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路径

时间:2022-05-18 15:13:48

导语: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路径

2021年国内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内仍是一场持久战。疫情冲击着全球经济复苏,给国内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新型办公模式大大缩减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而2021年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另国外应届毕业生也改变了原来的择业地域,选择回国发展,这大大增加了国内就业压力。以上因素层层相扣,对2021年高校充分高质量就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必要性分析

(一)党和政府的重要战略布局,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长期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新思想、新政策、新技术的推行者、践行者。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关乎着社会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国家综合实力能否实现质的飞跃。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强调高校稳就业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提出应多管齐下、多策并用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高质量就业已然成为现阶段党和国家重心所在。

(二)新经济发展形势推动就业同步转型

经济增长的放缓,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不再停留在“量”的追求,更偏重于对“质”的发展。经济衰退与市场供需失衡严重制约就业稳定形势,推动新经济形势下就业同步转型。在诸多压力下,高校应立足大局,提高思想站位,贯彻落实国家对稳就业的战略部署,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确保稳定高校就业大局。

(三)高校毕业生“新就业思想”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最难就业季”等网络热词反映了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不仅体现出“供过于求”的市场现状,同时毕业生也对就业岗位提出了高要求。就业随着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经济的发展,已不再是广大毕业生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美好期望。

二、盐城工学院就业现状

本文针对盐城工学院应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5份。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签约单位

关于签约的工作单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调查。一是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域,留江苏本省工作的较多,占总人数的7986%,选择省会或者发达城市(北上广深)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1135%,表明工学院大部分人才选择留在经济发展好、社会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多的省内。二是毕业生单位性质方面,民营企业占据较大,占总比的8235%,国企事业单位占据966%,三资企业达到798%。这表明改革开放,国家对市场的开放和政策支持,孕生出许多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三是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方面,先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是专业技能,最后是工作经验和发展潜力。这表明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样也要加强专业能力,夯实专业基础。

(二)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

从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程度来看,盐城工学院整体专业对口率较高,选择与专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专业的工作难找。另学院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和软件工程,与国家目前大力发展的行业基本一致。

(三)工资水平

从工资水平来讲,平均月工资为4581元,低于求职时的期望工资。其中,理工类毕业生工资明显高于文科类。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技等第三产业薪资水平较高。公务员工资普遍高于其他职位从业人员。可见专业选择、职业发展方向选择对工资的影响较大。

(四)工作保障

从工作保障来看,享受“五险一金”比例为7619%,其中医保享受比例几乎全覆盖,公积金享受比例还有待提高。从对工作的满意度来看,8077%的学生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还是体现在薪资待遇上。这表明我国社保推广力度大、范围广。但就学生的薪资满意度方面仍需帮助学生精准定位自身能力,尽快适应职场。

(五)职业发展

从职业发展来看,4376%的学生对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识并为之努力,4233%的学生只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偶尔考虑过占1189%,完全没有考虑过的占202%,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职业发展规划,需要高校加强在这一方面的引导。

三、影响充分高质量就业因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是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水平、实践经历、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等综合表现。就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在岗位选择上的不可替代性,以及企业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信赖。毕业生缺乏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以及职场适应能力。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阅历等,一个积极向上、任劳任怨、干劲十足的毕业生更深得企业的信赖。而大部分学生更多地呈现出自我封闭状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三是学生的择业观,包括对未来职业的清晰规划以及积极就业。大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深刻,在求职过程中“不就业”“慢就业”现象愈发突出。部分学生就业意识淡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求职心态消极,求职依赖性大。

(二)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是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未充分发挥创业就业课程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引导作用。高校仍存在师资不足、师资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学引导内容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课程设计未能与实际接轨。二是校内外资源以及声誉还有待加强。部分学校校内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相对缺乏对学生提供高水准就业平台,加之,学校综合实力、知名度相较于“985”、“211”、双一流高校还相对较弱。

(三)就业单位的影响因素

一是就业单位缺乏完善的人力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对于毕业生而言,良好的升职加薪体系、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和谐上进的工作环境是择业选择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而现很多用工单位“说空话”、管理体系混乱、企业文化不明确、校招缺乏热情,这些种种表现都打消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二是就业单位存在就业歧视,企业在法律不认可的前提下,对毕业生分为三六九等,尤其是优质企业对“985”、“211”工程的过度依赖,导致很多普通高校毕业生很难进入所谓的“贵族圈”。另外男女歧视,剥夺高校女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的公平性。另也有部分单位为了稳定员工,实行户口限制,这大大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三是就业单位就业责任意识不够。部分企业为了用最少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企业价值,经常剥削员工福利,侵犯员工合法休息权,这对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学术性教育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而技术性人才严重短缺,毕业生自身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轨,从而导致就业结构性失衡。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复苏,企业纷纷实行“缩员减负”,就业不确定因素大增,后期学历与薪资失衡将是常态。

四、充分高质量就业路径探究

(一)夯实专业基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毕业生作为充分高质量就业的主角,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已经迫在眉睫。现如今社会普遍出现的“不就业”“慢就业”现象一是高校毕业生对自身缺乏深刻的认知,二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学校论成绩,在社会看综合”,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忧患意识,需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晰的规划,需要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晰的认识,要夯实自身基础专业知识,加强自身实践能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为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争一席之地。

(二)加强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2021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用工难已成为社会问题。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能力,积极挖掘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对用工单位制定例如应届生就业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就业促进制度,缓解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帮助毕业生就业;另外通过疫情发现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社区工作人才短缺,适当拓宽该领域职位并提供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新四军铁军精神,面向基层、面向国家最需要的领域就业,从而实现社会价值。

(三)加强优质校企合作,优化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用工单位是就业体系中“活的灵魂”,学校作为连接学生与企业的中间桥梁,要切实保护好双方的利益。在学生追求就业稳的背景下,高校一是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多方洽谈,培养教育方式要积极响应企业要求,帮助学生赢在就业第一平台上。二是高校要发挥地方效应,与当地优质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建立实习基地。三是要抓住新冠肺炎国家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偏爱,鼓励他们增强自身综合能力,积极投入公务员、事业编队伍,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另外,学校要重视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增强意识形态教育,鼓励学生转变就业方式,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给他们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就业。

【参考文献】

[1]桂腾茸.浅谈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途径[J].科技风,2020,12:210

[2]景毅,李嘉东,陈玉芳.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实现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以四川省高校为例[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0,28(2):46~51,45

[3]康程程.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65~66

[4]梁艳华,沈庆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职业指导对策[J].海峡科学,2020,5:71~74

[5]刘小杰.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路径———评《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训读本》[J].教育与职业,2020,24:119

作者:周良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