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画美学思想及艺术观点研究
时间:2022-05-13 15:27:13
导语:叙画美学思想及艺术观点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王微的绘画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他在《叙画》中提出了绘画艺术的价值和地位,提出“明神降之”的创作方法,强调艺术创作过程中构思活动以及精神思考的重要性。王薇把绘画与圣人经典放在同样的位置,使山水画摆脱了一直以来的人物画角色附庸,强调了形神合一、身心结合,让山水画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画科。
关键词:叙画;王微;山水画;意义;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见地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王微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各家思想蓬勃发展,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这一时期还没有系统的关于山水画的论述,王微在继宗炳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山水画的美学理论,在宗炳山水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王微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积极进取的,但他又对做官没有什么兴趣,并长期独处,不问世事,这又和道家出世的方面不谋而合,于是可以判定王微提出的绘画功能实际上是儒道结合的思想,也从侧面反映了晋时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在《叙画》中王微提出“明神降之”的创作方法,强调艺术创作过程中构思活动以及精神思考的重要性。游历山的“神飞扬,思浩荡”的状态,让绘画山水与用作实用功能的地图在本质上划清了界限。山水画的创作方法,提出了笔势笔法的变化和画家的主观构思,也体现了山水画创作前与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特征和由此带来的审美效果,给创造绘画的画家们提出了精神上的要求。
一、主张“以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
文章一开始把绘画的地位与圣贤的经典著作《易》做比较,认为绘画可以和圣人的经典《周易》相媲美。这里的“艺”指一门技艺,属于技术之列,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艺术。在当时技术并不被人们认可,并将技术看作低级的行业,难登大雅之堂;而很多人都会误认为艺术就是技术,将画画之人称为匠人,自然就将图画与技术划为一类了,这在根本上是错误的。王微意识到这一问题,索性发出时代最强音,意图纠正这个误解,所以他明确提出绘画不属于技术的行列,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通过绘画完成的作品应该和《周易》是同等重要的地位。《周易》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儒家思想本源的出处,《易》象就是指八卦,我们知道传统八卦就是以图形的变化来和天地阴阳相连,通过图形本身的客观存在和人的主观理解,将图形与天地万物结合起来,做出合理想象,辨别事物凶吉,推测自然变化。《易经》中所提倡的是天道和人道,天地人本是一体,以模仿天地自然现象为主,主观大于客观。《易》象中的天地人的联系,和图画的本源相契合,都是通过对主观的创造,建立起人与自然天地的联系。图画追求的不只是外在的形,还有内在的神。原文中“本乎形者融灵,而动者变心”,王微认为神形本就是一体,作画中自然景色没有变,变化的无非是人的心罢了。从这一点上也和《易》象有相似之处,所以可以看出作者对《易》推崇备至,而能够将绘画与它放在同一位置,也足见作者对绘画的重视[1]。
二、明确区分绘画山水景象与实用功能地图的不同
对绘画了解不多的人,只是一味追求客观世界的外部印象,而且以为“案城域,辩方州,标镇阜,划浸流”,不按照艺术规律去创造,而是以实用为目的来编排,是绘制地图的要领方法。[2]我们知道,地图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用,一张地图若是能够做到简洁明晰,并且高度还原真实景物,要不得一点想象和猜测,给观者一目了然之感,那肯定是一张实用性很强的地图,而把这些标准用在图画上面的话,那就有一些格格不入了,这幅图画肯定是僵硬死板,毫无生气而言,无法居于艺术行列,必定成为不了能让人引起感官共鸣的艺术作品。画家作画并不是这样机械地对现实景物照搬照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并加入主观感受,让画面表达更多情绪。加入情感的绘画作品与用作工具的地图不同,因此才会说“效异《山海》”。绘画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画科,它有自己的特点,不依赖模仿,与地图的效果也是大相径庭。《山海经》是一部古代式的百科全书,记载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涉及地理,它不仅是绘制的地图,而且详尽标注着一些地理外貌和特点。而图画表现出来的虽和地图类似,但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带给人的感受自然也不同。地图是根据自然描绘自然,使其更接近自然,而山水画则是以自然为参照,加入创作者的主观构思,生活经验等,避免太过自然。这就将图画和地图明确分开,二者分属不同领域,功能不同,切不可混淆联系。
三、论述山水画的创作方法
1.画家创作中的主观构思和审美特征作者指出,因“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眼睛能够看到的景物毕竟是有限的,看不到的东西,眼光就被限制住了,但绘画不会因为你目光的限制就使画面内容匮乏,画面题材也不会变得单调。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不是对现实景物的照搬照抄,其中必定包含着画家丰富的想象和精神联想。绘画作品是一种传递画家情感,引起观者和画家强烈共鸣最有效的方式。[3]如果懂得欣赏,可以透过画面内容把握到作者在画面里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感情。我们知道很多文人写诗都是信笔拈来,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已经在脑海中或心里有了一个明确的构思,才能够做到潇洒自如,一气呵成。画家们并没有因为目之所不及而安于现状,而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理想中的景物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合客观存在,方能组成一幅生动自然的画面。绘画中的主观联想很重要,会给观者带来充分的空间想象,但画家也需遵守原则,那就是不可随意想象,在主观绘画的基础上也要符合客观实际,想象目之所不及,客观描绘目之所及。要创作出好的山水画,就不能局限于一人一陋室,眼睛能看到的已经很少了,而如果待在原地苦思冥想,便成为井底之蛙了。山水画家的创作,必须积累素材,扩大眼界,应该去游历山水,用眼睛看到更多更好地山川河景,看得越多,想象的元素也会更丰富,这样可以有效地弥补目有所及的遗憾,变成眼见之明。通过画家的全面构思,整幅画就可大概确定,而山水之间并不全是山水和想象,还有和现实相联系的人物车马,画面有了这些也就有了趣味性。王微提出“器以类聚”“物以状分”,切不可随意改变位置。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际存在的,所以要将其安放在合理的地方。2.绘画实践中技法的运用,以书入画素材的积累是准备的重要一步,在绘画过程中画家的技法和表现力也是画面成功的关键。墨色、笔法的变化可以成就不同的画面效果,要根据绘画对象的特点施以不同的笔法。景物状貌变化多姿,王微《叙画》中提出:“曲以为嵩高,趣以为方丈”“以叐之画,齐乎太华”,自然景物没有完全相同的,绘画技法也没有固定程式,每个画家也都有自己的风格,表现方法也有不同。历朝历代有不同画家、画派,这就是他们绘画风格和表现方法的差异,如展子虔的《游春图》,就想到以他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的自然风貌;谈起王蒙就联想到他浓密厚重的山水景色,画家的风格差异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绘画方法也会随时代而变化,古人作画以皴、擦、点、染为主,而现代画家多形成个人风格,对古人虽有借鉴,但也有脱离趋势。外出写生,坐于山脚下,面对着同一景物,因个人理解不同,画面效果也就不同了。用笔急促飞快,可表现高峻的山峰;用笔舒缓平和,可表现平静自然的湖面;“枉之点,表夫隆准”,要表现山形的千变万化就必须用不同的笔法。书画本就是一家,《叙画》中将书法用笔引入绘画,根据书法的笔画不同,勾提点笔势就不同,运笔的速度和力度也随之变化,写出来的字的骨力也会各显千秋。对山的刻画亦是如此,是太行山那样陡峭的石头山,还是黄土高原的小土坯;是壶口那样喷泻而下的壮丽瀑布,还是江南乌镇静默流淌过的小桥人家,在山水画面里,都是要依靠笔法的变化来表达的。书是将灵动之气灌进笔尖,体现在字的筋骨气里,画也是将笔势的灵动婉转,变化多端来表现不同的山石状貌。王微将山的态势比作顾盼生姿的少女,将自然山水拟人化了,容颜姣好的少女本就很吸引人,山也是以这样生动活泼的魅力吸引着画家去表现[4]。王微所处的时代重书法而轻绘画,甚至贬低绘画的地位。王微主张将书法入画,借鉴书法的长处提高绘画技术。可见王微对事物的认识是很宽广的,也具备精谨的学术眼光,他没有局限于一个科目,而是懂得集众家之长,思考如何吸收别家之长让绘画这一科有更长足的发展。3.山水画家的精神追求绘画本就是怡悦性情的东西,王微开始就提出绘画不拘于技术行列,因为技术属于谋生计的范畴,他是带着目的去从事的,并且和社会人群紧密联系,追求的是物质的满足,这在绘画者看来是不齿的,绘画者更多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对财富金钱视作粪土,“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并且有远离世俗的倾向,更多喜欢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从他们的绘画作品中不难看出,以画寄情,将所有的情绪都表现在绘画作品中[5]。“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才是画家们所追求的境界啊!绘画得到的必须是精神上的满足,能够表达画家的情感,使画家的精神得到释放,给观者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四、王微与宗炳思想之比较
宗炳与王微属同一时代,因为宗炳的《画山水序》写于王微《叙画》之前,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研究宗炳上而忽略王微。事实上,二人的观点各有千秋,也有相似之处。王微的观点是入世的,形神一体,没有神必定没有形,二者息息相关;宗炳的思想是儒道佛三家结合,但更多强调精神对人的作用。宗炳王微同属魏晋,前面提到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兴盛,老庄道家思想广泛影响着当时的文人,玄学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文艺思想的自觉自发性,使文人的思想更加活跃。宗炳和王微在山水画方面提出的“传神论”,是对山水画的新发展,也是对美丽山水,自然之景新的认识[6]。宗炳和王微对于形与神的认识有所不同,宗炳是虔诚的佛教徒,认为形神可以分离,形神异体,他提出“精神不灭,诸法皆空”。他对佛的见解偏向于因果轮回,精神不灭方面,即便肉身离去,精神也是永存的。在他的《画山水序》中提到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讲究真实再现自然山水的状貌,看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无须添加个人的感情,表现绘画客体的真实性,强调绘画的存在性,这是一种朴素唯物的绘画方式,接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王微认为形若是不在了那神势必也不存在,形神是一致的。在他的绘画理论中强调抒发作者的感觉,表达内心的想法,把情绪带入绘画中,赋予绘画作品以山水实感和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以便观者不只是欣赏山水之乐,更多是要体悟作者寄予山水画的人文情怀。以“写心论”为理论基础,提出“明神降之,此画之情也。”在欣赏山水时的方法二人也有所不同,宗炳晚年由于身体原因,没有精力亲身处于山水之中去体悟自然胜景,于是提出欣赏山水可以“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他认为真实存在的山水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依样摹写的山水画同样可以使人心驰神往,只不过是形式不同罢了。而王微指出,“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加入了审美主体的情感,成为一种更积极主动的审美方式。他不仅提出创作要加入主观情感,欣赏时同样需要将审美主体的情感放在审美对象上,使审美过程更加丰富生动。宗、王二人都提出涉及“玄学”的思想,二人的思想不同,但都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虽都有时代局限性,但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
五、《叙画》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1.怡悦性情强调山水画就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如果没有感情的投入,那与地图无异。音乐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宝玉也是世上稀有之物,已经有这么珍贵难得的东西了,可还是觉得比不上图画带来的精神享受。为了精神的怡悦,被世人奉为神圣的宝玉也就成了身外之物了,图画所抒发的性情更加重要。八大山人国破家亡,心中的愤愤不平郁结在心,只能通过绘画来抒发心情,绘画成了他宣泄情绪的出口,我们也能够从他的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变化。陶渊明与王微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不问世事,淡泊名利,过着“悠然见南山”的舒适生活,写诗作赋也是随性而来,应是觉得怡悦性情更为重要[7]。2.拟人化的表现在文中作者将山水画拟人化了,将自然山水比作是顾盼生姿的少女,“眉额颊辅,若晏兮”,将山水画的景致和山势的变化看作如同人的眉眼笑容。这一点王微是具有首创性的。将怡悦性情真正引入山水画中,给绘画的创作赋予了更多的含义。[8]启发了更多的画家在作品创作中增加了象征意义,将绘画物象看作人的象征也好,还是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到画里也罢,都是在王微引导的这条拟人化的道路上开始的。四王的画作一味追求摹古,拟古不化,这也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3.“明神降之”观点的提出在王微之前,众人将山水画看作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画面感的好坏皆是取决于画家技术的高低和手掌的功夫,然而“岂独运诸指掌”?答案是否定的,应该是“亦以明神降之”。顾恺之在他的画论中提出人物画的“传神论”,将传神引入人物画中,王微则提出山水画也应该讲究传神,注重神韵的传递。[9]在以表现为主的中国画上又有了全新的突破,让我们认识到任何绘画都不是呆板僵硬的,意在笔先。一幅作品的构成不单是表现技法,也凝聚着画家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在作画之前的构思。郑板桥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创作过程,即是“明神降之”的体现。这一观念的提出为中国古代画家的成长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结语
仔细研读《叙画》一文,可随王微先生进入他的世界。像是置身于高山云海之中,面对自然景色,高山仰止,“绿林扬风,白水激涧”,王微描绘的山水画是一个神思飞扬,神形合一的理想境界,是他思想见解的直接再现。绘画中若只是注重技巧,那绘画也只是空有其外壳,称不上是真正的绘画,形与神应是内在的统一。绘画也应讲究艺术性,对图画怀崇高敬畏之心,充分构思后再下笔,也是对艺术的尊重。不管是作画还是欣赏,都应该用心去感受和领悟。《叙画》从人的审美角度出发,论述山水画的最终意义,在山水画中体现和传达融于心的精神追求,将人文情怀纳入绘画创作中,为山水画赋予了更广阔的意义,体现了王微对于山水的理解和认识,身心结合才是山水画传递出来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修建.论六朝时期的绘画观[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3期,第61页.
[2]朱平.王微《叙画》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启示[J].船山学刊,2009年1期,第186页.
[3]秦菁怡.论王微《叙画》中的美学思想及作用[J].南风,2014年24期,第14页.
[4]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5]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第246页.
[6]谢赫.古画品录[M].中华书局,1985年.
[7]田力.重读王维叙画的美学价值[J].广西艺术学院校报,2004年12期.
[8]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9]邵宏.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作者:马晓芬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 上一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路径
- 下一篇:领导者提升领导效能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