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视角族服饰文化英译策略
时间:2022-05-17 09:39:48
导语:文化翻译观视角族服饰文化英译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畲族服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含畲族特色文化因子。文章以文化翻译观为视角,挖掘畲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探讨畲族服饰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花纹样式名称、族内崇拜对象名称及畲族服饰外宣语等畲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用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和形合法,力求译文从文化角度保留畲族特有的文化信息,并保证译文的可读性,从而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文化旅游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服饰;文化翻译观;翻译策略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畲族服饰,在海外却鲜为人知,国外英文资料极其匮乏。国内对畲族服饰文化翻译的研究较少,空缺颇大,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深。畲族是福建省内主要的少数民族,畲族服饰外宣翻译研究,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使畲族文化“走出去”,树立民族形象,扩大海外宣传。
一文化翻译观
20世纪80年代,翻译的文化转向逐渐成为翻译领域的焦点之一。以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t)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需求和翻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文化翻译观”[1]。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认为翻译不是静止的、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文化内部和跨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还包括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习俗、信仰等。翻译的目的是交流,将文字转化为目标语言时,要做到二者之间能相互沟通交流。巴斯奈特把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比作是人的身体和心脏,密不可分[2]。在了解语言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内涵。文化翻译观突破并拓展了传统上所认为的翻译中的语言单位,即单词、词组和句子,提出了文化是翻译单位。因此,要求译者不是简单地关注语篇,而要注重文化传递,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特点。目前,我国文化翻译观多运用于文学翻译当中,但在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翻译中的运用较少。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外宣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福州畲族服饰文化负载词英译需要以文化为基本,达到突破语言限制、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鉴于此,文章在文化翻译观视角下,探讨如何优化畲族服饰文化负载词英译,让世界了解福建畲族服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二畲族服饰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畲族服饰样式独特且种类众多,不同地区的畲族服饰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与当地文化发展、族群文化认同、汉化程度等有关。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根据族群的信仰、图腾和精神世界等,畲族服饰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图案、样式。例如具有强烈代表性的畲族女性传统服饰—“凤凰装”。服饰具有传达精神思想、文化内涵的功能;服饰是承载民族身份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工具;服饰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服饰名称往往反映着文化和历史,挖掘畲族服饰文化发展,有利于服饰文化翻译更加精确。
(一)畲族起源与聚居
畲族的起源说法多样,畲族服饰的历史记录出现于唐宋时期。现还没有对畲族起源统一的说法。主要的说法有:瑶族说、武陵蛮说、东夷说、越人后裔说、南蛮说和闽族后裔说。畲族在7世纪的隋唐时期有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闽南、潮汕等地的痕迹。宋代时期逐渐向闽中、闽北地区迁徙。畲族在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大量出现则是在明清时期。原住于广东潮州府凤凰山的畲族从江西东北部迁至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后约在宋元至明清中叶间迁到赣东北居住。最终,畲族于明清两代结束迁徙生活,主要定居于福建东北部、浙江南部。并在明代时期开始在山上种植蓝靛[3]。明清两个时期,畲民愈加广泛地种植蓝靛,与汉族的交往融合愈加深化,基本奠定了近代畲族服饰的样貌特点。
(二)畲族服饰文化历史发展
盘瓠传说在畲族中广泛流传,族内信奉崇拜着盘瓠。畲族妇女会佩戴凤凰样式的头饰以纪念他们的祖先,这是因为畲民们共同认为他们的发祥地位于广东潮州凤凰山。“凤凰装”起源于传说中畲族母系始祖的装束。这位始祖被称之为“三公主”。该名字带有吉祥祝福的寓意,增强着畲族人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并且畲族人民潜意识里认为畲族的女性祖先有着帝后的尊贵血统。由此,畲族女性常佩戴穿着似凤凰的衣物,在衣物上刺绣凤凰的模样,并把畲族女性服饰称为“凤凰装”[4]。由于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传递文化的方式主要为代代口传。明清以来,畲族人与汉族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畲族文化受汉文化的影响更加明显。民族融合更加深化,汉字的使用范围在畲族内变得广泛起来,与汉族的文化交融程度也愈渐加深。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男性的服饰主要为深蓝色,样式简化。蕴含着对美好、吉祥追求的“凤凰装”体现出了汉族对畲族文化的影响。汉族人自古就对凤凰有着敬仰和崇拜,认为其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三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福建畲族服饰文化英译策略
基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思想,立足推介文化和旅游传播的翻译目的,福建畲族服饰文化英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策略: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和形合法。
(一)异化法
根据文化翻译观,对文本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内涵要尽量保留,这就要求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5]。异化法是指翻译过程中,接受原文与译文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保留异国情调,忠实地将原文内容传达给读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提出的“反翻译”概念认为,异化翻译的特征是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及文化特色,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对目的语读者阅读起来感觉不通畅、晦涩的文体,以突出原文的“异”[6]。也就是说,译文要贴近源语文化而不是目的语文化。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则需要接受他国文化中的差异之处。畲族服饰文化表达有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专有词句,在英语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这时可采取异化法翻译策略,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例如,对畲族传统服饰崇尚蓝色的特点描述中有“福州西南,蓝甲天下”的说法[7]。在翻译时可利用异化法处理为“SouthwestofFuzhou,thebluedressisunderthesky.”异化处理后的句子保留原句中“天下”的语言特点,体现出中文里夸张修辞手法的特点,并且结构符合英语语法表达。从以上的例子来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异化法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原文风格。在畲族服饰外宣翻译中,使用异化法有利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让他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文化内涵。同时,也对译文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特征,要尽力去适应和理解。
(二)归化法
归化法是指采用贴近目的语读者思维、文化的翻译方法,提供可理解、阅读通畅的文章。归化法是一种本土化的、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翻译方法,有利于读者更快地接收原文本想表达的意思。奈达(Nida)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提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概念[8]。即在翻译过程中,应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自然的,符合读者逻辑的,符合该国文化的。归化法不强求读者去接受和理解源语的文化和思维模式,而是译者在翻译时将译文翻译得更贴近读者。例如,畲族传统服饰中,女子会用红绫捆绑头发。而英文中没有“绫”这一词语。在翻译“红绫”时可以说成是“ahaircordmadeofsilk”,一种丝织的头绳,描述红绫的样貌。翻译“红绫”一词时,相比起中文词句追求精炼的特点,归化法的使用凸显英文直白、清楚、准确的特点。因此,在一些晦涩难懂的词句翻译中,使用归化法,让外国读者感同身受,贴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逻辑思维[9]。归化法的作用在于能够体现目标语言民族的语言特征,更有助于读者理解译文意思。对于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词语,我们采取归化法翻译,拉近读者和畲族服饰文化之间的距离。不过,在使用归化法翻译的过程中要防止解读错误和过度解读。
(三)音译法
音译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源语的发音进行翻译,音译既保留了源语的特征,又贴近目标语读者[10]。但是在采用音译的时候,要避免发生过度异化以至于读者难以理解译文意思的情况,需要对译文添加一定的解释以辅助译文。专有名词、民族特有事物名词的翻译选择可以使用音译法。在翻译“盘瓠”时,可根据音译法译为“Panhu”。盘瓠传说是畲族民间广泛流传和信仰的神话传说。畲民们将盘瓠拟人化,尊为畲族的始祖、史歌,用畲族语传唱至今,在畲族传统服饰、图腾样式、歌谣音乐等方面都反映出畲族人民对盘瓠的崇拜。在译文中则需要对盘瓠进行解释,将其翻译为:“Panhu,asacreddogregardedasaprimogenitorofShenationality.”再如,畲族服饰中,女子盖头的“绣罗帕”可音译为“Xiuluohandkerchief,akindofwomen'sheaddress.”。并添加对“绣罗帕”样式的描述,表明绣罗帕是畲族女子的一种盖头头饰。使用音译法既贴合了源语的特点,又能促进目标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另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头饰——“髻”,是一种用红色毛线编织成高耸“凤冠”样式,是女子结婚时戴的头冠。这一头饰反映畲民们对凤凰的崇拜。在翻译“髻”时,如果采用直译法,将其翻译为“tiara”(该单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冠状头饰”)无法反映出畲族服饰的形状特点和文化内涵。此时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为“Ji,aheaddressmadeofredwoolaroundtheheadintheshapeofaphoenixcrown.,whichthewomenusuallywearitontheirweddingday.”音译法虽然显得译文太长,但在一些介绍性文章或在文章中初次提及以上文化负载词时运用音译法能更好地传递出原文的文化特色。
(四)形合法
在英汉两语中,英语讲求的是“形合”(hypotaxis),而中文讲求的是“意合”(parataxis),在畲族服饰文化翻译中,文本的外翻需要注意英语中句式严谨工整、富有弹性的特点,调整语序和选择正确的句法策略,构建出正确的语义结构。因此,文本的断句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在福州著名旅游景点三坊七巷里的畲族馆展词:“畲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这句话可翻译为“TheShenationalityhasitsowndistinctiveandoutstandingethnicculture,whichisbasedonitsinteractionandinterchangewithotherethnicgroupsduringitslonghistoryofdevelopment.”译文在翻译为英文时语序有所调整,结合了英文重点在前,原因在后的特点,在忠实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使译文读起来连贯自然,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文化和语言密切相关。文化翻译既要准确易懂,又要体现源语的语言特点。翻译的恰当与否是向外传播畲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因素。经过本文的上述讨论,总结出畲族文化负载词英译应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综合运用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和形合法,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逻辑思维,促进优秀畲族文化外宣。畲族服饰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严峻挑战,需要加大对畲族服饰文化的传播。因此,在实践畲族服饰文化英译中,应该以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为首要因素,让世界了解福建畲族服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张译丹 卢晓静 单位: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及乡村旅游发展路
- 下一篇: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