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立德树人实践路径

时间:2022-05-11 11:39:30

导语:基础教育立德树人实践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础教育立德树人实践路径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之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与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启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新征程。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事业基础,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从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目标要求出发,阐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并从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创建优质育人环境、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三个角度探析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基础教育;立德树人;实践路径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之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与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教育发展“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方向。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基础,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优劣。这就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始终以“立德树人”育人理念为导向,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人才。

一、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树人”一词古已有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中“立德”居于首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此外,《运命论》载有:“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意为周幽王与周厉王虽贵为天子,却不如孔子这样一个大臣,就因为“立德”方面存在差距,同样表明了“立德”的重要性。“树人”二字出自《管子》,即“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明培育人才需要长远的规划与努力,任重道远不可轻易达成。将“立德”与“树人”并举,古为今用,如今更是赋予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充分表达出道德品质与人才培养的紧密关联,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二、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

(一)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然将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更要打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立德树人就是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围绕爱国主义、历史文化、革命精神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加深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增强“四个自信”,树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远大理想。

(二)厚植爱国情怀,培育创新能力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历经挫折而不倒,开拓进取创伟业,是因为其内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国家民族团结统一、凝聚共进的精神源泉,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国家精神的核心内容,立德树人就是要立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继承与发扬爱党爱国、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

(三)汲取道德力量,涵养高尚情操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的道德追求[2],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精辟概括。立德树人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提升道德修为,涵养高尚情操。

(四)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人的自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落实立德树人就是要构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完善德育体系建设,健全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促进非重点学科均衡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保障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1.建立科学评价导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明确“德”在育人中的首要地位、方向和作用,把德育目标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校、家长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把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成果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着力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深化学科引导与改革,完善全方位德育体系,以德育目标统领各学科改进创新,进一步提升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成绩权重,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加强非学科类技能培养,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场所育人功能,进一步充实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8-09-14(03).

[2]冯建军.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J].人民教育,2019(18).

[3]齐卫平.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党史资源利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

[4]杨卫东,杨晓桐.新时期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

[5]冯刚,陈步云.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7-09-13(03).

作者:蒋德鸿 洪流 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