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2-05-13 16:35:43
导语: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流传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元化是民族音乐的显著特点。但在传统音乐的发展中,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备受外来音乐的影响而越来越不被重视,尤其以年轻人更甚。本文以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为例,分析在教育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关于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建议,以期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育视角;川渝地区;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
民族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如何提升民族音乐教育效率,以及如何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传承,成为当下的首要问题。“作为考古学意义上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内部有着割不断的密切联系。”①川渝两地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入挖掘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注重传承发展巴蜀文明,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实施,促成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共建共享,成为当下传承和创新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首要任务。
一、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教育的含义
(一)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指各民族的音乐,是指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②中国民族音乐是音乐与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是我国中华民族的特有的艺术体现,代表的是各个民族以本民族文化为载体而创作的极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是我国千年来传统优秀文化的沉淀。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民族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承性和娱乐性。民族音乐是以个人或团体为组织单位而展现的艺术形式,在文化的发展长河里,民族音乐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二)民族音乐教育
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对人进行塑造的方式,使人获得生存技能和充实人的思想文化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民族音乐的教育主要包括对音乐知识技能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两种形式。民族音乐的教育不但影响民族音乐的延续更是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认可。中国自古以来地域广袤,民族音乐教育有其差异性和特有性,各地人文风情和民族音乐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除此之外,中国也是多民族融洽发展的国家,多种民族文化呈现包容性发展,因此,不同的地域涌现了大量的不同的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各有其表现特色、音乐风格不尽相同。川渝地区的音乐文化发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川渝地区除汉族外,还生活着彝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音乐呈多样化发展,民族音乐作品丰富并各具艺术特色,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晶,其中《康定情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胡豆开花》《家乡的龙门镇摆不完》《布谷鸟儿咕咕叫》《羌族酒歌》《川江号子》等都是极具川渝地区民族特色的代表作品。民族音乐是本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日常生活的总结,是本民族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民族音乐教育兼具民族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双重使命。”③开展民族音乐教育,首先可以提升学习者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自身的音乐审美;其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工作是便于对民族文化、历史、民俗习惯的了解和传承,从而提升学习者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民族音乐学习与传承的重要性
(一)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提升自身的欣赏水平
在现阶段,社会各界越来越看重对人才技能方面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他们的欣赏水平。而通过民族音乐的欣赏学习,人们不但可以掌握诸多音乐文化知识,还可以全方位完善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历史素养,从而不断扩充自身的艺术文化储备,并且在往后的日常生活中结合其本身的素养,不断通过音乐的学习实践充实自己。
(二)民族音乐能够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当前社会发展节奏过快,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上升,随着民族音乐在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日渐提升,通过音乐释放压力成为当代人的不二之选。良好的民族音乐素养还能够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提升个人的思想品格。与此同时,参加民族音乐活动可以增强人的专注力,使人全身心投入音乐中,平复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消极学习情绪,促使他们心理健康的平衡发展,从而熏陶自身美好情操。
(三)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
在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良性相处,促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增强自身的交往能力,增强自身交往自信心。在民族音乐活动中,大家得遵循着一样的行为规范、唱出一样的音乐旋律和歌词,这种活动氛围可以让每位参与的人员快速地与周围的人达成共识产生归属感,提升他们的社会体验。与此同时,积极良好的社会体验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现阶段民族音乐在发展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外来音乐文化冲击严重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与各个国家的往来也日渐密切,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音乐交流搭建了一个拥有大量资源的平台。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舍本逐末,盲目追求所谓的音乐文化潮流,不利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这也是当下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
(二)民族音乐的教育传承不受重视
严格意义上讲,民族音乐教育从主观上来说主要是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在很多音乐人殚精竭虑的努力下,民族音乐教育逐步呈现上升发展态势,目前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日趋完善。1949年以后,我国教育部首次将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融入教育体系,各大院校也逐步在上世纪60年代开设了民族音乐专业,对民族音乐进行教育传承。改革开放后,教育部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播和传承,将民族音乐教育归入音乐教材中。21世纪后,国家更加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开始加大力度宣传民族文化,同时提升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地位,但仍需音乐教育者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
(三)民族音乐教师的讲习方式缺乏创新
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个好的的讲习模式能够促使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完成。很多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21世纪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学习的需求,这样容易导致学习者在音乐课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另外,音乐教师自身或多或少都有音乐知识的盲区,这就更容易导致音乐教师在上课时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而且部分教师极有可能会因自身音乐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而无法为学生全面答疑解惑,这就大大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最终致使学习者在民族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出现消极的心理。
(四)民族音乐硬性资源的匮乏
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用具设备不够完善,如与民族音乐相关的教学素材、乐器、视频资源等。专业教学辅助的缺乏无形中增加了民族音乐的教学困难,学习者对于民族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含义一知半解,导致他们在没有完全掌握本节相关内容的情况下,又面临学习下节内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现象。
四、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建议
(一)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
在落实培养对优秀传统民族音乐认同感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确定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中的主导力量。任课教师只有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不要只注重教学的成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注重过程性教学与考核;不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而是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重个性的培养,促成学生多样的人生发展走向。在日常教学中,任课老师应当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传授传统文化中杰出的精华,在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为音乐文化的渗透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让他们增强对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应当在日常讲习中全面地将我国其他地域的优秀民族音乐和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对川渝地区民族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提升教师对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可
目前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工作已经趋于规范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里,还存在着少数任课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认知不全面,而且并未全面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里,忽视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任教老师应当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对自身工作的不足进行优化改进。为了更好推动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任课教师在教学课程外,要为学生们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也能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的水平。
(三)注重培养专业的川渝地区民族音乐人才
专业的民族音乐人才是教学的领头羊,他们能促使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培养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人才的相关活动,促使更多的人从事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活动,推动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加大力度对那些极具天赋、真心热爱民族音乐的学生重点培养,让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民族音乐储备专业人才。与此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实践小组活动,促进民族音乐在文化活动中的顺利进行。
(四)完善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以教育为主要途径,因此,需要创建一个完善的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我们要结合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学特点不断完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进行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时,应以鼓励为主,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制定更全面、让他们更信服的综合指标。
(五)改善目前落后的教学资源
除了教学硬件的不断更新提升外,教学更新不及时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出现的教学问题。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知识储备,增强教学责任感,在课余时间参考优秀的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弥补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同时要引进优秀教材,为学习者提供更符合发展的新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川渝地区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的特点,结合自身的科研和实践,自建一些课程教育资源、教材等,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
(六)加强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
教育部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活动,是新时代不断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审美,引领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是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美育质量的创新之举。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加强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地现有川剧、四川清音、四川扬琴、梁平灯戏、木洞山歌等,但大都是建在中小学,川渝高校的传承基地建设亟待提升。传承基地的发展应紧密围绕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六方面,切实将传承基地打造成特色品牌,实现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七)将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创建慕课资源
基于当下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的音乐教育产生很大的冲击,这也是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资源创建慕课,并结合课堂互动、课后思考、课后实践,以实现教学目标与美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川渝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激发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结合大数据教学反馈,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要,达到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教学的目的,提升教师的教学力、科研力、创新力;通过慕课的成功开放,达到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习,提升学习者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随着川渝地区民族音乐相关课程的不断改进提升,辐射面的不断推广,全面实现开放共享,实现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八)强化川渝地区民族音乐的地位,定期评选优秀的川渝民族音乐爱好者作为标榜
在人们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民族音乐文化应该全面发挥文化传播的带领作用。不能仅仅依靠学习者的自主性,还应当加大力度聘请优秀的民族音乐从业人员为双师型教师,同步参与到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而全面提升民族音乐教学的质量,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评选优秀的民族音乐爱好者,选择表现良好的学习者,发挥好他们的带头作用。优秀的学习者在得到认可后,能带动身边的学习者,促使他们都能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合格的民族音乐继承者和发扬者。
(九)定期开展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川渝地区民族音乐倡导者可以经常性地举行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对川渝音乐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关于川渝音乐文化讲习或科普的教育课堂,聘请国内相关的教育专家对川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授,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们的理解和感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带入到实际音乐活动中去实践和创新。
作者:朱玉洁 赵彬
- 上一篇:A钢铁公司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 下一篇: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及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