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德育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时间:2022-05-12 10:17:47

导语:研究生德育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研究生德育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摘要]研究生德育是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当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德育质量,其主要表现为德育主体性地位缺失、德育教师队伍松散、德育途径单一以及德育评价体系僵化。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要明确德育主体地位、建设协同的德育教师队伍、丰富德育实施途径、推进德育评价体系改革,从而推进研究生德育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扩招;研究生德育;德育困境

高层次创新人才源于研究生教育,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是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91.6万,在学研究生人数超286万。[1]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突破100万,在学研究生突破300万人。[2]大规模的扩招使研究生生源结构日益复杂、培养类型与层次不一、年龄和社会阅历不尽相同等现象凸显,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而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德育扮演着启迪思想、塑造灵魂的重要角色,这让德育的有效实施成为一项必要而复杂的系统工作。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总体健康发展。站在新的历史阶段,精确把握研究生德育的方向,推进研究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一任务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德育的内涵及价值

(一)研究生德育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专业教育。[3]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薛天祥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使他们具有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3]因此,研究生德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二)研究生德育的价值审视

1.研究生德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要求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内部德育质量危机。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表现在学术水平上,而且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将研究生学术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起来,以此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水平。[4]由于研究生教育较本科生教育松散,且培养标准以学术为本,有些高校在培养研究生时就较为重视其学术能力的培养,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忽视德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导向作用,致使其出现社会责任意识下滑、科研诚信意识淡薄、学术道德意识淡化、毕业论文抄袭等问题。德智中,德是首位的。一方面,只有德智一体才能被称为人才,且两者之间,德重于智。“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5]德是统帅,才是工具,这论述了德对于智的导引关系。另一方面,德与智在教学中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德为智的发展提供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而智的提高则有利于个体不断深化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因此,德与智互为一体,不可分离。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如果只追求高深知识的传授和科研技能的训练,那么培养出来的人便会丧失德性,变成有才无德的人,达不到社会发展的要求。2.研究生德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生阶段教育,不管是高校出于自身的利益和长远发展的考虑,还是导师对于自身职称评定的追求,抑或是研究生为了自身的学历提升,都容易被束缚于科研至上理念的桎梏中,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一些研究生由于科研敏感度有限,生发学术不端的念头进而导致学术失范行为的出现。蔡元培在谈到五育关系时指出:“五育并举,不可偏废。”[6]个人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又不可忽视德育的引领和先导作用。如若研究生在自身专业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及卓越的创新能力,但其缺乏一定的学术修养和学术道德,那么既不利于其个人自身的长足发展,又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宁。因此,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二、扩招背景下研究生德育的现实困境

(一)德育主体性地位缺失

研究生德育在一些高校中式微甚至缺位,德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被弱化或边缘化,反映了德育主体性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价值缺失。[7]这一问题主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课时较短、内容片面,未能实现德育的长效性和延展性。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一年级会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往往忽视其他扩展性德育课程的学习及多样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在研究生学习的后期阶段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持续跟进,使研究生德育成为一种形式化、功利化的以任务型为导向的工作。而德育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具有潜移默化和迟效性的特点,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二是德育被研究生视为学校管理自己的工具,各类形式化的指标考核物化为管理枷锁,使研究生被迫应付各类德育程式,忽视德育本身的育人价值和个体享用价值。三是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丧失,德育过程变得程序化和机械化,背离了德育的初衷,德育的实施只是“走马观花”,在整个德育的过程中研究生德育的真正价值内涵远远不能被释放,而个体本身的道德意识萌发和完整人格塑造在这种消极自由的德育环境中逐渐被压制。

(二)德育教师队伍松散

由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一个导师可能要指导几十名硕、博士,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学生的德育工作。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主体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导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8]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目前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重视导师的第一责任人身份的作用,导致其没有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管理人员协同育人的作用。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使导师成为实际上的唯一责任人。因此,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导师队伍、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各自为政”的现象,研究生教育工作成为相互独立的工作领域,各部门很少就研究生德育工作进行沟通和交流,造成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割裂,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9]而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离不开导师、辅导员及行政管理教师的通力合作,离不开各个施教主体的齐心协力,研究生德育主体的分散会导致研究生德育内容以及影响范围的切割。

(三)德育实施途径单一

德育实施多在高校内进行,高校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研究生德育实施提供一定软性条件。而社会及家庭对研究生德育的关注较少,主要源于社会的德育集中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种针对全体公民的德育,从而相对弱化了针对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德育工作。家庭德育主要涉及家长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指引,而较少关注研究生这一特殊家庭成员的专门德育。不仅如此,高校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为主要途径,而凸显研究生个性化与现实需求的社会实践、网络德育、党建等途径的开发利用较少或收效不大。[10]部分教师在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只传授专业课程知识,忽略了对研究生思想品德问题的疏导,没有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四)德育评价体系僵化

传统的高校德育不具有较强的多元性和科学性,德育体系较为封闭、落后和僵化。[11]首先,评价标准固定。各种关于德育的评价指标最终成为固定格式的文本化内容,评价过程按文本中既定的框架或模式进行,将一种“软任务”式的道德教育变为“硬指标”式的测评工作,将内涵丰富、价值多元、实施复杂的道德教育简化为一种精准的、可量化的数字化分数或等级。其次,评价方法落后。研究生评价更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弱化过程性评价,一般在期末进行,且多采用纸质试卷作答的方式进行,忽视了对评价方法的变革式创新,没有引入包括信息技术时代的“互联网+”评价在内的新型评价路径。最后,评价主体单一。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德育评价时往往会重点参考导师评价的话语权,而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德育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则被边缘化。

三、研究生德育困境的破解路径

(一)明确德育的主体地位

研究生德育边缘化现象明显,高校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必然忽视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将研究生德育由边缘化逐步转向中心化,需要各级各部门各德育主体的通力合作。首先,各高校要确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地位,加强思政课课堂实践的改革与实施,注意丰富思政课程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灵活引入新媒体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研究生德育课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其次,导师要重视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对其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引导,明确“德育第一,科研第二”的指导顺序和指导原则,将科研与育人深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科研育人的逻辑和思路。同时,导师还要不断深化科研育人思想认识,创新科研育人载体方式,扩大科研育人辐射范围,推动科研育人常态化、多样化和特色化。[12]这样能够巩固和增强研究生德育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研究生各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实施课程德育,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在上好每一节专业课的同时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效果,用好课堂教学这一育人主渠道。

(二)建设协同的德育教师队伍

哈肯认为:“合作是秩序形成过程中的主流现象,没有有机体之间的合作,生态和社会系统不复存在。”[13]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导师、辅导员及高校工作管理人员在各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教师工作时间不集中,加之各岗位分工的不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机会不多,对研究生的培养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因此,高校要使德育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领域,建设协同的德育教师队伍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明确导师的育人责任,合理调配师生比,使导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指导工作。高校要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使年轻导师尽快树立起全方位的指导理念。其次,在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的基础之上,辅导员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德育工作也要由点及面平铺展开。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辅导员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应成为导师各项德育工作的配合者,且在此过程中发挥自身能动性,主动实现自身的德育作用,在必要时对研究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进行干预。总之,只有建设协同育人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实现研究生德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三)丰富德育的实施途径

传统的德育途径多以线下课堂为主,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授课式的德育方式。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途径愈加丰富。因此,从高校育人的角度看,一方面,高校要把握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将线下与线上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式的研究生德育模式。[14]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创新德育实施路径,精准收集学生心理健康的数据信息,准确分析数据,以此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的第二所学校,二者作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研究生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家庭和学校、学校和社会、社会和家庭之间需要构成一种稳定互通互联的研究生德育三角关系。因此,只有充分利用三个场域组合所能发挥的最大德育效果,才能实现真正的全员育人。从研究生自身角度看,导向自我强迫的德育比强制灌输式的德育更能发挥作用。因此,高校要唤醒学生的自我德育意识和培养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推进德育评价体系改革

德育评价对于改进德育方法、优化德育过程、检验德育效果、提高德育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5]德育评价似一根“指挥棒”,能够改变研究生德育的整体发展方向。当前的研究生德育评价功利化导向严重,致使培养的研究生朝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方向劣性发展,难以实现德育的预期效果,深入推进研究生德育评价体系改革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改变只重德育最终结果而忽略德育过程的局面,只重视德育的结果容易造成在教师的期望效应下,学生为了达到德育评价的最终目标而进行一种表面的道德行为的现象。然而,没有良好动机的道德行为不能称得上是道德的。[15]因此,高校既要重视德育的结果,又不能忽视德育的整个过程。其次,改变过度注重量化的德育评价指标的局面,推进德育评价指标向质化和量化有机结合转变。高校要强调从关注德育的“知识”转向关注德育的“情感”,从关注德育素养“内容”转向关注德育素养“行为”,建设以培养研究生道德核心素养为主的德育评价体系。[16]最后,德育评价的主体应从高校教师等工作人员向家长、社会人士、研究生自身转变,并更加注重研究生的德育自我评价。

四、结语

在当前研究生入学率提高、在读研究生规模扩大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研究生德育问题日益凸显。研究生德育的平稳推进是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遵循,是促进每一位研究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研究生德育面临着包括德育的主体地位缺失、德育的教师队伍过于松散、德育实施途径单一及德育评价体系僵化等现实困境。为此,各单位要努力找准现存德育问题的突破口,着力推进研究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有鉴于此,高校应明确研究生德育的主体性地位,防止德育边缘化;建设协同的教师队伍,不断丰富德育的实施途径,推进德育过程的整体化、全面化;深化德育评价体系改革,明确德育评价指挥棒作用。如此才能确保研究生德育在研究生数量扩招的背景下的较高质量,保障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孟霖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