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高职竞赛培训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16 11:46:07

导语:工作室高职竞赛培训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作室高职竞赛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职业素养。把各级各类比赛引入教学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基于工作室的竞赛培训模式能激发师生的参赛积极性,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该模式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其成果有助于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丰富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工作室;高职竞赛

一、工作室教学起源与发展

“工作室”(studio)源于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创意空间,一般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组织建立。大多数工作室是为了共同的理念或利益而努力的团体,人员不多、规模不大、利益平等。“工作室”教学源于包豪斯学院的“作坊制”,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把知识切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把工作室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在欧美很多大学都已广泛开展,特别是高新人才的培养,且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成果丰硕。国内发展是本科院校艺术和设计专业起步的,通常把工作室与项目结合起来,并逐步过渡到其他专业和领域,新模式的探索硕果累累,赋予了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思考与内涵。高职院校开展得较晚,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项目化教学优势,工作室模式切实联系职业领域与岗位需要,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走在了改革的前线。

二、技能竞赛与高职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有各级各类比赛,参赛对象为职业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其目的是检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技能水平。高职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实际操作和能力锻炼为主要评比方面,以英语为例,有写作大赛、口语大赛、跨文化交际比赛、演讲比赛等。大多数比赛与职业能力紧密结合,与实际工作生活相挂钩,检测学生是否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比赛能展现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促进各个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同时也能促使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为今后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同时,能发现很多学生学习的漏洞,这极大有助于教师对自身授课进行反思:是否转换了师生角色,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是否与时俱进,循序渐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学习习惯;教学方式是否多样化,借助于各种线上线下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平台的优势;学生是否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是否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高职竞赛培训工作室建设

(一)工作室建设理念和基本原则

工作室成立的理念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打造高质量的教师教学和科研团队。工作室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第一,自愿加入,双向选择。打破传统的领导任命制,教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水平、自身的业务优势等进行全面的考虑衡量后,自愿申请加入工作室。工作室制定明确细致的选拔章程,公开透明,坚持标准,宁缺毋滥。第二,专业指导和德育并重。工作室的成立是为了学生能在大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这当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但不是唯一。在专业指导的同时,育人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既要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更要提高道德品质,达到全面发展。师生都需要不断地端正态度、改进方式方法,教师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第三,动态管理,效率优先。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加入工作室后,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出其力,各行其责,如有严重违规者,请出团队。工作室成立就是为了效率优241先,采用动态管理,滥竽充数的人绝对不能留在团队当中。第四,校内外联手,专家引领。各级各类的赛事涉及多个领域,校内教师可以负责专业知识的指导;对于大赛经验的传授,可以邀请评审专家开设讲座,和兄弟院校相互学习交流;视频、录音等可以联手专业的团队给予指导和开展工作。校内为主、多方联谊,争取把最优质的资源吸入进来。

(二)工作室预期实现目标

竞赛目标。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是短期最直接的目标。工作室成立的初始目的就是为了能在高职竞赛中出类拔萃,展示师生的学习成果和个人风采。但是,绝对不能过于功利化,把比赛成绩作为衡量绩效的唯一方向。以赛促学。工作室教学始终要以人为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竞争性的全面复合型人才。工作室对学生的培训,重点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合作能力的提升,职业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不仅能够更加充分地应对比赛,更能适应今后社会的需求。以赛促教。首先,成立工作室一大主要目的就是收集积累各种相关的前沿资料和信息,参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汇总其他选手在参赛中的经验分享,并阶段性地把各级各类信息加以归类整合、反馈,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指导今后的比赛,更是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其次,工作室在对学生的竞赛辅导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比赛作为契机发现自身教学上的漏洞和弊端,探索新思路,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尝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工作室的建设

1.人员构成和工作环境工作室主要由指导竞赛的教师、参赛学生、与比赛项目相关的校内外专家等组成。工作室是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形式,成员有着更多的自主权。有一个主要负责人,确定参赛项目、预期目标,和成员一起商议指导内容、指导方案、学生选拔标准等。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共同的教学理念,精简管理,使效率最大化。工作室的师资要求严格,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专业实践能力,有丰富的参赛经验,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备赛中去。工作室的地点灵活选择,机动性很强。可以是在实体的教室、办公室、模拟竞赛场地,也可以是虚拟的线上互动,微信、QQ、邮件、VR场景等。这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给师生带来便利,给予人性化关怀,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培训效率最大化。2.培训内容工作室的培训不是临时抱佛脚应付比赛而进行的,要让学生在备赛中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思考,有所创新。因此培训内容要侧重于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了传统的书本,根据参赛学生的个体水平、特点、学习习惯、强弱项、兴趣等,制定专属方案和内容。工作室团队要制订的培训方案要系统、合理、全面、深入,“做中学、学中做”,学生的指导老师能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地引导、督促学生拥有更扎实的基本功,学会变通,具有创新性,把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出来。第一,要苦练基本功,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就英语专业而言,要有正确的语音语调,句法、用词等规范地道,表达符合语言习惯,能熟练地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看等技能,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各项比赛中有生命力、竞争力,在广度和深度上有质的飞跃。第二,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比赛有针对性地训练。比如大学生写作大赛,每年固定有图表作文和论述文两部分。教师要吃透比赛内容和形式、评分标准,对各个部分进行集中培训。例如图表作文,除了讲解此类文章的常用时态、对象词、各种趋势的表达、一些固定句型,更要针对柱状图、线状图、饼状图、表格、流程图等有侧重点地进行指导。竞赛指导有别于日常班级授课,目的性更加明显,针对性更强。第三,心理素质的培训。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对自己充分自信,优雅端庄的舞台风采,都是日常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师的鼓励,平时的走台演练,专家的点评指导,模拟比赛现场等,都能让学生全方面地提升自己。第四,礼仪的培训。比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现,除了专业素养,个人素养也是考核内容之一。诚信参赛,尊重裁判,听从组委会安排,和其他选手友好交流、集思广益等也都是培训项目。举手投足的礼仪,衣着打扮,参赛妆容等,也需要邀请相应的专家定期给予适当的指导。3.评价考核体系要制定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邀请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参与到评价中来,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绝对不能只看最后的比赛成绩,而忽视学生平时备赛的辛苦和努力。工作室要坚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创新能力、合作意识、职业素养等,进行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全过程、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工作室也尽量与教务处沟通,把培训算入一定的学分,与评价评优挂钩,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工作室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身心状况、培训满意度等,考核要与合理的需求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也不能以比赛成绩定论,要客观公正、综合全面,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结合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学生满意度、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过程性考核。对于教师考核的成绩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可以与年终绩效相挂钩,培训一定比例算入课时,评奖评优优先考虑等。4.工作室的管理和发展工作室的管理要明确以下几个重点:第一,资源的无偿全面共享。工作室团队是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能够团结协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的小群体。每个成员都不能怀有私心,需要坦诚地交流、分享,才能做到资源的最合理优化整合。可以搭建在线平台,便于师生更方便地选择利用资源。第二,自主性原则。工作室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导师可以自由地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可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和老师的相处更加融洽,交流更直接无障碍,没有更多顾及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工作室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更重要的是执行力。执行力欠缺是影响工作室正常运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使管理更加规范、人性化。经费是工作室正常运转的重要方面,经费来源是一大困扰,经费管理需要专业的指导。关于来源,学校和所在学院在工作室成立初期尽可能地给予一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鼓励老师积极建设,克服困难,能够正常运转起来。其次,工作室可以积极地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和企业。发挥自己的所能,既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能有部分创收,给工作室带来一部分资金的支持。再者,参赛奖金除了鼓励老师和学生,一部分当然也用于工作室的建设。老师申报的以工作室项目研究为主的课题科研经费,也应该有一部分留用于工作室建设。经费的管理一定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有专人管理,账目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成员之间因为经费问题产生矛盾和分歧,从而影响工作室的正常运转。可以邀请专业的事务所在前期制定好经费管理细则,之后定期进行账务的核查和指导,学校和学院也该有明确的制度加强管理,必须严格执行,规范管理。

结语

高职学生存在着英语基础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比赛热情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需要有效的激励政策改善学习现状,打破固化的状态。工作室的模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赛事中,获得更好的名次。师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双方能更加合理地规划时间和内容,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人才的选拔也常规化,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学生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工作室的成功经验也能很好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但是工作室的建设面临着经费短缺、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激励和培训欠缺等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不断尝试探索中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严璇,唐林伟.“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8):26⁃28.

[2]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9⁃105.

[3]罗振春.高职“主题+项目”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5):121⁃123.

[4]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1):78⁃83.

[5]刘伟.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20):71⁃72.

[6]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

[7]傅欣.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04):73⁃74.

作者:史媛 赵婷婷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