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工具在高职院校发展的应用
时间:2022-05-16 15:14:17
导语:管理会计工具在高职院校发展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在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即“双高”)建设过程中,对会计工作提供的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双高”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为依据,分析了“双高”建设对学校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要求,提出了管理会计工具在“双高”建设过程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路径,并对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保障条件提出了建议,为管理会计工具在高职院校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借鉴,希望对高职院校的“双高”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工具;应用领域;应用路径;应用保障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客观上对学校会计工作提供的信息支持有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指导,研究管理会计工具在“双高”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充分发挥学校财务部门参与管理的职能,为学校的决策层进行科学决策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从而推进高职院校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推动管理会计从顶层设计向落地应用转变。
一、“双高”建设对管理会计应用提出的要求
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对建设院校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基本情况和建设方案两个方面共38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涵盖了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为了完成“双高”建设的各项任务,必须获得学校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支持,这就对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满足学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需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进入“双高”建设阶段后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各高职院校重构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学校章程并经省级备案、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成立校级学术委员会等。为了能够与现代化的治理理念相匹配,学校构建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应当以战略管理为先导,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建立不同岗位、不同环节之间的协同机制,切实强化流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管理会计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满足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的需要
根据“双高”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在建设期间明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细化建设期间每年的重点任务与工作举措,预设项目建设的预期成效及标志性成果。这就要求各建设学校树立战略管理理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高职院校的使命和职能,明确学校建设的目标,彰显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以学校战略目标为依据,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分析并认知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认清学校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挥优势,改进劣势,确定学校的正确发展方向。
(三)满足学校开展科学决策的需要
高职院校在“双高”建设期间,应依据总体目标,明确每个建设年度的重点任务,如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拓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完成这些重点任务需要学校建立健全重大经济事项、经济活动的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教代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议事决策机制的科学运行对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管理会计沿着专业化、流程化、信息化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是可以为各项决策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支持,二是决策者可以依据管理会计提供的财务、非财务信息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最终决策。
(四)满足科学开展绩效评价的需要
近年来,财政部按照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印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提升高校绩效管理水平、完善高校绩效管理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列入“双高”建设的高职院校在生均经费支出、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师比、初次就业率均值、年终就业率均值、部(省)科研项目数、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数、社会培训规模和面向社会人员招生等指标也应当满足基本要求,这与财政部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要求相吻合。绩效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通过管理会计应用,对财政拨款在学校发展、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绩效作出科学、准确的考核评价,有效推进高职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从而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建设。
二、管理会计工具在“双高”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一般认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是指通过运用专门的工具和方法,对高校的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进行分析,建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治理体系、风险控制、成本管理和投资决策为重点,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为高校的预测、决策、内部控制和绩效考评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报告的管理活动。
(一)管理会计工具在“双高”建设过程中的应用领域
1.战略管理。高职院校战略实际上是学校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明晰体现,也是学校主管部门和高层领导对学校发展意图的体现。高职院校战略管理,是指学校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校当前优势、劣势的评判和对学校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明确学校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双高”建设过程中,学校战略管理通常具有决策主体的高层性、管理对象的全局性、时间安排的长远性、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影响因素的综合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应利用管理会计中的战略地图、关键指标法、SWOT分析法等工具,为学校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计划的制定、关键指标的设计和战略实施提供信息支持。2.项目和目标管理。高职院校在“双高”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是指对根据建设方案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大型维修活动等项目实施的管理活动,目标管理是指对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在“双高”建设期间需完成的目标任务实施的管理活动。项目管理和目标管理活动涉及到投资活动、营运活动、控制活动、评价活动等,这就要求应用管理会计中的贴现现金流量法、资本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标杆管理法、关键指标法等工具为项目规划、投资决策、过程控制、项目和目标评价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支持。3.成本管理。“双高”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是指对学校投资成本、融资成本、维修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后勤保障成本等开展的管理活动,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资金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这些成本管理活动的开展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管理会计应用变动成本法、资金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目标成本法等管理会计工具,通过内部报表等形式为成本管理活动提供需要的信息。4.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包括资本支出预算、业务预算和现金预算管理三个方面,高职院校资本支出预算管理是指学校涉及资本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活动;业务预算管理包括涉及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师资管理、设备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业务的预算管理活动,现金预算管理包括财务报表编制和现金预算编制的预算管理活动。做好高职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会计应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责任会计等管理会计工具为业务预算管理提供有用信息,应用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等管理会计工具为编制现金预算服务。5.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组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目标完成、绩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应用的管理活动。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活动的开展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绩效管理强调组织与个人的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是指学校管理层依据“双高”建设期间的工作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细化确立每个教职员工的工作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将组织目标与教职员工的个人目标保持一致。绩效管理要求管理会计应用关键指标法、责任会计和绩效考评等管理会计工具,为做好绩效管理服务。
(二)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路径
1.明确“双高”建设的目标任务。“双高”建设对参与建设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生均拨款)、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数字校园基础设施、生师比、就业率、教科研成果、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规模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当依据这些要求,分建设年度明确学校建设期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与举措、预期成效和经费预算等。2.围绕“双高”建设的目标任务,确定学校需要开展的管理活动。为了完成“双高”建设的各项任务,学校必然要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需要对涉及到的基本建设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对仪器设备购置方案、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大型维修方案进行决策,对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国外办学机构(办学中心)建设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规模、社会培训规模等进行预测确定,对教科研成果、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确定具体完成目标,最后对经费筹措、资金安排等编制详细的预算,对资金使用的绩效开展考评。3.收集并整理相关管理资料和数据。为了满足“双高”建设各项管理活动的科学、有序开展,管理会计人员应当收集相关的管理资料和数据,包括收集与项目投资、仪器设备购置有关的数量、价格、供应商情况、资金成本、预期绩效等资料,收集学校过去一定期间(如五年)教科研成果、专业动态变化、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国际化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等历史资料,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状态数据库收集同类院校相关建设指标等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根据管理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资料库。4.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对收集的管理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在“双高”建设过程中,按照建设进度、具体建设项目和建设内容,应用前述的管理会计工具,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管理活动需要的信息。以仪器设备购置为例,应当应用价值功能分析法对实训室建设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需购置仪器设备的品牌、价格、资金需求等,再使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资本成本分析法等方法确定实训室的建设方式,即是自行购置建设还是融资租赁,最后还应当应用责任会计对实训室的建设绩效开展评价。5.设计内部会计报表,将分析结果报送给相关管理部门。根据不同项目管理需要,设计学校内部会计报表,将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分析形成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内部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在“双高”建设期间,根据建设进度将这些内部报表分别报送学校主要领导以及参与决策的领导、各项管理活动牵头部门的负责人,供其在决策时参考,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保障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环境
1.树立战略管理理念,做好顶层设计。高职院校领导者应树立战略管理理念,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在“双高”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通过借鉴企业战略模型,明晰学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认真分析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规划学校的发展战略,确定学校建设期间需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双高”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应用应当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实施管理活动的流程再造,明确学校、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在“双高”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和权限,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方案,将学校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有机融合,不断优化“双高”建设需要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环境。2.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方案。高职院校应当分层次组织校级领导、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认真学习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工具在“双高”建设中的作用。财务部门应当尽快实现转型,结合“双高”建设实际,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应用工作,制定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方案,更好地为“双高”建设提供信息支持。
(二)科学设置会计岗位,明确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主体
1.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制度,搭建管理会计应用的组织架构。高职院校应当认真贯彻落实总会计师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为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提供制度保障,扭转重核算、轻管理的现状,明确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将管理、业务、财务等相关活动进行融合,明确责任权限,围绕“双高”建设的任务目标,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作用。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实现财务会计人员的转型发展。根据工作需要招聘或培养管理会计人员,不断优化学校会计人员结构,为“双高”建设过程中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步开展管理会计人员培训,促进普通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员转型升级,提高他们对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融合的理解,着力培养业财精通型的管理会计人员,在“双高”建设过程中发挥管理会计人员在战略规划、科学决策、过程控制、业绩评价中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财务人员的价值与水平,为“双高”建设当好参谋。
(三)利用智慧校园建设机遇,构建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信息系统
1.统一认识,明确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地位。管理会计作为“内部报告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学校管理层应当统一认识,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也应当是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就是从学校各部门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经过整理、加工和汇总,通过内部财务报表的形式为“双高”建设的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2.建设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信息系统。在“双高”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借助智慧校园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信息系统,为学校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提供技术支撑。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管理会计融入到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以预算会计为基础,科学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为学校决策层做出正确决策、开展内部控制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学校的内部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综合价值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俊忠.《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高校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8,(8):40-43.
[2]马淑红,张小玲,周悦.构建高等学校管理会计体系的把控点和途径[J].管理观察,2017,(9):176-178.
[3]刘立华,付莉.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探讨[J].商业会计,2018,(2):76-77.
[4]陈义明,童春芽,徐永刚.高校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8,(9):152-155.
[5]何佳澄.高校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8,(5):108.
作者:柏广才 王亚 俞泓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
- 上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分析
- 下一篇: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及职业道德教育对策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