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与实践

时间:2022-05-18 15:26:13

导语: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与实践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目前,“课程思政”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高校的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本论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全面分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重点挖掘该门课程思政元素,探讨将知识传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设计,发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一、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其最初的想法是: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该理念提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即“三全”育人)育人格局,发挥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等育人功能,形成协同效应,形成合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几年来,国内各级各类教学机构均在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发表了比较多的课程思政相关的理论文章,有些着重讨论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比较,有些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索,还有些从管理层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再有就是结合具体课程,提炼挖掘这些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加以总结和推广。比如电力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燃烧学、单片机技术等课程均有相关的研究文章,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案例,颇具借鉴意义。近两年,各高校开始开展课程思政课题研究,有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的,有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方面的,也有针对某一门或一类课程建设方面的。有些高校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比如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课程思政”如何无缝对接专业课程,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在探寻“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国外目前还没有明确地提出课程思政概念,但是欧美有些国家存在着与我国的课程思政相同功能的教育模式。比如,在美国常春藤名校斯坦福大学,迈克伦南教授在讲授MBA课程的时候,开设了名为“商业世界:通过文学的道德和精神追问”的课程。另外,许多国外高校还开设专门的诸如公民教育、品格教育、宗教教育等课程作为德育课程,以及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除课堂教学外,美国的德育课程更注重校园活动和社区服务,也就是实践育人,通过社会实践深刻理解德育目标与内容,促进学生行为与思想的发展变化,打造为有道德的人。美国的“公民教育”,英国的“道德教育”类似于我国的思政教育。英国注重礼仪、仪表和个人品行的培养,新加坡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工科类非电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很多高校在第一学期就开设该门课,因此,实施好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的专业伦理教育、工匠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

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因素,直接担负着课程思政的重任。课程思政是对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的要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不例外。课程思政关心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内在的思想,课程思政最根本地是要把这些课程专业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性挖掘和展示给学生,唤醒、激活和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建立起正确的“三观”,进一步健全自己做人做事的品位、风格、素养和德行。担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从思想深处要重视和接受课程思政的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全面重塑课程标准,把思政目标纳入教学目标。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程教学中,使该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二)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问题。主观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偏差。有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思政会影响原有的教学内容和质量。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一门高质量的课程应该具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充分的思想交流;应该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碰撞;应该具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应该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还应该具有坚定的使命担当。只有这些元素都具备了,这门课程才有了灵魂,才能算得上高质量的课程。还有教师认为课程思政的说教会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一门好的课程应该传递知识的力量、科学的优美、工程的伟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科自豪感、专业优越感、国家责任感。真正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是蕴含着正能量的,和课程思政是相匹配的,是充满热情和感染力的,不会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的。客观方面反映在操作层面上,有些高校和有些教师把课程思政硬生生做成了“学科+思政”模式。这里需要明确一下,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有些高校实施课前思政三分钟,就是在专业课前三分钟专门集中讲授思政内容,然后再接着讲授专业课内容。而且这些思政内容与专业课内容并没有一定的相关性,活生生把课程思政生搬硬套到了专业课上,形成了“思政”+“专业”模式。这样做的结果,不但起不到育人的作用,反而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有些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中思考不够、挖掘不够,把专业内容中蕴涵的思政元素提炼的不准确、不充分,出现了课程思政和专业内容“两张皮”现象。没有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课程思政追求思政之“盐”不着痕迹溶于专业之“汤”,而不是“油”漂于“水”。

(三)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而言,其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学识背景、治学态度、人格魅力、品行习惯、言谈举止等都一定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专业课教师除了要懂专业知识,还得拥有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想、更广泛的涉猎、更丰富的阅历,才会有课堂“引政”的底气,才能更好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为了实施好课程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精神饱满、激情四射,不能出现消极、负面情绪;严格守时、大胆管理,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处处体现爱党爱国情怀,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把专业知识搞精通,课上好;积极进取、终身学习,永不停息提升自己;表里如一、慎独自律;全身心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近三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由传统的教室授课转入线上教学,利用学习通、钉钉会议、腾讯会议等媒介来实现网络教学。老师和同学不能面对面交流,无法掌控学生听讲状态。利用技术手段签到、签退考勤,“强迫”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也是课程思政的内容。

(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通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分析,挖掘提炼爱国情怀、文化认同等文化元素,科学史、技术史、专业史等学科元素,道德、法规、规范等社会元素,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元素,发现美、创造美等美学元素。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给出了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五)《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案例示例

课程思政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程思政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爱上《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在更新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提升思想层次和审美情趣。这就需要在教师备课时把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进去。以电工电子技术中的一小节理论课“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阐述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本小节的知识目标:(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征。(2)初步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及理想特征。(3)熟练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思政目标:集成电路是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上。我国由于暂时还未拥有芯片核心技术,从而受制于美国,动辄相关企业被美国“封杀”。从而进一步激发我国高校学生学习动力,刻苦钻研,尽早攻克芯片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该节课的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不是给课程贴标签,是立德树人在教学体系中的具体体现。课程思政实施得好不好,教师起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作为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钻研专业知识,提升课程思政业务能力,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探索、实践。

作者:杨龙 张德龙 李海军 蒲永卓 张映梅 单位: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