术素养,引导学生在艺术审美中陶冶情操,推动学生不断追求与崇尚艺术美,提高自身境界。而德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成长为国家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德育和音乐教育目标相同,尽管两者在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两者互为补充与兼容。因此,在中学音乐课程当中渗透德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教育价值。2.音乐课程是德育内容的重要载体。中学音乐课程是德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借助音乐作品的演唱与欣赏,能够让学生和音乐产生情感共鸣,视听感官与自身情感受到强烈震撼,从而在道德品质和音乐素养层面受到熏陶。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音乐引起的情感体验最具直观性。当一段旋律、节奏或者和声进入耳朵时,学生便会生成情绪层面的反应。缓慢的低音区音乐旋律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悲伤,快速且明亮的旋律则会让学生感到快乐和轻松。因此,学生可通过直接体验来感受音乐作品所具备的深刻内涵,进而对自身道德与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聆听和欣赏音乐作品能提升学生的德育效果。另外,音乐教育是借助师生间教育和学习的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群体音乐素养发展,提高学生对于现实世界和生活的认知水平,推动想象力不断发展,在音乐情感体验中强化审美素养。音乐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在音乐课程中深挖德育资源,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的音乐联系,实现德育和音乐教育的互动。因此,音乐课程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德育的重要使命。

二、以美育人,中学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

1.有助于优化音乐课程德育环境。一般来说,在中学音乐课程中,改善德育环境是优化德育成效的重要手段。从微观视角来看,音乐呈现的德育环境优化,涵盖文化环境、物化环境以及行为环境。换言之,音乐是诸多环境优化的关键要素。其中,在德育的物化环境中,音乐课程作为映射德育内容的主要象征物,对德育提出了一定要求;在行为环境中,音乐借助作品节奏与旋律,引导学生载歌载舞,以此来映射德育元素,从而生成德育行为,陶冶学生情操、熏陶学生心灵;而在德育文化环境中,音乐是现实生活的浓缩与映射,模拟实际生活情境是德育工作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宏观视角来看,与时代特点相同的曲调和歌曲,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面貌,这是学生通过音乐形式认识时代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德育内容的重要载体。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学音乐课程是实施德育活动的重要媒介。从学生视角来看,一方面,音乐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中,合唱形式有着重要价值。音乐合唱要求各表演主体互相协调配合,通过协同努力完成音乐作品表演,这种形式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另一方面,音乐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调试自身情感和情绪。音乐隶属情感艺术范畴,不同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生成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优美舒缓的音乐作品可以抚平学生焦虑、紧张的心情,古典优雅的音乐作品可以为学生带来舒适感,而慷慨激昂的音乐作品则可以使学生保持激动的心情。音乐教师要深度发掘不同音乐作品的德育功能,体现出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群体情感与情绪的积极调节作用,推动情感教育在音乐课程中的有效渗透,落实以美育人,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音乐教师还可借助鉴赏和聆听高雅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并参加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感知、领悟真善美,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提升其整体品位。同时,审美教育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群体的德育,加强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以美育人,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的实现对策

1.深挖音乐作品情感内涵,滋润学生内在心灵。中学音乐课程包含的音乐作品以及教师为完成音乐教育要求而补充的声乐作品都十分优美,这些旋律与歌词可以深刻启发学生,并且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供有益条件,同时以浓厚与热烈的情感为依托,滋养学生的心灵。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抄写有意义的歌词,认真品味并感受作品的旋律和节奏,深入感知作者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所想表达的情感。比如,在《歌唱祖国》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抄写感触较深的歌词内容。在此基础上,音乐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况,表达自己在这段歌词中得到的感悟与启发,进而对学生群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意识。2.创设浓厚音乐教学氛围,深化德育工作。音乐教师要在课堂教育实践中为学生群体提供优质的音乐学习条件,重视打造音乐课堂环境,为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有效帮助。愉悦且宽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解放学生心灵,同时可以对学生实施德育方面的引导与情感层面的支持,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创设音乐教育环境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转变以往教育理念,深入发掘音乐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和优势,借助和学生群体的交流互动,明确学生群体对音乐教育和德育的实际诉求,让学生在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作品蕴含的道德情感。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也要重视组织开展生生合作与师生互动的课堂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推动双方思想碰撞及情感交流。比如,在《命运交响曲》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表达自身在聆听钢琴曲后的所思所想,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深入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从而意识到并非所有人的生活都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在面对打击和挫折时,要凭借自身的顽强意志与坚定决心和命运抗争,才能获得成功。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元素。中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与积累,已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于事物也具有一定的想法和判断。但是,若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只是积累学科理论知识,而并未将其外化成实际行动,便会产生学习与理解停滞于表面的状况。这对音乐课程教学和德育的融合提出了挑战,同时增加了德育工作的落实难度。针对此种状况,音乐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音乐教育的同时,面向学生群体实施德育,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境界,并转变学生群体被动且消极的学习态度,将实践平台真正作为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的有效延伸。比如,在《走进新时代》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邀请行业专业人士演绎该作品,或者依托这部作品组织主题演讲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强化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与发展的认知,从而让学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4.引导学生鉴赏音乐作品,促进音乐与德育融合。中学音乐课程内容包含诸多富有正能量且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学生鉴赏与品味这些音乐作品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德育元素在中学音乐课程中的渗透难度,从而成功获得情感层面与思想层面的教育。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群体欣赏和感受音乐作品时,应激励学生深入发掘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明确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转变学生群体对音乐课程知识学习的消极态度,让学生在音乐品鉴过程中不断提升德育素质与鉴赏能力。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鉴赏和聆听《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时,为使学生群体在欣赏和聆听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与直观的认知,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国家的壮丽风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搭配音乐旋律,使学生在听觉感官与视觉感官上获得双重享受,强化学生的爱国精神,加强其民族自豪感。综上所述,音乐可以触动人心的重要原因是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具有较强的熏陶与渗透作用,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与艺术素养,进而突出音乐教育所具有的德育功能。面向学生开展音乐教育,把音乐课程所具备的德育功能切实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出来,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内在体验,推动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一舟.试论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及其鉴赏课教学模式[J].艺术评鉴,2020,(1).

[2]钱晓燕.论初中音乐课程德育资源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现代教育,2019,(11).

[3]柳娜娜.高中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及实现策略[J].北方音乐,2020,(10).

[4]李傲翼,谭周婷.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音乐课堂德育渗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

[5]张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4).

[6]钟子盈.如何把德育工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渗透到高中音乐教学中[J].北方音乐,2019,(9).

作者:杨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