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时间:2022-05-17 08:48:40

导语: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主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该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2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各因子评分,同时分析症状群评分与SAD评分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抑郁评分分别与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呈正相关,而激活性评分分别与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主动性。

[关键词]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精神分裂症;社交主动性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精神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预后较差,只有少数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完全恢复正常,而大部分患者会反复发作,同时伴随着人格缺陷和社交技能缺陷,难以恢复原来的工作、学习和交流能力[1]。人际合作主动性是体现个体人际交往顺利与否的重要指标,表现在能够主动与人交流、主动发表意见、主动与人合作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疾病本身影响,情感冷漠,社交行为明显减少,交流的不顺畅也给医生在治疗上带来很大的沟通困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加剧患者心理问题,致其病情加重[2]。因此寻找一种提高社交技能的可行性途径是很有必要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精神康复治疗手段也呈现多元发展,其中音乐治疗在精神疾病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3]。音乐是全民能够随时捕捉到的信息,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康复治疗师利用这种便利性将其加入到精神康复治疗中。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是音乐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来访者可能会和音乐治疗师一起演唱、律动或演奏,甚至可随着心情改动歌词等[4]。本研究探讨了再创造式音乐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主动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本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18~50岁,病程0.5~20.0年。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0.07±6.43)岁,平均病程(9.9±6.22)年;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1.8±8.20)岁,平均病程(7.49±5.06)年。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诊断标准[5];(2)病情稳定,自知力部分正常,能表述自身感受;(3)自愿参加音乐治疗,能完成整个疗程。排除标准:(1)急性期精神疾病;(2)严重脑器质性及其他躯体疾病引发的精神障碍;(3)伴有精神发育迟滞;(4)酒精依赖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2组在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药物(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和常规康复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具体步骤:音乐治疗师根据患者病情、受教育程度、对音乐感知能力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音乐治疗计划;按照治疗计划将观察组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15例,每周进行音乐治疗3次,每次50min,持续8周。1.2.2治疗计划制定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提高患者社交主动性;短期目标是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培养患者积极情绪,提高患者社交意愿,进一步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社交主动性。按目标实施以下计划:第1~2周通过专门设计的音乐游戏及节奏训练,培养患者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其参与积极性,从而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第3~5周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行歌曲学唱及讨论,并将词曲进行改编,让患者在团体治疗中增强积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促进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绘画形式提高患者想象力并激发其内心想法的表达,提高其社交意愿。第6~8周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设计乐器合奏,在合奏中相互配合与支持,增进团队凝聚力,提高患者自信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治疗师的引导,增加成员间肢体互动,促进非语言交流,增强患者积极情绪,从而提高其社交主动性。1.2.3评估指标(1)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评分:主要包括社交回避因子和社交苦恼因子。(2)症状群评分[6]: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归纳了6组症状群,包括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激活性、偏执、抑郁、攻击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SAD各因子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症状群评分与SAD评分相关性分析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抑郁评分分别与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呈正相关,而激活性评分分别与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疾病本身的困扰,其自身社交能力会受到影响,造成社交主动技能明显下降。国内学者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患者社交技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精神症状[7-8]。近年来,音乐治疗是备受关注的一种用于精神专科医院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其中,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及鼓圈治疗运用比较广泛[9]。患者在没有音乐基础的情况下,可通过随时的律动减轻病情带来的困扰。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强调患者亲自参与各种音乐活动,通过主动参与现有的音乐作品,以及根据治疗的需要对现有作品进行创新改变(包括演唱、演奏、创作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这种体验中,团体成员感受自身的力量及主动性,以此来达到社交技能的提高[9]。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的核心是在音乐的创造过程中产生人际互动和行为,人际互动的过程就是为患者提供平台、改善自我感觉的过程,让患者感到心情愉悦[10-12],从而更配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同时也为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打下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在接受音乐团体治疗的干预过程中,体验到欢快、愉悦的心情,并且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音乐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积极情绪的表达方式。接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后,患者参加康复科开展的物理治疗、文体训练活动较之前积极了,与病友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了,主动性增加了,尤其在口语表达方面。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是一种动态的治疗过程,其能产生的疗效机制在于人带动人去体验自身的五官状态、情感状态,增加患者的现实感体验。在社交过程中,个体对行为做出主动或回避的选择与带给个体的感受情感息息相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药物治疗带来的反应,再加上情感冷漠,会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抑郁评分分别与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激活性评分分别与社交回避因子、社交苦恼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提示患者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主动性的提高对于抑郁、反应迟钝有积极影响。同时,精神症状的减轻与消除也为患者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打下了坚定的基础[13]。综上所述,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主动性,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样本量不大,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扩大样本量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倩 袁水莲 郭隆润 单位: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